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功勋》里面的相似人物就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怎么想?

去年9月26日,在四台三网同步上映的《功勋》电视剧,是否还有印象?

我是最近才空下来看到这个电视剧。

当时一经上映,全网爆火,很多网友看过后大受震撼。

正如大大说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该剧就是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生动地展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历经“环境苦”“执着苦”“孤独苦”,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奋斗精神风貌,彰显了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家国情怀。

500

能文能武,英雄本色的李延年,素心如兰、忠诚本色,真正能顶半边天的申纪兰,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阴下面觅乘凉的袁隆平,青蒿鹿呦呦,救治亿万人”的屠呦呦,

“家国情怀,国之栋梁”孙家栋,敏而创新,国之锋芒”的于敏,

“沉潜三十年,为华铸重剑”的黄旭华,默默无闻,深藏功名,扎根基层的张富清

都深深的震动了我的灵魂,他们深刻的诠释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环境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苦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苦的精神。

然而,在其中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最后一位,张富清同志,与别的功勋人物不同,在他的一生中或许没有壮怀激烈的大事件,比如造一颗导弹,或造一艘潜艇;张富清的一生没有“大事”,可是没有一件事是为他自己家做的,修水利、修山路,全是为当地造福。“他带着人利用农闲修了3.7公里的山路,就在最穷的一个叫高洞的地方。那个地方历代没有路,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在重庆、湖南、湖北交界处,所以张富清这个人不得了。”

500

但这恰恰是令普通人可以亲近的、觉得亲切的,这些人就是中国大多数党员、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剧中艰苦的场景,很多00后、年轻人颇不理解,我却有所感受。

2014年湖北省民政厅选派我们作为乡村选举观察员驻村调研,前后一个半月,我去的是一个山区的小村,住在山上,距离远安县域有10多公里,附近生活不便,开车到镇上也要行半个小时的山路。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这样的老干部,记得有一位曾跟我讲,他们那会去县里开会,都是走着过去,要备两双草鞋,自己背着铺盖,第二天开会,他们前一天半夜就出发了,抹黑爬山一整夜,到县城公路上才有机会搭拖拉机,走到睡的都是大通铺,有时候饭都没有,吃的都是自己带的干粮。有一位年轻的妇女干部,说自己十年前结婚的时候,路还没有修好,要把嫁妆一件一件背进来,有时候为一袋米就要翻几座山,爬多半夜,后来(2004年后)才修起了盘山公路,虽然都是大转弯,下面就是悬崖,不过反到觉得安心的多。

500

扯远了,我今天要讲的不是乡村干部的故事,这留待之后再说,我今天要讲述的是遇到时代大事件中的像《功勋》人物一样,但又普通的、没有声响的故事。

2018年11月左右,我因长期作息紊乱、过度劳累,突发疾病,被校医转到武汉协和医院,医生建议我不要走了,立刻住院,还吓唬我“怕你突然死在外边,别回去了,直接办理住院吧”。我先是在内科重症病房住了一周,好转后入住到普通病房去,隔壁床位上住着一位慈眉善目、又饱经磨难的老奶奶,年纪八十多了,我已记不得姓名。

500

病床电视上,滚动重播着《延禧攻略》还是《如懿传》,我被迫放下书本、电脑,陪着这位老太太看清宫剧,不时还会讨论下剧情,看电视剧真是解压啊,不得不说这是我二十多年求学生涯中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几天后,就熟络起来,老奶奶陪床的只有她的三女儿和小孙女,几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老头子在新疆老家,因为女儿嫁到武汉,所以留汉治疗。

她女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性格偏执、执拗,几乎容不得一句反驳,而且神神叨叨,我不止一次听她在念经,我有一次瞧见,觉得看的视频仿佛是“什么能量,全能”感觉像是邪教,小孙女长的则像她奶奶,又高又壮,身高得有一米七了,体重保守估计得180斤,看起来肉长的过多,把脸上的五官都挤到一堆去了,而且有点特殊,有时候神经兮兮,不由自主的傻笑,有时候站在窗口,长久远方,几乎没有听她讲过话,穿着也是奇怪,戴着一个脏兮兮的大黑色绒线帽,总让人觉得有点怪异。毫不避讳,我是一个感观动物,有一点洁癖,最接近不得这种人。

