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廖俊波

廖俊波(1968年8月-2017年3月18日),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县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500

2017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总书记对廖俊波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500

县委书记在干部序列中说起来级别不高,但地位特殊,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各种诱惑、算计,各种讨好、捧杀,都会冲着这个位置上的人来。廖俊波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多次对妻子林莉说:“咱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从邵武市调到南平市工作的第二天,廖俊波就在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里买了一套二手房。为什么这么着急买房子?廖俊波对林莉说:“我是市政府副秘书长,负责协调、联系城建工作,少不了要跟开发商打交道。这工作有风险,会有开发商来‘围猎’。

500

咱有房,就可以一句话打发他们也不会招人议论。所以早早把房子买下,以后工作上就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家里的积蓄不够,他就和妻子商量买套二手旧房。可是就连一套二手房房款也凑不齐,只能找家人凑钱帮忙。从拿口、邵武、政和再到南平,廖俊波一直分管或主管工业园区,从未介绍一个熟人或亲戚承包项目。他说:“谁要打着我的旗号拉关系、搞工程,你们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廖俊波的父母非常理解儿子,经常宽慰他:组织信任你,你把工作做好了,不辜负组织,就是对父母尽孝。老人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不顾水土不服、气候不适,选择住在北京的女儿家。多年来,廖俊波一家人聚少离多。他说,等退休了,就好好陪陪妻子女儿,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500

对于女儿,廖俊波怀有美好的期许。女儿快出生时,廖俊波同林莉商量:“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质琪’好不好?品质似君子,温润如美玉。”女儿小的时候,廖俊波给她讲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主改革的故事,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耳濡目染之下,女儿小小年纪也会提出一些颇为“刁钻”的问题。廖俊波担任拿口镇长时,女儿曾经问他:“老爸,你是镇上最大的人吗?”廖俊波回答说:“不,老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老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他经常嘱咐女儿:“人生不可能永远是坦途,需要顽强的毅力,琪儿,你要记住﹣﹣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廖俊波润物细无声的言行教育,对女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500

廖质琪说:“他很忙,但是偶尔空闲下来,他会用微信和我视频聊天,问问我最近的情况,经常会提起微信群里我们发过的内容。”2017年3月4日,廖质琪到上海做毕业设计。廖俊波利用会议间隙。和她微信聊天,问她感冒好了没有,毕业设计进展如何,嘱咐女儿不要太满足现状。没成想,这竟成了父女俩的最后一次通话。

憔夫”,是廖俊波的微信昵称。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这样评价他:“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编辑:西城诫子

资料:中共党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