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泪水模糊了视线——重读——“上海王”柯庆施的讲话

500

       “以多快好省的方针进行文化革命,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的时间内,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早已普及,不但每个专区、每个县都办了大学或专科学校,在广大乡村中也都办了大学或专科学校,人人知书识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理),个个都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家都能够读《资本论》,都懂得高等数学,什么天文学、地质学、农业学、机械学、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等,都会变为普通人的常识。  

       到那时,人们将过着极为文明、卫生的生活。苍蝇、蚊子、臭虫、老鼠、麻雀等早已断子绝孙。孩子们读到书中关于这些东西的记载,就像谈到希腊神话里的怪物一样神秘。他们听到老一辈的人说起,几千年来人们曾忍受过这些小东西的毒害,将视为奇谈。人们将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东西的标本,正如现在人们看恐龙化石一样感兴趣。  

       到那时,新的文化艺术生活,将成为工人农民生活中的家常便饭,每个厂矿农村都有图书馆、文化馆、歌咏队、演剧队,每个生产队、组都有自己的李白、鲁迅和聂耳,都有自己的梅兰芳和郭兰英。  

       到那时,共产主义的道德风尚已经基本驱逐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领导和群众、群众和群众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早已成为社会的新风尚,随着集体劳动和集体生活的发展,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将大大加强,全国真正变成一个亲密、和睦的大家庭。”

                                                                                                         ——  柯庆施

——————————————(这是一条分隔线)——————————————

500

(图片转自“新京报网”)

500

(图片转自网络)

——————————————(这是一条分隔线)——————————————

       “第一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的史坚叔叔来看望爸爸,他问:‘柯老,你为什么要搬到工人新村来住?有人有意见的。’爸爸说:‘你不知道上海是什么地方。党员干部的作风,不抓不行。’......未筑高墙,未设门房,工人们都知道邻居是市委书记们。”

       “去基层视察工作,坚决不允许设宴招待他;下乡蹲点,坚决不接受生活照顾;没有人敢给他送礼;几年中,家里没有炊事员。直到他去世,家里没有公务员。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早日渡过难关,毛主席带头减少自己的工资,爸爸也减少自己的工资,直到他去世也没有恢复。”

       “1980年,妈妈的心脏病情加重......住进上海市华东医院北楼(原上海市公费医院)内科普通病房。与妈妈邻床的是一位来自江西的女工。她的丈夫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妈妈见他一天三顿饭都不舍得买菜,只吃干馒头,就把自己那份饭菜先给他盛出一半。”

                                                                 ——转自《中外文摘》文章《女儿眼中的柯庆施》

     “在上海与闵行之间需要建造一条一级公路,占用了一些农田......柯庆施在视察后大发雷霆,批评说:‘你们要不要吃饭了,占用了农田,天上会掉下粮食吗?’”                

     “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干部经过参加体力劳动锻炼,具有完全的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造成一支对劳动人民无限忠诚的能够经受风险的干部。”

     “您这次得病,来势非常厉害。当您处在昏迷状态时,说话已很不清楚了,但您还是关心着国家大事,还在断断续续地询问工作情况……”

     “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精神;火热的阶级感情,严格的科学态度。——柯庆施 ”

                                                                                       

(图文转自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