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蒙古族报到,外蒙不管从哪个角度,与内蒙对比都毫无优越感可言

【本文由“普洛科皮乌斯”推荐,来自《外蒙古、内蒙古,七十五年的巨大差别》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内蒙蒙古族报到。外蒙对中国人不友好是真的,从普通民众到官方。在那边做过生意,出过差的对此都深有感触。外蒙现在确实没啥吸引力,如原文所说因为经济太差,文化上更别说了,殖民几十年文字都丢了,现在才捡起来。

内大内师大每年要接受不少外蒙留学生,老蒙文,蒙医蒙药都要到这边来学,当然也会学汉语和英语。还有不少从中学阶段过来留学的。总的来说,内蒙现在是全方面碾压外蒙。

但是即使这样仍然保不住有个别蒙独,身边就有,社交账号挂外蒙国旗的那种。观察一下他们发现有一些共同特征,一个是混的不咋地,却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因于其他方面,从而对遥远的远方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归属感,这大概也是一种“自我实现”吧。

另外一个这种归属感的来源就是某种扭曲的“民族意识”。为什么说是扭曲的,因为外蒙不管从哪个角度与内蒙对比都毫无优越感可言,也不应该被认为是更“正统”的地方,从人口来说内蒙蒙古族更多,经济更发达,文化更繁荣。

从历史沿革来说,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正统在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漠北的喀尔喀、漠西的准格尔都是杂牌。所以清代满蒙联姻都是从内蒙挑选后妃,没有从外蒙挑的。

而且,传承至今的一些蒙古族圣物,如嘎拉宝石印章,哈日苏勒台都在内蒙,成吉思汗陵也在内蒙。如果说因为外蒙现在是个独立政权就更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那宗教还是从西藏传过去的呢,怎么不自己独立发展一套?个别内蒙蒙独认外蒙为正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讽刺的是,外蒙一直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而把内蒙蒙古族蔑称为“科尔沁蒙古”。前几年出过这么一档子事,有个别蒙独分子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澎湃的“民族情感”,跑到内蒙去认祖归宗,结果被当地人狠揍了一顿,被强迫下跪拍照,照片传到网上,一时成为笑谈。

我自己身为蒙古族后人,从小成长在蒙汉交流融合的地区,父母也是蒙汉通婚(父亲蒙族母亲汉族),所以有机会从其他的视角来比较和观察这个群体。就民族性而言,蒙古族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非常鲜明的。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详细谈一谈。

