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乌克兰的冲突还会继续扩大吗?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亚洲特快。那么本期视频咱们不用说的就要来说说最近的热点,乌克兰军事冲突情况。

2月21日开始,据媒体报道,乌克兰东部发生激烈交火。只是,和西方“预言”的俄军“全面入侵”乌克兰的情况有所不同,这次冲突是在宣布自治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和乌克兰政府军之间进行的。

22日,普京总统宣布,承认顿、卢两州独立,并下令俄军进入两州。

联合国方面发表声明,称希望仍能够在新明斯克协议的框架内和平解决问题。

那这里咱们就得先说一下这个明斯克协议,这有助于我们看清目前乌克兰冲突的部分重要信息。

这和上一次乌克兰冲突最后阶段的冲突形式有关。

在2015年初杰巴利采沃包围圈战斗结束后,乌克兰军队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已经遭到歼灭性打击,大部分重型武器都已经被丢弃在战场上。

乌克兰将逃离战场的人员重新组成部队,但是因为一时半会找不到足够的重型武器,因此也就失去了再次进攻卢顿两州的能力,只能固守仍在手中的城镇。

对于他们来说,幸运的是俄罗斯并不打算对乌克兰采取进一步行动,也不没有支持卢顿两州民兵自行发起的进攻行动。结果这些信心爆棚但缺乏武器和组织作战经验的民兵武装在企图进一步扩大控制区的战斗行动中屡屡受挫。

然而这并不是冲突的尾声,相反,被鲜血激起仇恨的乌克兰内战双方不肯罢休,开始在控制区边缘进行反复的争夺战,而这其中,俄罗斯军队的营战术群作为东乌一方的后援,时不时也参与到战斗中来,不过他们的行动也仍然受到俄罗斯的直接遥控,不会帮助东乌一方去攻击深远目标,更多的是服务于俄罗斯的国际政治需要。

在这种犬牙交错,为了一个小村,一个山头,一个路口进行的反复交战中,双方投入了大量远超出战术目标需要的重型火力,苏联时期生产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乃至”圆点“战术导弹都被用来漫无目的的向毫无意义的目标反复发射。乌克兰的右翼民兵和东乌克兰亲俄武装都会向各自的上级发送假消息,声称战线后面的城镇村子里藏着敌人重要目标,目的就是故意引导重型火力往哪里倾泻。

最终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控制前线情况,最终才达成了既然无法彻底结束乌克兰前线使用武力的烈度,那么就只好釜底抽薪,将重型武器撤出前线了。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会出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明斯克协议》。而目前冲突双方互相的指责也表明,情况已经变了。

我们都知道,仇恨从来都是双向的,上世纪的波黑我们已经见过了十分恶劣的演示,现在的乌克兰已经具备了重演这场悲剧的条件。

2014年的乌克兰战争是一场”志愿者的战争“,愿意拼命的士兵是志愿者,冒死穿越战线运送补给的是志愿者,捐钱捐物支持战争的,还是志愿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冲突双方已经进入了血亲复仇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双重对抗,如果没有强力的干预,事情一定会向最恶劣的方向狂飙突进下去了。

而在冲突告一段落后,乌克兰要重建其军队,也发现只能依靠志愿者。

而乌克兰一方的志愿者,基本上不用说的, 就是那些右翼民兵组织成员,最终这些人大多数加入了乌克兰军队,名义上不再是右翼民兵,但乌克兰军队本身并不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共同理想的政治军队,大量吸纳这些右翼民兵的后果,实际上变成了乌克兰军队本身变质。

最终造成的结果,不仅乌克兰军队没能削弱极右翼的影响,反而大大扩大了这些人掌握的军事力量。

而且这些军事力量已经不是乌克兰政府所能够控制的了,乌克兰可以指挥他们,但无法控制他们——我们知道所谓的指挥就是告诉别人去干什么,而控制,就是让人不要干什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所谓“听调不听宣”也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当泽连斯基为了国内政治需要,将军队调动到前线,挑动局势的时候,这些人是听命令的,但是当他说不要去惹东乌武装的时候——这命令可就不好使了。

至于这些被赋予了各种听起来很正规的军事番号的右翼分子到底听谁的呢?你们说是谁说20号要开战的呢?

