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我眼中90年代的“乱”

【本文由“钱塘潮”推荐,来自《八十年代有多乱----我的回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八十年代的乱,当时还在读书,对社会的事知之甚少,印象最深的是路边店,谁都可以开一家,一路到广州都是这种路边饭店,当然,很多是挂羊头卖狗肉。

八十年代经济开始起飞,很多人买了摩托车搭客,摩托车成了抢劫目标,我们县发生了好几单杀人抢摩托车的案件,有些还是刚结婚,用结婚嫁妆摩托车拉客,却被杀了,很惨。九十代升级到抢出租车,很长时间内出租车副驾驶座之间还用不锈钢管隔开,防止司机被劫杀。

九十年代很多车匪路霸,半路上车或拦车,见人就抢,遇反抗就刀捅,那时人们出门或打工回家,都想办法怎么藏好点现金,那时还出过防盗内裤,把现金藏在裤裆里。电影《天下无贼》中范伟打劫那场戏就是真实再现。

文明点的就是在长途车上设局骗钱,《疯狂的石头》中黄渤易拉罐中奖就是源于生活。

另一种就是活跃在长途车公交车的扒手,防不胜防,经常趁人睡着割口袋割包包。

九十年代还很流行地下赌场,大街小巷很多人开设赌场,贩毒,还有不怎么理发的发廊。

广州火车站是全部最龙蛇混杂的地方,扒手,老千,混混地痞遍地,卖猪仔横行,说是去东莞深圳,到新塘就卖了,有些半路加价,不给就抢或打一顿赶下车。

九十年代很多工厂单位还是发现金工资的,经常发生出纳拿了员工血汗钱跑路的。

九十年代深圳分关内关外,关内的治安好些,关外就比较乱了,乡镇地方经常发生斗殴砍杀,入室盗窃现象,黑帮争地盘火併现象,珠三角由于外来人口多,也是比较出名的乱。那时我们在深圳的城乡结合部住,经常在村里里看到砍人,盗抢事件。2005年搬到珠西某市,那时街头依然很多飞车党抢包抢手机,曾试过一晚在我们居住小镇发生两起斗殴命案。

直到后来手机大众化,不再是什么贵重物品,治安摄像头的普及,逐渐非现金化,加上名地大力打击各种犯罪,才使治安慢慢好转。

八九十年代直至廿十世纪初,都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年代,那时只要出门进个厂,不碰上上面列表的破事,你都很快乐,打工几年积攒下来,就能在老家建个小楼房,进厂(外资厂)的工资比公务员(当时还不是叫公务员),比事业单位都高不少,很多人宁愿辞去政府工作,国营单位的工作去打工。以前流行一个名词叫“停薪留职”,就是说公务员或国营单位的人员,申请保留职位,不领工资,下海(经商)搏一搏,当然,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