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时很多儿童只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极少能穿到新衣
【本文由“沙田仔是江西人兼老猫友”推荐,来自《过去集体氛围分担了个人养育成本,如果有人集中看护,我可能乐意多生孩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沙田仔是江西人兼老猫友
《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一书中就讲到了70年代末期山东省东平县罗山村的一对夫妇由于被迫要每天出工、到公田里干活,结果家里无人照顾、被迫拴在桌腿边的幼儿的耳朵,被家里饿急了、跑进屋里觅食的猪给咬了。原文是这样说的:
东平县很多队规定一天不出工就扣一天口粮,甚至有的到群众家强行支秤,逼得家家出工,给群众生活带来困难。一天我在罗山村,吃中饭时突然街上嚷起来。(层主注:原作者李锦是新华社的记者) 有一个妇女坐在街心里号啕大哭,说是猪把孩子的耳朵咬掉了。丈夫去参加县里组织的农田建设大会战,她也要出工。当时队里规定,每个月要保证出工25天(基本劳动日),不出工不仅不记工分,还要扣口粮。孩子小,家里又没人看,只好把孩子带到地里,放在地头上,上面用个筐盖着,挡太阳。那天天气太热了,孩子不能带到地里。只好把孩子拴在桌腿上。她去出工,可心里总惦记着孩子,哪还有心思在地里干活?等下了工回到家里一看。猪圈里饿急了的猪跑到屋里找东西吃,找不着就把孩子的耳朵咬了,……说完她就哭开了,旁边有人说“你这两口子也是的,要工分不要孩子了”。这下子,妇女哭得更伤心了,诉苦道:“俺当家的年年会战,一分钱也没朝回拿过。俺下地也是没办法,一个工才6分钱,还买不上个鸡蛋,可不下地要扣口粮,没有吃的。俺队长是行坏,其实下地也是出工不出力,泡时间,能干多少活呀!”
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儿童如果不是家里的大儿子、大女儿,而是次子、次女、三儿子、四女儿、……,那么他(她)就很难能够穿上新衣服,而只能穿哥哥、姐姐穿过的,由于身材发育得更高、更大了一些而穿不下的旧衣服。二儿子穿大儿子穿不下的旧衣服,二儿子身材长大后,再把同一件衣服传给三儿子穿;二女儿穿大女儿穿不下的旧衣服,过两年二女儿甚至有可能把自己的女式衣服——花衣服传给弟弟穿,弟弟身为男孩却穿女孩的花衣服(假如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话)。《光明日报》11月3日那一期第11版上的文章《大美70年·身边的变画》的第3个段落就这样说道:
20世纪60年代,“绿色军装”“劳动服”是流行的样式。当年人们穿衣都很朴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我外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母亲说,当年衣服都是姐姐穿过妹妹穿,之后再给弟弟穿。(那一期《光明日报》的电子版在它的官网中的具体地址是: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11/03/nbs.D110000gmrb_01.htm)
《云浮日报》的公众号“云浮日报全媒体”发布的《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百姓口述史⑦|从补丁衣到时尚服装》中也讲到了当年一些男孩穿女孩的衣服的现象,现将其中相关的一节内容摘录在下面(云浮市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
讲述者:英姨母女
职业:退休工人(英姨)
企业职工(晓华)
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随着季节、时尚的变化添置新衣。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衣着的款式、风格、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姓家中的衣橱里也折射着时代潮流的变迁。
“我们以前穿的衣服很简单,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有机会穿新衣服,也没有什么款式可言。”说起衣着潮流的变迁,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姨感叹地说。
英姨说,家里的兄弟姐妹多,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楼主批注:由此可见英姨当年是家里的大女儿) 小时候家中的衣服几乎都不分男女,一年也就是买一次新衣服,姐姐不合穿后就给弟弟妹妹,破了的地方就打上补丁,所以衣服经常是补丁摞补丁。“那时候大多数衣服的样式也不分男女,家中的衣服都是不合穿了,就传给小的穿,买上一件新衣服的时候,都不舍得穿,生怕会把它弄脏。”英姨说,1963年,她爸爸把家里好几年攒下来的积蓄买了一台缝纫机,开始做衣服,缝补衣服作为家中收入的经济来源,而她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跟着爸爸学得了一手好的缝纫技术。“那个时候经常都有人买了布之后就拿给我爸爸做衣服,剪出来没有用的布,我就一块一块地收集起来,等爸爸闲下来了,就教我裁剪和使用缝纫机。弟弟妹妹小时候穿的衣服很多都是我用剩布做出来的。”英姨说。
到了1975年,英姨结婚育有孩子之后,孩子的衣服很多也是她亲手做的,但依然是比较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市民的着装风格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英姨的女儿晓华出生在1980年,她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哥哥,小时候虽然穿过哥哥的衣服,但上小学之后,就不再穿哥哥们不合穿的衣服了。“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强烈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件小花裙,当时穿着裙子,高兴得都舍不得脱下来。”晓华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街头出现了各种衣料和不同款式的服装,服装店也渐渐多了起来,各种新潮服装琳琅满目。……(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