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长城修复坚持原状保护 !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这足以说明长城的重要性!

500

500

根据日前出台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长城保护维修应坚持原状保护,把干预限制在保证长城安全的程度上,严格控制各类干预措施的实施范围和工程量,妥善保护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以辽宁锥子山长城为代表的长城修复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其中出现的过度修复问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在长城保护维修问题上,将坚持预防为主,并做到因地制宜。

宋新潮表示,现在大量施工人员缺少文物方面的知识技能,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也需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讨论应该怎么保护长城、如何保护长城等问题。

500

我们应该都清楚,在中国,几乎每年都有大量文物遭到毁灭性破坏,经济活动,城市化建设,盗墓。文物古迹,古建筑消失,中国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太低了!

我们都知道,在国外,他们对文物的保护是很到位的,哪怕是对待其他国家的文物,例如中国的文物。而在中国,可能是因为文物太多,便不知道珍惜。

长城修复的必要的,如果不保护好这些文物,我们又怎么还能说自己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呢?

我呼吁: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