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体美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交配权,这是数理化英所不具备的能力
【本文来自《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学英语不如去学音体美 90%人日常工作用不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学音体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人的交配权,增加一个人的交配机会,这是数理化英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类首先是一种14周岁性成熟的大型哺乳动物,动物性是人类的第一性,而我们眼下的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要求这种动物在性成熟后的数年乃至十数年时间内,在基本脱离生理需求的情况下只做从外界接受工具性信息这一件事。
并且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教育。
但实际上这不叫教育,这叫驯化,把驯化称之为教育是非常可耻的。
教育是塑造一个人的过程,当你的塑造过程极大违背了自然规律时,你就不应该指望自己能够得到健全的产物,实际上你别看这个问题下那么多人都在强调“逻辑”“理性”,不要去看这些人的互联网人格表演,你就看看你周围,看看你身边那些真真实实活生生的人。
你身边的那些人,有几个能真正做到“逻辑”“理性”的?
你自己能一直做到吗?
在一个并不以理性著称的物种构成的社会里张口闭口谈理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越缺什么,就越喊什么,喊的越响,缺的越多。
我不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而是在阐述这么一个事实——人类首先是一种动物,动物性是人类的第一性,而逻辑也好,理性也罢,这些都是社会性的一部分,社会性是建立在动物性基础上的,是动物性的抽象衍生,当你的基础本身都残缺不全时,你哪里来的勇气妄谈健全的上层建筑?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逻辑和事实往往不是一回事,符合逻辑的事情未必合乎现实。
回到这个问题上,音体美有什么好处?很简单,它提供了一个在当前教育制度下曲线完善动物性的路径。
相信各位高学历人士都听过这么一个江湖传言——艺考生和体校生的生活比较“乱”。
什么是“乱”?
说白了就是你还在靠纸片人安抚内心的冲动,甚至还懵懵懂懂连自嗨都不会的时候,人家已经饱尝大海的味道了,你还在听从师长指示,从清教徒道德层面批判烂裤裆时,人家已经全体烂裤裆以至于没有烂裤裆了,这叫输了学历,赢了人生,在荷尔蒙最旺盛的年龄做了基因需要做的一切事情。
你呢?人家在“乱”的时候,你还在对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发情。
当然,人形自走炮题王也不是没有,但你照照镜子,你觉得自己是那块料吗?
而且这还不是结束,都本了,怎么能不研呢?老话说的好,肖三就酒,是越喝越有。
等到你好不容易进了双一流,去了北上广,签了合同,开始996,背着房贷,在父母和环境的逼迫去相亲,被迫和一个自己并不熟悉也并不喜欢的人磕磕绊绊开始谈名为恋爱的生意,基于房车学历存款等数据进行匹配。
然后你感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间万苦人最苦。
你在正确的时机不做正确的事,这要能如了意那才是见了鬼了。
因为你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社会让你做这些事的年龄段并不是你的基因让你做这些事情的年龄段,你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期充其量只是全盛期的一抹余晖和尾声,在你真正适合做这些事情的年龄段,你根本不会去思考那么多东西,荷尔蒙早就已经把路给铺好了,你闭着眼睛都能走到头,但是到了20好几30多的时候,很多地方荷尔蒙已经力不从心了,你必须自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更巧的是,你的对方也是,所以你才会感到磕磕绊绊,阻力巨大,万事不如意。
很多事情真的就是个时机问题,小时候玩游戏,一个黑白gameboy的超级玛丽都能反复通关乐此不疲,到了现在,玩个如龙都是最低难度速通,一些支线都懒得打,还全收集?收集个锤子。
一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而音体美的好处是,它虽然没法让你进大厂,但是它极大提高了你在荷尔蒙全盛期闻香下马,摸黑上床的机会,因为音体美虽然也有理论内容,但总体而言其感性信息要远超工具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人类的动物性不是那么的压抑,而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引导和释放,再加上音体美富集区总体来看学渣比较丰盛,没有那么高的人上人压力,自然水到渠成。
你双一流了,可是你乱过吗?
音体美未必能让你乱,但可以在现行体制下最大限度提高你乱的机会,甚至在你错过青春期之后,也能提高你在职场上乱的机会,最次最次,每年企业年会上都会有装逼环节,这种时候总该有点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衡水人和艺校生哪个的交配机会更多?这是一道常识问题。
陶冶情操这四个字真不是说笑的,是过来人言简意赅的总结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