热门评论 30

  • 曾经乘座K3火车途经过蒙古,可以说到过蒙古,也可以说没有到过,说下感受吧
    1、在二连浩特兑换蒙元时,感觉好有钱,一元人民币换540蒙元(当地人叫蒙图)换了200元人民币,得到一大把
    2、由于要火车换轨,在二连浩特停的时间好长,与车站工作人员聊天,问口岸城市怎么没有那种感觉,他们的口气平静却激烈
    3、列车进入蒙古时,看到其边境侧的铁丝网,视觉还是受冲击的,谁在防谁
    4、不知是海关还是边检的女官员,很是傲慢,看着大多休闲装的我们,有意无意的时时露出瑞士手表,旁边一哥们差点没笑出来
    5、一路经过的车站很冷清,基本看不到人,但是有80-90年代的手推售货小车,卖东西的老妇衣服到是艳丽
    6、进蒙古后机车换成了他们的柴油车,一路长长的黑烟
    7、餐车也换成蒙古的,装饰风格很民族,有点味道,只是食物没有味道
    8、草皮的质量不好,到处可见秃秃的地面,荒漠化在加剧,没见到骑马的放牧人,都是汽车、摩托
    9、乌兰巴托好像没看到绿化的痕迹
    10、乌兰巴托火车站与国内县城的差不多,倒是干净又卫生,商品大多是南朝鲜的
    11、不知在什么地方,火车临时停了会,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骑着马,兴奋的想与我们沟通,可惜只能是肢体语言
    12、最好奇的是蒙古的电线杆,上半截是木头的,下半截是砼的,不知是木头的易损坏,还是砼太贵
    13、晚餐时,在个不知名的车站,买了根肉肠,味道还不错
    14、一路10800元蒙元(200人民币),没有花完,留着纪念了
    15、没有预想的田园、没有预想的清新,没有预想的原始,这是我对蒙古的印象
  • 广西壮族报到。广西的少数民族很多是为民族加分改的少数民族,其实都是汉人(一句少数民族语言不会,习俗都是广西汉族的,不穿少数民族服饰)。广西这边不像其他自治区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宗教问题、殖民侵略等因素,比如西藏被英国打和历史原因,新疆、内蒙被俄国打和历史原因,宁夏的宗教问题。殖民问题上反而是广西这边清朝打赢了法国,但是不败而败丢了越南,起码保证了殖民魔爪还伸不进来。至于历史原因嘛,可能是比其他地区汉化更早吧,其实也就是被干翻得更早……秦和西汉前期,哈哈哈。到了中国封建历史后半段广西还多次出兵保家卫国,堪称模范少数民族地区了。周边也没有什么的强国,分裂主义没有市场,广西人都瞧不起周边东南国家,嫌弃他们偷渡进来打黑工。
  • 我曾经在内蒙古和蒙族朋友(有文化,但谈不上文化人的朋友)聊过,得到的基本印象和作者差不多。
    因为是私下的聊天的关系,他们说话更直接。
    “外蒙古是我们的征服之地,他们都是我们的奴隶和被征服者。我们这里才是蒙古族的发源地和祖庭。
    奇怪的那些人为什么向往外蒙。”--引述基本是原话,再难听的不适合公开发出来。
    感觉内蒙的朋友从血脉、文化、历史沿革、经济实力等几乎所有方面并不看得起外蒙。
    最后还说了句“那些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 挖宝贝的农夫 水本无痕因风皱面,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哈哈,我老家就是内蒙古的,是靠近东北那边的。从小到大就没感觉有啥蒙族人汉族人矛盾的,大家都是中国人。一般就是羡慕蒙族考试加分。然后蒙族学校打架厉害,经常听说把哪个学校、哪个小混混打了。同学、朋友里蒙族汉族朝鲜族啥的多的是,根本没有啥民族界限,大家都是兄弟,从小长到大的兄弟。
    对了内蒙古兴安盟,那里就是科尔沁王族族地,叶赫那拉氏居所,所以一直兴安盟的女孩都挺好看的。
    哦,还有就是,东部内蒙古很多人都是山东人,大部分是闯关东年代到这边的,我家老人就是。后来听老人讲,当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很多战士都是山东人、东北人、蒙族人、朝鲜族人。打日本都是中国人。
    说实话,内蒙古民族团结,蒙汉一家亲,真的是挺好的,不太知道广西自治区咋样,但内蒙古真的是属于我们国家北方最稳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 推荐大家去B站观视频看看去年的“大师计划”,里面吴启讷、江湄两位老师讲的很好,将蒙古等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构建的推动作用。
