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船公司宣布涨价

跨太航线运价上涨

上海封控后,随着上海市经信委公布最新企业复工复产指引,业界预估,5月开始海运的货量会急速增加,近期,多家船公司宣布,5月1日起调涨亚洲至美国跨太平洋航线的“综合费率附加费”(GRI)。

此次调整价格,以每FEU(40尺标准柜)为单位,加征1000-2000美元不等的附加费,以运价涨幅概算,约相当于一到两成。其中包括COSCO、ONE、长荣、阳明、HMM等船公司都在涨价之列。

500

受到全球疫情和港口拥堵等因素冲击,最新一期SCFI运价指数连13周下滑,多数远洋航线运价回落,较上期下跌0.82%(查看文章:运价下滑,三大联盟取消54个航次,58发生在跨太航线);不过,虽然基本运价不涨,但市场需求基本维持稳定,航运业再传涨价,不少船公司已宣布从5月1日起再度调涨GRI附加费。

美国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航标DPI信息平台的新闻快报显示,几家服务于跨太平洋航线的领先集装箱承运人最近更新了各自的运价,包括自2022年4月15日起生效的新的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其中包括COSCO、Evergreen、Ocean Network Express (ONE) 和ZIM。(4月15日GRI是2022年东亚至美国贸易航线的第九次调整)

根据资讯,长荣每40尺货柜加收1000-2000美元;HMM每40尺柜调涨1000-2000美元;ONE每40尺柜调涨1000美元;阳明每40尺柜加收1000-2000美元;ZIM每40尺柜调涨1000美元。

具体每FEU(40尺集装箱)的GRI调整见下表;所有其他尺寸集装箱的GRI均按公式换算。

500

注1:COSCO GRI仅适用于根据服务合同运输的所有货物。先前于2022年2月15日生效的GRI被推迟至2022年3月15日生效,随后被推迟至2022年4月15日生效。

注2:Evergreen GRI的价格为每40尺干箱1000美元,每个冷藏集装箱为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装箱的GRI均按公式换算。

500

还有一些运营商也更新了运价,包括从2022年5月1日起生效的新的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包括Evergreen、HMM、Ocean Network Express(ONE)、阳明和ZIM。每40尺集装箱的GRI调整见下表;所有其他尺寸集装箱的GRI均按公式换算。(5月1日GRI将是2022年东亚至美国贸易航线的第九次调整)

500

注1:Evergreen GRI的价格为每40尺干箱1000美元,每个冷藏集装箱为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装箱的GRI均按公式换算。

注2:HMM GRI对于运往美西USWC、美东USEC、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目的地的货物为每40尺集装箱1000美元,对于运往IPI、MLB、RIPI目的地的货物,每40尺集装箱为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装箱的GRI均按公式换算。

注3:阳明GRI对于运往美西USWC、美东USEC、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目的地为每40尺集装箱1000美元,运往IPI、MLB、RIPI目的地的货物为每40尺集装箱2000美元。所有其他尺寸的集装箱的GRI均按公式换算。

尽管运价指数连13周下跌,全球集运市场第一季度的货量价格都比市场预期还好,不少船公司第一季营收都创下新高。美线长约在5月1日生效,今年谈判顺利,运价较去年平均涨幅达一倍,反映长约客户对于市场看好,可能成为推升第二季度船公司营收、获利增长的动力。

马士基超越达飞与中远海运

根据Alphaliner最新周报的数据,马士基已超过达飞和中远海,成为跨太平洋运力最大的运营商。

500

亚洲至北美集装箱贸易航线调查显示,2M合作伙伴MSC和马士基是增长最快的航运公司,这两家船公司都推出了许多独立的环线服务,而不是作为其联盟协议的一部分。

调查的其他主要数据还包括,由于全球运营商决定推出独立的服务以及许多新的小众运营商的进入到蓬勃发展的跨太航线,三大联盟的跨太航线市场份额已从82.2%下降至67.7%。

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航运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最近也在关注跨太平洋航线贸易,并注意到过去一年里中小型船只定期涌入。

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在亚洲-北美西海岸航线上,从疫情前的6000至6500标准箱的基线大幅下降到2022年略低于4500标准箱。亚洲-北美东海岸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数字从2020年的7500至8000标准箱的基线下降到2022年的略高于6000标准箱。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