内卷的未来是怎么样的
【本文由“观察者网让我好好改名字行不行”推荐,来自《一位初三孩子的母亲: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普遍睡 5~6 个小时,这正常吗?》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让我好好改名字行不行添加】
因为虽然出生率在下降,大学在扩招,但是各个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并没有事实降低,相反随着大学的扩招,招聘门槛在进一步地提高,职位本来有限,以后只会更有限,职场竞争在整体大环境的负面预期下达到了空前的烈度,招聘是为职场服务的,考试是为招聘服务的,学习是为考试服务的,在这个逻辑之下每个人都只能在焦虑下发狂地做题,因为谁也不能预测在自己终于挣扎出题海,到达预定的彼岸的时候,学历通胀成了什么样子,也许高中时的世界只要本科就人生无忧了,结果到达彼岸时发现单位更热衷于招硕士,不久之后一轮裁员,硕士颤抖着留了下来(他在想象数年后老了的自己被年轻的博士们挤走的前景),而本科欲哭无泪的走了出去,没了。
人们接受不了这个,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所以会被焦虑蛊惑,成为教辅机构的俘虏,而且你还没法反驳他们,比起30岁之际被揪出公司大门去扫大街的命运,少睡点算什么,献祭健康又算得了什么,体能差点又算得了什么,连十月一日是中国国庆节都不知道又算得了什么,边缘电场分布?
你说这个哪个HR懂,懂他就进关键技术部门,不做HR了,你思考得再多,学历不好看谁会来了解你思考过什么,在除了人上人以外没有任何身份能称得上体面的时代里,不体面,毋宁猝死。
但是学历通胀难道没有尽头吗?尽头是什么样子的呢?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