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煮羊肉去膻主要就是以上三个方面:预处理、烹饪、调味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16724”推荐,来自《我在内蒙待过,那的人清水煮羊肉,煮的过程不断捞泡沫,这样做出来,没一点味道》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16724添加】

其实主要是三点:

第一,食材处理:冷水浸泡至少4小时,换两三回水;焯水去沫,至少两次。

第二,烹饪手法:继续撇沫至完全干净;开盖,任何情况下不要盖盖,而是敞盖烹饪。

第三,调味:这就不细说了,根据具体需要,香菜、萝卜甚至苹果都能辅助去膻。

总之,炖煮羊肉去膻主要就是以上三个方面:预处理、烹饪、调味。

对羊肉本身来说,实际上膻味轻重和喂了什么饲料以及在什么地方长大压根无关,只和具体羊的品种、公母、生长时长以及肉的部位相关。

某些地方的羊肉给人感觉不膻其实不如说是当地的人们对如何去膻的操作集体水平比较高,因此给你产生了“此地羊肉比较不膻”的错觉。

热门评论 1

  • 也不知道是不是嗅觉不敏感,我吃了这么多年的羊肉,始终不知道膻味是啥味!我只知道羊肉的香味,别人却说这是膻味,这不是抬杠,只是不同的人认知不同而已。
    举个例子:有一年我和同事开车去南京办完事回上海已经过了饭时,估计回到公司食堂也没饭了,就在路上一家东北饺子馆每人点了份饺子。我点的就是羊肉饺子,我那三个同事(上海江苏安徽各一)每人吃了我一个羊肉饺子,然后一起摇头,说不好吃,太膻!我只能也摇头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然后又要了瓶啤酒……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
最热 最早 最新

  • 摇光 习惯性称呼他人或地区以外号的,请收起轻浮,受累。 作者
    俺老孫
    也不知道是不是嗅觉不敏感,我吃了这么多年的羊肉,始终不知道膻味是啥味!我只知道羊肉的香味,别人却说这是膻味,这不是抬杠,只是不同的人认知不同而已。
    举个例子:有一年我和同事开车去南京办完事回上海已经过了饭时,估计回到公司食堂也没饭了,就在路上一家东北饺子馆每人点了份饺子。我点的就是羊肉饺子,我那三个同事(上海江苏安徽各一)每人吃了我一个羊肉饺子,然后一起摇头,说不好吃,太膻!我只能也摇头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然后又要了瓶啤酒……
    和兄台比较相反,只要是两、三天内吃过羊肉的,我在上风处都能嗅得出味道来……正是因为对膻味非常敏感,所以逼得在下不得不不断找寻去膻的办法,我们家基本公认的就是如果某人烧的羊肉被我鉴定为去膻合格,那基本上对所有人来说就都是完全不膻的烧羊肉或者羊汤了。
  • 猪不椒,羊不料,牛不韭
  • 不啊,羊肉膻不膻的确和水土,草料有关系,甘肃羊到新疆放养一年,味道会变得不一样,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扶贫羊了解一下
  • 这个回答大差不差了,三清三泡的时候一定要在水里揉捏羊肉,过水一般就好。我补充的部分就,羊肉膻不膻与宰杀分割羊肉的时候处理有关,一定要把四肢腋窝下的淋巴结剃除,还有羊头与脖子连接处也有。这种🐑没有这种🐐好吃😎😎😎
  • 也不知道是不是嗅觉不敏感,我吃了这么多年的羊肉,始终不知道膻味是啥味!我只知道羊肉的香味,别人却说这是膻味,这不是抬杠,只是不同的人认知不同而已。
    举个例子:有一年我和同事开车去南京办完事回上海已经过了饭时,估计回到公司食堂也没饭了,就在路上一家东北饺子馆每人点了份饺子。我点的就是羊肉饺子,我那三个同事(上海江苏安徽各一)每人吃了我一个羊肉饺子,然后一起摇头,说不好吃,太膻!我只能也摇头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然后又要了瓶啤酒……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