    蒙古入主中原实则是周边少数民族的主动内化,比如辽、金、西夏等都想入主中原,都称自己为中国。大元的统一,实则是中国自身演化上的近代化的开端,它构建了一个超越汉民族的,囊括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更庞大的国家主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民族”。就连它的名称也不再来源于前朝册封,或者一地的局限,而出自传统《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后来的“大明”、“大清”也延续了这一传统,才有近代“中华民族”构建的现实和文化基础。
    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辨,就清晰认识到,前者是传统汉族国家的认知,后者已是囊括周边的更大的新国家意识。
    所以,蒙古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是如今大一统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民族平等,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庞大的中华民族。只要我们将历史讲好,将思想理顺,一切魑魅魍魉都将灰飞烟灭。
  • 超级链接
    广西壮族报到。广西的少数民族很多是为民族加分改的少数民族,其实都是汉人(一句少数民族语言不会,习俗都是广西汉族的,不穿少数民族服饰)。广西这边不像其他自治区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宗教问题、殖民侵略等因素,比如西藏被英国打和历史原因,新疆、内蒙被俄国打和历史原因,宁夏的宗教问题。殖民问题上反而是广西这边清朝打赢了法国,但是不败而败丢了越南,起码保证了殖民魔爪还伸不进来。至于历史原因嘛,可能是比其他地区汉化更早吧,其实也就是被干翻得更早……秦和西汉前期,哈哈哈。到了中国封建历史后半段广西还多次出兵保家卫国,堪称模范少数民族地区了。周边也没有什么的强国,分裂主义没有市场,广西人都瞧不起周边东南国家,嫌弃他们偷渡进来打黑工。
    我有时跟我爸开玩笑,从他们那辈几兄弟开始,我家分出了几个民族。我汉壮结合,原来都是填汉族,拿身份证那时,我妈瞒着我们三兄弟把我们改为壮族了。我LP客家汉族,也想给我两儿子填壮族加分,我坚持填汉族。但我两个弟弟的孩子们就全是壮族了。我自己的堂兄弟的子女,还有苗族和瑶族的。
  • AtomicAnnie0_0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因为父母在内蒙做生意,我在内蒙念过书,给我一个印象就是蒙古族的学生比较聪明,很少有蒙古族的学生成绩垫底的,而且理科成绩还比较好,可能我那一届比较特殊,我当时的同坐位就是个蒙古族女生,同样的年纪比我高20cm,学习还很好,这时我才明白汉、唐、宋、明的敌人为什么这么强大,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拼智商和身体素质汉族人其实不占优势,还有外蒙必然没有内蒙正统,我记得外蒙应该用的是类似斯拉夫语系的文字,正统蒙古应该用的是回鹘文,外蒙什么样子没见过,不好下定论,但讲句实话,我在内蒙念了这么多年书,前几年回去发现还是一个老样子,发展速度真的不行,我在杭州待了8年,说难听点杭州3年的发展变化都远超呼和浩特12年的发展,奇怪的是呼和浩特一会向东发展,结果发展到一半又向西发展,我还特地去看了乌兰夫公园门口那条路,因为那条路天天修,是字面意思上的天天修,我读书那么多年,啥时候去都是在修路,非常离谱,结果我去年去看果然还在修讲道理,政府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 其实历史的大势就是融合分散再融合再分散,但是语言和文字上的大一统不可避免了。即便有自己的文字由于使用的环境越来越局限,对外包容融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口如果不够并且不能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的话自然会越来越丧失优势。正如现在各地的方言在下一代基本已经只能听懂不会说了。江浙沪这些经济相对发达外来人口更多的地方,由于跨区域婚育较多家庭内部和彼此之间交流都用普通话较多,我的孩子就不会说我家乡话也不会说我老婆家乡话虽然都能听懂,但是他现在只会普通话和英语了。未来会越来越越明显的。

