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再提宪改是要跟蔡英文摊牌吗?

最近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展现强硬立场,让自己的民调稍微回升了10%,且不说这是“一日行情”,就算真的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好事,因为台独问题在台湾就是个潘多拉的魔盒,独派的人聒噪一阵也就罢了,但掌权者如果真的去干,升高两岸对立就只会让自己陷入危机。

更重要的是,独派本就蠢蠢欲动,蔡英文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轻率行事,只求一时的政治利益,那么很快她就会发现,事情很难轻易善了。事实上,台湾的独派本就已经急不可耐,看看独派四大老不顾一切的刊登广告,让蔡英文退位就知道,他们丝毫不在乎蔡英文的权位,只求能够让自己执着的目标能够实现。

除了这四大老以外,还有一位长期耕耘台独的大老,比起四位只出一张嘴的人来说,他更实在一些,毕竟人家拿出白花花的新台币来实际做一些事情,这个人就是常年鼓吹蔡英文不要选、鼓励赖清德出来选的辜宽敏。辜宽敏的身份和立场就不必多做介绍,这次他做的事情是成立“台湾制宪基金会”,准备将所谓的正名制宪落实到行动中。

当然,成立个基金会也做不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最引人注目的是赖清德亲自出席活动,而且他在发言中还畅谈自己的想法,一改往日的政客式模糊语言风格。赖清德认为,之前的“宪法”是在中国大陆制定,与台湾情况不符,所以才要制定新宪。这其实已经超越了他之前的所谓宪改论述,因为之前主要还是在既有体制下调整,某种功能程度上也可称为回归原有的宪政设计,而现在则不同,他是鼓吹另起炉灶。

其实赖清德的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中华民国宪法》固然制定于中国大陆,但谁都知道,现在在台湾实施的所谓“宪法”是冻结了以前的宪法本文,而是实施《增修条文》,而这些条文的内容都是根据台湾的具体情形来制定,若说它不合时宜,只能说它只是符合当时执政者的权力需要,却已经不符合当下政治人物的权力需要,而跟台湾实际情况没多少关系。

所以,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想要另立新宪,为真正的台独做准备。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台独远比披着中华民国外壳的“华独”更为露骨,其能得到的社会支持自然更少,就连国际支持恐怕也会大大限缩。不必意外的是,如果赖清德真的敢将行动落到实处,他就基本可以退出领导人选举竞争了,因为主流社会都会对他敬而远之。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赖清德走出这一步是相当失策。当然,这也不是说赖清德全然无所知,实际上,卸下一切职务的赖清德现在的处境相当尴尬,无官一身轻让他免于无能施政带来的无辜连累,但也让他失去了媒体的聚光灯,对一心想着更上一层楼的赖清德来说,现在会有切肤之痛,尤其是后者。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唯有这个方法让自己继续维系政治能量,毕竟独派虽然得不到社会支持,但他们的声量最大,更重要的是,独派也密谋要在2019年6月正式表态逼宫,让蔡英文让出候选人位置,他们的如意算盘是随着蔡英文在内政问题上继续失分,民调不断下降之后就失去了继续参选的正当性,到时候就可以迫使其让位。

不过赖清德当然也没有这么乐观,独派的如意算盘打的虽好,但却经不住权力格局的考验,党内中生代保皇派固然与赖清德关系友好,但他们还是不敢得罪蔡英文。更重要的是,蔡英文有美国的支持,现在她穷尽一切办法,就是要垄断对美互动的一切管道,避免党内有其他人对她构成挑战。从这个角度看,赖清德的机会其实是相当渺茫,到最后关头他也注定只能接受现实。

但政治也如同一场戏,每个角色还是要照着剧本继续演下去,既然他有基本盘的支持,那他就可以凭借这股力量与蔡英文讨价还价,最重要的莫过于后续立委提名和选战操作的布局。选举这件事可不仅仅是拉票,某种程度上也是政治组织的再动员,凭借选战的钱与人,选战主导者在帮忙拉票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自己建构权力网络。如果操作得宜,未来就能凭借自己建立的人际网络,为自己的选举贡献力量。

蔡英文的下一任就是最后一任,再来垄断权力网络的意义不大,面对赖清德的压力,做出妥协的动机也会有,于是双方就可以一拍即合,届时赖清德就能借助选战操盘而实现东山再起,并在蔡英文第二任期内扮演关键角色。实际上,对赖清德来说,这确实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就算选输,自己借此机会构建网络的工作也已完成,还是可以帮助自己继续挑战2024。而且,如果蔡英文竞选连任,那么2024年政党轮替的可能性就会大增,届时反而让赖清德处于不利局面,反倒是到时候选输了,赖清德还可以称为民进党的中兴少主。

当然,这也并不等于赖清德就真的只会把眼光放在2024年,事实上,赖清德还是会继续根据形势的变化谋求上位,毕竟蔡英文的连任能量确实相当有限,即便理性的算计告诉赖清德,此时出战并非最有利,也依然阻止不了权力的诱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