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觉得孔子崇尚周礼,强调繁文缛节,是食古不化。现在看看,觉得自有其道理
【本文来自《那些素未谋面的后辈,到我墓前祭拜,祈求我的护佑,我想不出这体现了什么传统文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万物至理
- 我认为,对于节庆,应该是内涵大于形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就算国内再怎么过洋节也永远只是个放松自己的借口成不了什么文化入侵,对先辈我们当然应该尊重,恰恰如此,尊重才不应该被局限在某种特定的形式上,你心里有他们,回忆起他们,比什么都重要
年轻时,我也陷入误区,重实质,轻形式。
现在明白了有些时候形式和实质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年轻时觉得孔子崇尚周礼,强调繁文缛节,是食古不化。现在看看,自有其道理。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国家现在开始每年举行公祭,你当然可以认为是形式主义,也可以认为是民族复兴的必然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