    少数民族现在也已经越来越多的和汉族人口通婚,其实汉族本身就是几千年发展融合了很多民族而成的。文化强势必将成为主流,只要时间够长也必将形成唯一,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是现实社会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少小不离家的也已经不太多会说方言了。

    明显的是我大学时期的广东同学讲的一口广普,但是现在年轻一代的广东地区的孩子们普通话也已经很标准了。其实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不代表所有,人类的目标是共同奔向美好幸福。至于文化那也是一种群体兴趣和爱好习惯的沉淀而已。
  • 雪夜闭门懒读书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全部楼层
    NeoENO
    《孔子家语》了解一下,过去被疑古派认为是伪书,但随着近代战国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跟董仲舒无关。

    另外,你把阴阳家看作阴阳五行的源头实在浅薄了,阴阳家只不过是把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解释世间一切,包括施政方针上。说诸子百家家家论阴阳说五行,是指的他们虽然在很施政观点上相去甚远,甚至针锋相对,但他们保持了一个惊人的相同点,即均惊人的保持了对阴阳五行学说的高度认同(注意!这里不是指的对阴阳家学派的认同,反倒是孔子在《孔子家语》中对阴阳家学派的“五德始终”朝代轮替观大力追捧),在诸子百家著作中阴阳五行不是一个可以拿来讨论和论战的话题,而是作为各自立论的基础理论和论据共同出现,这是大面积出现,而不是只言片语,成为春秋战国大时代下的共同背景版。也许如此才给你一种错觉,认为阴阳五行在春秋战国不昌。这就如同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背景版,我们很少见到各学派在理论何为矛盾,何为矛盾运动规律,但各家各派却都在运用矛盾分析法去阐述问题,并且毫不质疑,但是你能说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在中国不昌了吗?
    1.我不认为阴阳家是阴阳五行的源头。我认真审核了自己前后发言,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句子或意思表示。我只是说,阴阳家是百家争鸣时的百家之一,其代表人物某某只在某地活动,且没有什么特别建树云云,以此说明即使在百家争鸣时阴阳家“地位并不显赫”。
    2.诸子争鸣时,互相攻诘,也不是谁都认可阴阳家学说的。所以我说了百家中著名流派的代表著作中并没有对阴阳五行特别赞賞,以此说明你的“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并不准确。
    3.作为中华文化源头的《易》,是诸子争鸣时期的文化根基,这一史实无可否认。所以诸子争论时,创门立派,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这些人也可以说是对《易》的理解阐释,只是角度不同偏重不同而已。所以孔子晚年学易,“韦编三绝”,他所学的并不是阴阳家的"五德终始“理论,而是中华文化源头的《易》。
    4.也正是因为孔子对《易》的注解,我甚至觉得他或多或少已经偏离了《易》的最初思想或者说并没全面理解。《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思无邪。我就不信,真的思无邪吗?更何况,孔子以一己之私,把《诗》删到只剩三百零五篇,难道他删的都是合理的?
    5.当时中华文化空前繁荣,没有任何一家占据主导地位,只有用于打根基的《易》《诗》等,并不存在什么背景版的主流,这与当前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成果指导思想没有可比性。
  • 其实游牧民族的民族认同,在蒙古之前就是一笔烂账。匈奴牛逼了,把其他游牧整服了,就都说自己是匈奴。鲜卑牛逼了,又一窝蜂抱鲜卑大腿,说自己是鲜卑。后来的突厥契丹也差不多。其实如果严格来说,外蒙不过是铁木真收服的部落,硬说他们不配叫蒙古也可以。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84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帅炸苍穹
