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流传的35岁很多人会失业,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的?

看到有说法,除去某些行业和体制内,很多人35岁失业变得越来越常见,我个人觉得这危言耸听了点吧,有详细数据支持这种说法吗

大多数人都是要去中小企业就业的,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差不多都是这样。

然后,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一般是2~3年,中型企业是5年左右。美国好一些,小微型5年,中型8~10年。

这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的。

你从20多岁进入社会,换上那么三五家公司,晃荡着也就到40岁了。到那个年纪,如果个人没有过硬的技能,也去不了大公司,即便不失业,生活的稳定度也没那么强了。

在这个角度上说,发达国家在职业发展的稳定度,以及对普通人就业的保障上,会比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好一些。但是,如果觉得只有中国有35岁危机,到了国外可以一辈子不失业,那就是想多了。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在中国,35岁危机实际上是在过去10年表现得更明显一点。在此之前,倒不是说没有35岁危机,而是大量的劳动者都是以非正规的形式就业的,他们不存在“35岁”这个节点。

好比说,在200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是100万左右。把中专生加上,也就是200多万人。与之对应的,是同期出生了1700多万人。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差不多有将近1500万人无法获得干部身份。再把一些有资格顶岗的国企职工子弟排除除去,差不多可以说当时有1000多万人,就是拿着高中、初中学历去找工作的。

那么,这些人能找到什么工作呢?答案是很明显的。进场、进工地、搞批发零售等等,总之,都不是很多人眼里的“正经工作”。

因为没有保障,也不存在今天意义上的“职场”,所以他们是否面临35岁危机倒没多少人在意。

而后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以及我国民营企业逐渐走向正规化,也就出现了所谓的“职场”。换言之,正规化运营的民营企业以及逐渐增长的经济,给了就业者更为充分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跳槽等方式来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这在以前是很难的。

但这就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一个是前面说的,中小企业成为就业主体,但是稳定性差,第二个则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无疑也得更多地考虑用人的性价比。

而与此同时,在2000年前后因为大学扩招而受到了高等教育的群体,普遍开始进入到35~40岁,这个问题也就愈发明显地展现出来。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充其量也只能靠相关的保障,来减少一点失业时候的压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问题。

有些人觉得是中国的产业太低端,只要高端了就什么都解决了,这其实也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其实你看国外的企业,如果不是大型企业的话,普通人的就业稳定度也没那么高。

总不会真有人觉得,亚马逊的外包快递员,也能跟亚马逊的技术岗一样稳定吧?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日本德国有很多百年家族小企业,能不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也难。因为即便是在日韩,这些百年家族小企业能解决的就业问题也有限,他们实际上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更直观的数据,自然是各国的失业率。从整体失业率来看,欧美都不算难看,基本都是个位数。但欧盟的青年失业率一直都是20%~30%,美国是在15%~30%左右,比全国平均要高很多。在这个角度上说,如果一个国家平均有1/3~1/6的年轻人失业,你指望完全躺平且避免35岁危机,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从个人的维度上,要避免35岁危机自然有很多办法,比如提升学历、选对职业方向、提升个人技能等等,但从整个社会的维度上看,35岁危机的范围只是大和小而已。经济向上、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时候,35岁危机可能后退到40岁,经济差一点,就向前到30岁。差不多就是这样。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