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小学生有多卷?惊呆中国大使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来看段贼拉古老的文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考考你: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吗?出自哪本书吗?

你可能说,快拉倒吧,中国文化广大博深,古来典籍车载斗量,随便找本古书摘一段,再有学问的专家也答不上来。时代向前行,人类在进化,你不瞪大两只眼珠子向前看,净整这些之乎者也,能搞出芯片来吗?能制出治疗新冠的特效药吗?

你这样说,很有道理。

——然而如果我告诉你,这段话,美国小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你又会怎么想?

你肯定是先惊呆,然后问:真的假的?美国哪个小朋友背得滚瓜烂熟?怎么我在美国遇到的孩子,一个比一个蠢呢?

美国是多面的,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美国。你有脑子,在美国就会遇到绝顶聪明的人,你蠢,在美国就会遇到比你更蠢的人……总之到底哪些美国的小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中国古文字,我们从头说来。

(02)

秦刚先生,1966年生人。

今年已经56岁了。

现在秦刚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身为大使,秦刚先生一直在脚踏实地,做着加深中美两国友谊的工作。

所以最近,秦刚先生去了明尼苏达州的一所小学,给美国小朋友们讲课。

走进校园,秦大使就听到稚嫩而齐整的读书声:春姑娘悄悄来了,她吹绿了小草,吹醒了小鸟,吹开了百花……

停!

可能讲到这里,你就炸了。

就会冲上来削我:有没有搞错?你刚才念的,是国内小学课文,人家美国孩子,读你中国人的书吗?

读的。

秦刚大使去的这所学校,名叫英华学校,采用全中文沉浸式教学,就连数学课,也全讲中文。

所以秦刚大使走进校门,就听到孩子整齐的朗读:春姑娘来了,来了……

秦刚大使走进教室,被请上讲台。

然后大使说:刚才进来时,听你们用中文说:春姑娘来了,可我真的不是姑娘,所以我就是你们的春叔叔吧,今天春叔叔给大家讲堂课,但春叔叔以前没当过老师,可能不如你们的老师讲的好。

哈哈哈,美国小朋友爆笑。

哈哈哈,秦刚大使开始讲课。

先讲了汉字的“和”。

和的简体字,是禾口。

禾是庄稼,是粮食,所以这个字给我们的感觉是,有食物,有吃货,这就完美了。

然而繁体和字,是这样子的:龢。

500

秦刚大使讲:铜鞋们,繁体的和字,禾字是在右边,左边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堆奇怪东西,是什么呢?

是乐器!

都是些什么乐器呢?

有琵琶,有二胡,有编钟,有鼓,有笙,有笛子。

这些乐器,每一个声音都不同,但他们在一起时,就能组成一支乐队,演奏出吱哩哇啦各种和谐的音符。

秦刚大使说:铜鞋们,这个就叫和而不同。

然后,秦刚大使让孩子们,用和字组词。

有的小朋友组成和平,有的小朋友组成和谐,一节课就在欢快气氛中,过去了三分之一。

然后秦刚大使,从和字引申到做人处世,我们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同时也不能妨碍别人,更要尊重别人。

接下来,是让孩子现场表演向同学借一支铅笔,分别使用有礼貌的说法,和没礼貌的说法。

同学们先演示有礼貌的说法:

对不起,我忘记带我的铅笔了,麻烦你,今天如果我用一下你的铅笔,你看方便吗,可以借给我用一下吗?

然后是没礼貌的说法:

给我你的铅笔,我要用!现在,马上!

然后是课堂提问时间,再然后,有个小朋友,请秦刚大使讲个中国传统故事。

秦刚大使讲了孔融让梨。

然后又讲了花木兰的故事。

讲完花木兰,秦刚大使谆谆教导小朋友:孩纸们,希望你们认真学好中文,学好中文,你们就能读《木兰诗》了。《木兰诗》是首非常优美的诗……

讲到这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小朋友们突然全体起立,齐刷刷开始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秦刚大使惊呆。

500

至少这所学校的美国小学生,已经熟练的全文背诵《木兰诗》了。

明显感觉秦刚大使的惊呆程度还不够,也不知谁带的头,小朋友齐齐背诵起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超古老的书《礼记•礼运篇》。

听着美国小朋友熟练背诵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名篇,秦刚大使脱口而出:

班门弄斧!

500

(03)

秦刚大使说“班门弄斧”,这当然是谦词。

但《礼记》这奇怪东西,你走大街上,问10个人,会有15个不知道。你去高等学府,逮只研究国学的老书虫,突然让他背这段,他大概率是冲你眨半天眼,弱弱的说句:要不我请你吃盒饭吧,现在疫情,不让聚餐。

所以美国孩子为什么这么卷?

第一个,文化交流,是国际和平的重要过程。

现在的中美关系,跟前段时间不能比。

为什么呢?

——说透了,就是美国也有傻逼,傻逼是绝对无法欣赏《木兰诗》的,更不知道《礼记》的价值。此前两国关系和谐,傻逼们水涨船高吃到肥肥,但他们只是肚皮肥,脑壳始终是极原始,充满了攻击性。

中美关系不像以前那样顺畅,只是因为美国傻逼,夺得了话语权。

所以秦刚大使在美国一点一滴做起,让美国人知道中国文化的美,知道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知道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充满期许。

当熟悉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多起来,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印象,才有可能恢复正常。

500

第二个,只有文化交流,我们才能认识自身文化的精华。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木兰诗》还优美吗?

其实科学技术,只是人类工具箱内,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

但除了硬梆梆的科学,人类还有文学,还有艺术,还有情感,还有方方面面与科学并不搭界的范畴。

如果一定要举个例子,好比你科学研究得好,但夫妻生活不和谐,日日夜夜被老婆打,很难想象这种生存状态,你还能弄出“日新月异”的科学。

一个对芯片一无所知的人,他喜欢木兰诗,喜欢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他的人生一样幸福飞起。

所以,我们要一手抓科学,一手抓幸福,两手都要硬,一个也不能少。

古老的文字里,哪些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获得幸福,哪些早已过时,失去现实意义,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个难题——然而,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一定是跨国界的。

如果能让美国人感受到美,感受到幸福的东西,一定是我们传统中最具价值的思想精华。

所以文化交流,能让我们筛选出传统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就是秦刚大使,在美国的学堂上告诉我们的。

500

第三个,重文化输出,更重文化输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优质文化要输出,别人的优质文化,也要进来。

所有的优质文化,不管是科学,是技术,是文化,是艺术,是哲学,还是一些暂时不可命名的东西,中国人都要体验,都要感受,都要体悟,都要掌握。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在自闭中强大的。

所有的强国,都具有开放的特质,形形色色的文化交流,如涓涓溪水,冲刷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日益强大。

我们始终期待着一种新鲜的、灵动的,能够让我们更加强大的东西。

一切有价值的,都是世界的。

一切有价值的,都是我们的。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击「雾满拦江」阅读原文  (ID:lwwuwuwu)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