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当局实行「提前泄洪」选战策略?
台湾地区的这一波疫情,正进入高峰期。单是上周五这一天的确诊病例就高达六万五千多宗,位居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首,超越了德国。倘是以过去二十八天确诊病例总数计算,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上周五的最新统计,台湾地区也已经是排序全球各国各地区的第九名。
对此,曾任民进党党政高职的游盈隆在脸书上指出,这对于台湾人来讲,这个转变非常荒谬,不可思议,完全不能接受,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台湾地区排名还在全世界的一百三十名之后。当全球疫情趋缓时,为什么反而台湾出现这种流星赶月式「超英赶中」现象?也成为俄乌战争之外,另一个国际瞩目的焦点。
这就引发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尤其是抗疫指挥官陈时中的强烈不满。实际上,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能力超强的特质,岛内专家早已预测疫情会在四五月间暴发。但民进党当局却不顾专家的警告,不但没有完善防疫机制,而且反而是大搞什么以「超前部署」名义的「与病毒共存」,并在疫情暴发后「病急乱投医」,缩短居隔天数、推快筛试剂实名制等措施,不但没有缓解疫情,相反还加剧疫苗、抗病毒药物及快筛试剂短缺情况,导致台湾民众怨声载道。
就连民进党内也看不过眼,在上周三的民进党中常会上,中常委们对于快筛试剂不足的情况,纷纷表达「震怒」,炮声隆隆。这下,蔡英文不得不重视并「出手」了,于上周五召开防疫谘询还有,邀集主管疫情的「行政院长苏贞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以及现前任副「总统」赖清德与陈建仁,「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发言人罗秉成、「行政院秘书长」李孟谚、「疾管署署长」周志浩等人与会。蔡英文在会议中作出三点指示,包括在北北基桃增设大型筛检站,简化确诊民众看诊流程,提升领取药物的方便性等。当大家把防疫不力矛头全部指向陈时中之际,蔡英文却邀集这些部会首长,以及陈时中所属的长官苏贞昌,再指示三点防疫原则,明显在帮忙陈时中分散压力。
对此,游盈隆也在脸书上大爆内幕说,一位民进党内重量级人物不经意地向他透露,「蔡英文已经吃了秤铊铁了心,要提名陈时中参选台北市长」。因此,蔡英文此举,显然是要亲自出手,为陈时中停损止血,并间接警告苏贞昌,不得袖手旁观。
在对陈时中已经是民怨鼎沸之下,蔡英文为何仍要力挺陈时中,并继续力撑其参选台北市长?估计是有以下两个可能:其一、维护自己的绝对威信。征召提名陈时中参选台北市长,是蔡英文早就部署好了的。虽然作出此部署之时,是在陈时中因为抗疫有功而声望最高之际,但现在「顺时中」变成了「逆时中」,蔡英文却仍然是坚持初衷,不因陈时中民望急挫而改变主意。这折射了蔡英文为了提防自己在任期的最后阶段内提前「跛脚」,而不顾一切。在估计民进党继续鼓捣缀弄黄珊珊参选台北市长的背景下,陈时中即使是民望再低,只要能够保持民进党的基本盘,陈时中也将能当选。如果因为疫情吃紧而轻易改变自己的选战部署,党内某些派系岂不是将会得寸进尺,逼迫自己放弃一些既定政策,令自己提前「跛脚」?
实际上,民进党内已经出现了向蔡英文「逼宫」的迹象。就以即将于五月二十二日进行的党职选举为例,蔡英文的原定部署正在被打破,其在各地推荐的「英系」人马,都已受到「正国会」的挑战进攻。新北市议员在新店区的初选提名,「正国会」就攻陷了「英系」。对此,蔡英文必须及时「停损止血」,以维护自己在民进党内的「绝对权威」。
其二、阻挡「正国会」会长林佳龙取代陈时中的图谋。日益壮大的「正国会」已经是民进党内的「麻烦制造者」,其所抛出的许多议题都忤逆了蔡英文的惯性思维。比如,在「修宪」问题上,蔡英文的想法是,一方面,无论如何都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实现一次「修宪」,以比肩「民主前辈」李登辉及携带其入阁的陈水扁,并将没有发动「修宪」的马英九比下去。另一方面,出于自己难以驾驭复杂情势局面的考量,避免在自己任内爆发台海战争,当然也是出于必须兑现自己在参选「总统」前对美国作出的「遵循现行宪政体制」的政治承诺,因而她的「修宪」,只能是在内部进行政制改革,包括「公民年龄下修」,「裁撤监考两院」等,而绕过「统独」问题。不过,也有下调「修宪门槛」的打算,让其继任者在进行「台独修宪」时较为容易,以展现自己「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我」的心态。
因此,民进党内各个派系的「立委」,包括「台独」思维很重的「新潮流系」,都领悟并执行蔡英文的这个意图,其所分别提出的「修宪案」,多是围绕着「十八公民权」,「废除监试两院」而做文章。就是「正国会立委」偏是要与蔡英文对着干,多次提出「台独修宪案」,包括删除「宪法增修条文」第一句的「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改为「为因应国家发展之需要」,并要「动」「宪法」本文中的「固有强域」等论述。后来是在蔡英文的强力压制下,「正国会立委」才偃旗息鼓。
至于「正国会」龙头林佳龙本人,也是让蔡英文头痛。一方面,在由何人代表民进党出战「二零二四」的议题上,林佳龙明知蔡英文钟情于郑文灿,但林佳龙却是要挑战郑文灿;而且也是在明知蔡英文已经部署陈时中参选台北市长的情况下,却当着蔡英文的面呛声说,「我非选台北市长不可」。另一方面,在「太鲁阁号」的意外事件中,在并不适当的时间点向蔡英文抛出「辞职」难题,加重了蔡英文处理党内外矛盾的难度,这让她很「不爽」。
因此,蔡英文就更要「吃了秤铊铁了心」地提名陈时中参选台北市长了。此举可能有两大谋略:其一、按照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疫情发展规律,及台湾地区的专家的推算,病毒有其爆发、流行、高峰、回落的轨迹规律。因而在过了目前的流行及高峰期之后,大约在六月间就将会回落下来,民怨减弱,届时正好是蔡英文在民进党中执会上宣布征召陈时中参选台北市长的时间点。也正因为如此,陈时中本人也预告,从七月份起,不再公布每日确诊病例的数据。
其二、从更大的战略层面考量,现在加强抗疫的力度,可能会延长疫情爆发、流行、高峰、回落的规律的时间长度,到了「九合一」选举的竞选宣传期仍然未能收尾,将不利于民进党的选情。如果现在就放松抗疫让疫情「爆满」,过了顶峰就是走下坡路。在六、七月间疫情缓和下来之后,就可以大做大内宣,宣扬民进党当局的抗疫「成绩」,以抬哄民进党「九合一」的选情。因此可以说,现在民进党当局「放纵」疫情,是在采用「提前泄洪」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