    哈哈哈哈菜是原罪,你说的那些历朝也都干过,比如阉割儒家,始皇帝干过,明太祖朱元璋同样下令删减孟子里的内容,史书上也记载过。其实说白了王朝末年都一样,都逃不过历史周期律
    始皇帝阉割了什么儒家?所有典籍都在咸阳宫存档留底了的,是项羽一把火烧了,后世儒家却编排给始皇帝,说他焚书坑儒?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什么都不是,需得着正眼高抬看他们吗?那时候最流行的墨家、法家、杨朱,一个儒家博士当面顶撞始皇帝,始皇帝都没拿他怎么着,随他去。即便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儒家内部也什么都不是,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儒家经典《大学》就根本没采用孟子观点,孟子也是在后世儒家宋朝时期才捧为亚圣的,是为了配合理学的观点,才捧孟子为亚圣,并由朱熹对《大学》按照孟子路线进行重新诠释,明朝朱元璋最开始还想附会他是朱熹后人,后来觉着理学实有不妥,可是士大夫阶层已然成势,他想扳倒孟子扳倒理学已然无能为力,最后干脆连和认个亲都不愿意了
  • 蠡湖月晓
    我觉得兄弟你还是保守了啊(/ω\)内蒙身兼两大帝国的正统所在,外蒙算个啥啊!
    众所周知,罗马正统东罗马,第三罗马俄罗斯,沙俄正统金帐汗,金帐汗国是蒙古,蒙古正统在漠南,漠南正统科尔沁,科尔沁区在通辽。因此,罗马正统在通辽。(死耗子还不更新!)
    通辽才是宇宙中心。(撰)小伯翰可罕说的。
  • 帅炸苍穹 喜欢和长得好看的人玩耍
    全部楼层
    NeoENO
    满清尊孔子办五经不过是他们阉割儒学、奴化教育汉人的手段而已,他们自己就规定满人不可习四书五经,清代最后一位大儒梁涑溟,极力反对打倒孔家店,却居然不明白阴阳五行到底是说的什么,就这样还大言不惭中华文化坚定信守者?连中华文化的源头都没搞懂,还信守个啥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哈哈哈哈菜是原罪,你说的那些历朝也都干过,比如阉割儒家,始皇帝干过,明太祖朱元璋同样下令删减孟子里的内容,史书上也记载过。其实说白了王朝末年都一样,都逃不过历史周期律
  • MCU
    AtomicAnnie0_0
    因为父母在内蒙做生意,我在内蒙念过书,给我一个印象就是蒙古族的学生比较聪明,很少有蒙古族的学生成绩垫底的,而且理科成绩还比较好,可能我那一届比较特殊,我当时的同坐位就是个蒙古族女生,同样的年纪比我高20cm,学习还很好,这时我才明白汉、唐、宋、明的敌人为什么这么强大,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拼智商和身体素质汉族人其实不占优势,还有外蒙必然没有内蒙正统,我记得外蒙应该用的是类似斯拉夫语系的文字,正统蒙古应该用的是回鹘文,外蒙什么样子没见过,不好下定论,但讲句实话,我在内蒙念了这么多年书,前几年回去发现还是一个老样子,发展速度真的不行,我在杭州待了8年,说难听点杭州3年的发展变化都远超呼和浩特12年的发展,奇怪的是呼和浩特一会向东发展,结果发展到一半又向西发展,我还特地去看了乌兰夫公园门口那条路,因为那条路天天修,是字面意思上的天天修,我读书那么多年,啥时候去都是在修路,非常离谱,结果我去年去看果然还在修讲道理,政府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刚才去乌兰夫公园门口那条路看了,公园的大门确实在修,但路应该是修好了,很宽,百度地图实景。
  • 全部楼层
    做得说不得_问号_
    我最讨厌这句话了。游牧民族因为机枪变得能歌善舞了,那农耕民族呢?
    那农耕民族呢?或者 工业化  或者 能歌善舞
  • guan_15747524841490
    “个别蒙独”“跑到内蒙去认祖归宗”,一篇文章内外蒙都分不清,真丢人!
    笔误
  • 个是混的不咋地,却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因于其他方面,从而对遥远的远方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归属感,这大概也是一种“自我实现”吧。

