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变得有统战价值?
有统战价值的人,不会问自己有没有统战价值。
举个例子,民主党派就是统战的产物。但在当下的中国,加入民主党派的难度,是比加入共产党要高的。我认识的一些教授,就是九三学社成员。按照目前九三学社的规定,这是入社的基本要求:
1、硕士及以上学位2、中级及以上职称3、单位所在地必须是市级4、工作中有一定的成绩,论文著作等
这个条件说高不高,但说低也不低。硕士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市级以上单位工作,这三点差不多把99%以上的人都卡住了。
毕竟目前我国拥有硕士学历的人,也就是总人口的1%。这1%的人,有没有统战,大多数人活得也不错。
而要是回到统战的最初,比如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个人的统战价值,也是根据你自己的身份定的。
你是个普通的国军士兵,你有统战价值;你是中华民国湖南长沙警备司令,你也有统战价值。
只不过,你是国军士兵,被统战之后,你叫解放战士,退役之后该种地种地,该做工做工。你是长沙警备司令,被统战之后,你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常委。
其实很多张口闭口统战价值的人,根本不怎么了解的是,即便在同样“统战政策”下,因为自身能力、资源的不同,能享受到的“统战红利”差别也很大。比如就拿留学这事来说,假如你run到外国去,成了美国人,觉得我成了外国人,是不是清华北大随便上了?然后,你就看到了复旦大学招收留学生的简章,上面写着要求SAT分数不低于1400(满分1600)。
SAT分数不低于1400,在美国可以申请到诸如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弗吉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之类的学校。虽然这些学校在其国内的地位,的确不如复旦在中国的地位高,但是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国际上,这些学校的知名度也不比复旦低。
就算你真的在复旦毕业了,到时候你会发现,因为你是外国人,所以中国的体制内单位你一概进不去,去体制外,中国的就业机会和质量明显不如美国。而要是回美国,复旦的学历明显不如南加州大学、UCLA好使。即便是想在美国再读个研究生——那你当初直接在美国上本科不就完了。(不过,在复旦上学倒的确有一点好,学费便宜。复旦的留学生学费折算成美元不到5000,而美国的大学学费动辄三四万)
当然,你要说我在美国就能上个比较差的本科,到中国来读个普通211行不行?当然行,难度也不算高。但这就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中国的211学历在美国的认可度有多高?或者说,尽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考个211的确不容易,但对于作为外国人的你来说,这个211带给你的价值,到底有没有那么高?
其实类似的例子,我能举出一堆来。比如我就认识一个中央财经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当初因为学习成绩一般,考不上韩国的顶尖学校,就来了中国留学。但是,大学毕业之后,虽然他有中央财大的学历,但中国的金融机构进不去,韩国的金融体系只认首尔大学、高丽大学以及欧美的顶级名校学历。中央财大在中国当然是很好的学校,但这个学历对这个韩国人的就业并无什么帮助。同样的,北师大的学历,在中国的教育界很吃得开,但韩国人只认首尔大学等顶级大学的师范专业。他一个北师大的毕业生,还不如韩国好些一点大学的师范专业学生。
如果这还不理解的话,我再说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伊拉克的库法大学,伊拉克最好的大学,伊拉克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学生才能进的,国际排名远高于中国绝大多数211院校。但对中国学生来说,基本二本水平就能去,说不定还能免去各种费用。那你要不要申请库法大学试一下?
其实大多数人所谓的统战价值,即便有,也不过是如同当年的国军士兵一样。
解放军讲“优待俘虏”,没错,你放下枪过来投诚,吃的喝的比解放军自己还好。但也仅此而已。你一个小兵,指望着被统个战就能当团长,属实是想多了。
而一个人张口闭口统战价值的时候,万万别忘了一点,那就是统一战线从来是针对具体的矛盾而动态调整的。抗战时候有统战价值的人,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就是要被消灭的反动派;解放战争时期有统战价值的人,建国后就很可能就是黑五类、反革命、反动学术权威。
指望着统战的好处,也小心统战完了成耗材。
所以,现实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统战价值越大的人,在统战中的获利越大,但同时也越不在乎统战,统战这东西合则来不合则去。而统战价值越小的人,越希望在统战中多拿仨瓜俩枣,这些人却也最容易因为统战政策的变动而受到影响。
但当你真正到了可以不在乎统战的时候,可能也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