老奶奶是湖南湘潭人,有一次我和她聊起去长沙几所大学游学的经历,她女儿和小孙女外出买饭,老奶奶突然问到,你是不是觉得我女儿和孙女有点问题?我委婉答到,可能小姑娘性格腼腆吧,不太近人。女士可能是年纪到更年期了,她和你吵也是陪床心烦,关心你。老奶奶扭扭头,慢慢的说到,小伙子,你是个厚道人啊。我小孙女这里有毛病,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精神分裂还是什么,我说不得,智商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以前很聪明的,刚上大一就发病了。我心想“这居然是个大学生?”那个大学的?我问。老奶奶说,保送去的武汉大学,现在长的怪异都是吃药激素催的,不怪她。

我突然心理一紧,老奶奶接着讲,据医生查可能是遗传导致的,母胎里带来的,我女儿女婿都是特殊单位的,之前并不在武汉,你有学问,辐射多了,多少可能有残留沉积,影响到她,伤了她的脑子。女婿后来也病逝牺牲了,所以我女儿信了邪教,我们劝不动她,你多多见谅!我仿佛被人扯住心一样,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横空出世》的电影画面。气氛僵住了,就像寒冰的气息渗入了病房,我起身去关进了窗户,用手摸摸暖气,觉得还是暖的。

500

我扭头故意岔开话题,我说,老奶奶你是湖南人,我去年去湖南浏阳调研宅基地制度改革,还专门去看了王震将军的故居,我最佩服的就是胡子将军王震。老奶奶说,是啊,我们也是佩服他老人家,我家老头子就是建设兵团的,后来落户哈密。我去新疆也是因为王震将军。我猛地一惊,这个岁数,湖南人,又去了新疆,我抬头问道,“八千湘女入天山”?!!

500

她有点吃惊,笑了说,居然还有年轻人知道这个?我以为人们都把我们忘记了。那会家里穷,姊妹弟兄多,家里吃不饱饭,我小弟就是饿死的,当时听到王震将军要到湖南来招女兵,又是主席号召的,那会能当兵多光荣啊,我就踊跃参加了,走的时候把鞋子脱下来送给妹妹,就上了火车。到了以后,发现不是当兵,做工人,那也不错,可是戈壁滩条件艰苦啊,房子都没有,住了多半年地窝棚,喝的水也是苦涩的。我分配到红砖厂烧砖,没日没夜的干,后来就住进砖房了,老头子是我们那的科长,比我大好多,建设兵团的干部,也是那会认识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一点点垒起来的,那会太苦了,吃不上喝不上,新疆糖尿病全国排第一,不单单是因为水果甜,很多人那会营养不足累出来的,后代很多也是遗传。不过,我并不后悔,现在哈密很漂亮的,城市建设的很好,欢迎你去旅游啊!之前你说想去援疆,希望以后可以再见!

500

我突然浑身战栗,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心底有股宏大的气要蓬勃而出,仿佛面前有一辆时代的马车带着烟土从远处奔驰而来,拉车的红马鬃毛被汗水浸塌、大声嘶鸣。顿时,老奶奶的形象陡然高大了起来,但模糊了。随后,心中浮起惭愧,为这位风烛残年的湘女,为她女儿,为她孙女。

是的,我们或许对于年长的英雄会怀以感激和敬佩的心情,但对于年轻生命的磨难和陨落往往抱着同情、惋惜的心境。

我所遇到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啊?

现在回忆起来,不恰恰是像《功勋》里面张富清老人这样的吗?不正式千千万万这样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撑起这个国家吗?与其他功勋人物相比,没有多少大事件,没有大起大落、看似一地鸡毛却是一地金子,同张富清一样,这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概念,他/她就确确实实地活生生地在我身边,就我一扭头的地方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他们曾有那么多令我们敬仰的事件,就默默无闻在祖国各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的经历令人动容,他们的业绩令人尊重!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