    身边  果粉  美分是这样,也有生活优越依然 果粉 +美分 +越吹  印吹   反正对共和国不满意
  • 全部楼层
    yt_monkey
    两广云贵出了不少名人,单巾帼我记得有冼夫人,秦良玉。还看过播州吐司风雨几百年,从唐末到万历造反被灭。
    瓦氏夫人,率领俍兵打倭寇。
  • 全部楼层
    干士土
    不止广西省啦。老汉我今年57岁,我读高中的时候,地理教科书说汉族占总人口96%,所有少数民族才占4%。现在汉族汉族人口占比下降到占全国91%。少数民族多出来的5%全国占比有很大一部分是汉族人“灵机一动”修改民族关系的结果。不过,这些户口本上的“少数民族”大多也并没有违反国家民族政策。政策规定,上溯三代祖父辈,男女亲人中有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后代子孙可自由选择自己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当然,也有少数汉人为了三考(中考、高考、国考)加分救济这一相当大清的铁庄稼,祖宗十八代都是汉族,也胡乱修改户口本和身份证上的民族关系,而且专门选择加分救济最多的民族,如藏族、维族等来“认祖归宗”。我有一个十八代汉族朋友,我高中毕业第二年就把汉族改为瑶族,他儿子前几年高考时国家救济20分。所以,这样分发救济分弊端太多。还是像分发救济粮那样,不分民族,(因为不可抗原因)谁贫穷谁落后国家就救济谁比较好,容易做到精准救济。从小到大都在北上上广深等先进发达城市读书的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应取消三考加分救济,因为他们并非学习上的“难民”;一直在环境恶劣、偏远贫困地区读书的汉人,也应与所在地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多地获得国家三考加分救济,因为在这些地区读书的汉人与少数民族一样都是学习上的“难民”。这样做,在三考方面就真正做到了“进准扶贫”了。
    说得很对,点赞
  • 全部楼层
    健身种马
    此评论已被屏蔽
    哪个民族都有败类
  • 历史虚无主义
  • 卡尔的转世灵童 没有人比我更懂马克思主义了。
    史直翁
    前几年有人撰文说,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家家都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对成吉思汗的认同已大于对毛主席的认同,这种现象潜伏着未来民族分裂的危险。而在前30年,蒙古族民众普遍把毛主席看成大救星,那时蒙汉关系亲密无间。
    😁😁汉族大谈民族主义的时候,蒙古人也大谈民族主义,大家不都一样嘛!说错了,是信仰的种类一样,只是立场相反。以前讲阶级,挂毛主席像。现在讲本民族利益至上,挂成成吉思汗像。真,与时俱进。之前谁说的,民族主义比国际主义伟大。
  • “个别蒙独”“跑到内蒙去认祖归宗”,一篇文章内外蒙都分不清,真丢人!
  • 漫天风沙 世界就是中国
    关山老愚
    推荐大家去B站观视频看看去年的“大师计划”,里面吴启讷、江湄两位老师讲的很好,将蒙古等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构建的推动作用。
    蒙古入主中原实则是周边少数民族的主动内化,比如辽、金、西夏等都想入主中原,都称自己为中国。大元的统一,实则是中国自身演化上的近代化的开端,它构建了一个超越汉民族的,囊括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更庞大的国家主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民族”。就连它的名称也不再来源于前朝册封,或者一地的局限,而出自传统《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后来的“大明”、“大清”也延续了这一传统,才有近代“中华民族”构建的现实和文化基础。
    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之辨,就清晰认识到,前者是传统汉族国家的认知,后者已是囊括周边的更大的新国家意识。
    所以,蒙古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是如今大一统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民族平等,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庞大的中华民族。只要我们将历史讲好,将思想理顺,一切魑魅魍魉都将灰飞烟灭。
    这是一种文人的理想化图景,他没有看到元朝和清朝的内部民族冲突。
    民族融合,这才是唯一的道路。
  • 漫天风沙 世界就是中国
    上帝周五到
    我曾经在内蒙古和蒙族朋友(有文化,但谈不上文化人的朋友)聊过,得到的基本印象和作者差不多。
    因为是私下的聊天的关系,他们说话更直接。
    “外蒙古是我们的征服之地,他们都是我们的奴隶和被征服者。我们这里才是蒙古族的发源地和祖庭。
    奇怪的那些人为什么向往外蒙。”--引述基本是原话,再难听的不适合公开发出来。
    感觉内蒙的朋友从血脉、文化、历史沿革、经济实力等几乎所有方面并不看得起外蒙。
    最后还说了句“那些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就是说,不是富足就能让一个人得到心理上的完全满足,此时他会有安全感需求。
    缺少一种正确的思想指引,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会非常庸俗地指向族群的认同感。
    而在台湾,香港,我们看到的是这种心理的另一种畸形,即对其他族群的认同感。
    当然,这背后有我们自己的一些疏失,还有敌人和反动分子的操控。
  • 哎,如果抗战1937年开始就由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完全有可能凭自己的能力消灭关东军(假定太平洋战争爆发),光复山河,这样的话外蒙又怎么会丢掉?

    历史无法假设。所以说,别的不谈,就凭果党在抗战中的表现,它就没有资格在中国大陆执政。
  • 雪夜闭门懒读书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全部楼层
    NeoENO
    《孔子家语》了解一下,过去被疑古派认为是伪书,但随着近代战国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跟董仲舒无关。

    另外,你把阴阳家看作阴阳五行的源头实在浅薄了,阴阳家只不过是把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解释世间一切,包括施政方针上。说诸子百家家家论阴阳说五行,是指的他们虽然在很施政观点上相去甚远,甚至针锋相对,但他们保持了一个惊人的相同点,即均惊人的保持了对阴阳五行学说的高度认同(注意!这里不是指的对阴阳家学派的认同,反倒是孔子在《孔子家语》中对阴阳家学派的“五德始终”朝代轮替观大力追捧),在诸子百家著作中阴阳五行不是一个可以拿来讨论和论战的话题,而是作为各自立论的基础理论和论据共同出现,这是大面积出现,而不是只言片语,成为春秋战国大时代下的共同背景版。也许如此才给你一种错觉,认为阴阳五行在春秋战国不昌。这就如同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背景版,我们很少见到各学派在理论何为矛盾,何为矛盾运动规律,但各家各派却都在运用矛盾分析法去阐述问题,并且毫不质疑,但是你能说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在中国不昌了吗?
    1.我不认为阴阳家是阴阳五行的源头。我认真审核了自己前后发言,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句子或意思表示。我只是说,阴阳家是百家争鸣时的百家之一,其代表人物某某只在某地活动,且没有什么特别建树云云,以此说明即使在百家争鸣时阴阳家“地位并不显赫”。
    2.诸子争鸣时,互相攻诘,也不是谁都认可阴阳家学说的。所以我说了百家中著名流派的代表著作中并没有对阴阳五行特别赞賞,以此说明你的“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并不准确。
    3.作为中华文化源头的《易》,是诸子争鸣时期的文化根基,这一史实无可否认。所以诸子争论时,创门立派,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这些人也可以说是对《易》的理解阐释,只是角度不同偏重不同而已。所以孔子晚年学易,“韦编三绝”,他所学的并不是阴阳家的"五德终始“理论,而是中华文化源头的《易》。
    4.也正是因为孔子对《易》的注解,我甚至觉得他或多或少已经偏离了《易》的最初思想或者说并没全面理解。《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思无邪。我就不信,真的思无邪吗?更何况,孔子以一己之私,把《诗》删到只剩三百零五篇,难道他删的都是合理的?
    5.当时中华文化空前繁荣,没有任何一家占据主导地位,只有用于打根基的《易》《诗》等,并不存在什么背景版的主流,这与当前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成果指导思想没有可比性。
  • 全部楼层
    雪夜闭门懒读书
    诸子百家中,阴阳家是其一,且地位并不显赫。其代表人物邹衍,好象只在燕国一带活动,且没有太多的建树。百家争呜时,诸子是相互攻诘彼此不容的,怎么就出现了“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呢?别的不知道,《庄子》《韩非子》《孟子》诸书,鲜有论阴阳者。道、法、儒可是响当当的门派了。提到《易经》,无疑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但不能说是惟一。《诗经》就更让人容易亲近些。五经四书被后世儒家独占,说是儒家独有,其实是不公平的。不能说因为孔子整理了《易经》,就成孔子的了。《诗经》也是同样的道理。儒家的代表作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类,但其思想与《易》《诗》之经书类相差已经很远了。所以,你说,到了清儒却已经不懂阴阳五行云云,其实,早在诸子百家时期,阴阳五行就不太显赫。直到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主张天人合一,杂糅阴阳家的学说,这才有了所谓的新儒学,把阴阳家那一套杂揉进儒学中来了。这是对先秦儒学的背叛。
    我举梁涑溟的例子,也许不好懂,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一个现在当下的中国人,他说他要坚定信守共和国的国家立国文化学说,然而他只记住了喊口号、升旗帜、摇红宝书,但是却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甚至还大加批判,这样的人算什么呢?
  • 全部楼层
    做得说不得_问号_
    我最讨厌这句话了。游牧民族因为机枪变得能歌善舞了,那农耕民族呢?
    强势
  • 全部楼层
    雪夜闭门懒读书
    诸子百家中,阴阳家是其一,且地位并不显赫。其代表人物邹衍,好象只在燕国一带活动,且没有太多的建树。百家争呜时,诸子是相互攻诘彼此不容的,怎么就出现了“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呢?别的不知道,《庄子》《韩非子》《孟子》诸书,鲜有论阴阳者。道、法、儒可是响当当的门派了。提到《易经》,无疑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但不能说是惟一。《诗经》就更让人容易亲近些。五经四书被后世儒家独占,说是儒家独有,其实是不公平的。不能说因为孔子整理了《易经》,就成孔子的了。《诗经》也是同样的道理。儒家的代表作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类,但其思想与《易》《诗》之经书类相差已经很远了。所以,你说,到了清儒却已经不懂阴阳五行云云,其实,早在诸子百家时期,阴阳五行就不太显赫。直到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主张天人合一,杂糅阴阳家的学说,这才有了所谓的新儒学,把阴阳家那一套杂揉进儒学中来了。这是对先秦儒学的背叛。
    《孔子家语》了解一下,过去被疑古派认为是伪书,但随着近代战国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跟董仲舒无关。

    另外,你把阴阳家看作阴阳五行的源头实在浅薄了,阴阳家只不过是把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解释世间一切,包括施政方针上。说诸子百家家家论阴阳说五行,是指的他们虽然在很施政观点上相去甚远,甚至针锋相对,但他们保持了一个惊人的相同点,即均惊人的保持了对阴阳五行学说的高度认同(注意!这里不是指的对阴阳家学派的认同,反倒是孔子在《孔子家语》中对阴阳家学派的“五德始终”朝代轮替观大力追捧),在诸子百家著作中阴阳五行不是一个可以拿来讨论和论战的话题,而是作为各自立论的基础理论和论据共同出现,这是大面积出现,而不是只言片语,成为春秋战国大时代下的共同背景版。也许如此才给你一种错觉,认为阴阳五行在春秋战国不昌。这就如同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背景版,我们很少见到各学派在理论何为矛盾,何为矛盾运动规律,但各家各派却都在运用矛盾分析法去阐述问题,并且毫不质疑,但是你能说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在中国不昌了吗?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