东乌两州的军事力量自明斯克协议达成以来,本身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加强,不再是当年那支乌合之众,就和他们的对手一样。从2015年以来,双方都主要靠在各自地盘上搜集各种各样的苏联“军剩物资”来武装自己,当然控制着哈尔科夫这样军工重镇的乌克兰政府军当然更占优势一些,而东乌方面控制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境内军事设施相对就要少很多。何况乌克兰政府方面也将手头为数不多的资金投入到了军事生产中,拼凑出了一批新的武器装备,不过这种拼凑是由苏联最顶尖的军事技术人员进行的,其实际效果可未必差。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实际上东乌克兰武装如果没有外援,很可能最终还是要顶不住的,基于此判断,俄军开进东乌克兰两州,实际上似乎仍可视为一种防御措施。

那么说到这里我相信一部分朋友应该也听出我想说的实际是,即使俄军下场,目前的冲突仍可视为2015年开始持续至今的边境冲突的“威力加强版”,而不是西方所说的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

那么我们来推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这是高度推测性的话题了,谁也无法保证接下来会不会发生出乎预料的事情。

首先从社交媒体总结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战前的大致部署态势来看,俄军在乌克兰边境东部部署了大量的作战部队而且通过军事演习提升了他们的战备等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尤其是在北线白俄罗斯方向上,俄军有规模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而相比之下,乌克兰军队在这里部署相当空虚,毕竟由于经费和物资的不足,乌克兰无法维持规模太大的装甲部队,而目前这些装甲部队的主力都被放在了顿卢两州的当面。一旦俄罗斯真要决定大规模进攻,那么从北方一路杀到基辅,乌克兰政府军能够抵抗的时间可能是以小时计算的。

同时,在南方的克里米亚,俄军部署了包括海军步兵在内的精锐部队,其规模应该说也超过了仅仅自保的程度,如果要向南发起有限的进攻,那也足以让乌克兰军队无法抵挡,如果配合从顿卢两州杀出的部队,迅速打通联系也是完全做得到的,之后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向西一路打到敖德萨,甚至进一步向西,与西方媒体此前还没有注意过的同样有规模庞大的亲俄武装的摩尔多瓦境内的徳涅斯克河左岸地区打通联系。乌克兰将会失去出海口,打通海上和陆上交通之后,这支兵力将会有足够的力量向北发起进攻。

从战略上看,这一南一北两路夹攻,足以摧毁乌克兰,西方媒体所说的,以第聂伯河为界,第聂伯河以西加入俄罗斯,以西建立一个没有足够实力无法威胁到俄罗斯的新政府,并非不可能。

靠乌克兰是完全无法抵抗俄罗斯上述军事行动的,那么北约会参与吗。应该说如果北约理智尚存,最好是不介入,否则就会引发美俄两个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冲突,而且是在俄罗斯的家门口,实在很难相信美国会有这个决心。

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呢?上面我们说的灭亡乌克兰的战争至少需要俄军投入相当于2-3个集团军的兵力,北约要想击败这样的力量,至少也需要投入同等的兵力,再考虑到整个北约和俄罗斯在其他不稳定地区可能出现的对抗,那就是英国首相鲍里斯所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了。

上述当然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危险,但是俄罗斯方面一再重申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或者说这是俄罗斯的底线。俄罗斯已经通过19日举行的战略演习和提高核力量战备等级告诉西方,它做好了走到这一步的准备。

但是实际上当代大国对抗一般不会走到底线。

如果这次冲突到此为止,仅仅是俄军进入乌克兰东部,乌克兰和两州武装继续进行规模有限的代理人战争,那么这样一场战争除了流血、毁灭和伤痛毫无意义。

当然,如果仅仅是以消灭大量乌克兰军队,再次让其丧失进攻顿卢两州的能力为结果,那么乌克兰军队可能会过几年后再次挑起新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可能不会到此为止。毕竟即使仅仅是边境冲突,西方也已经几乎肯定是要对俄罗斯再采取一轮制裁措施了,那还不如在战场上把问题解决彻底,让乌克兰无法再次发生类似过去几年里这样的情况。

而上述两种情况,“俄军和东乌再次击退乌克兰军队的小规模进攻”,和“俄军摧毁乌克兰,改变国境线并建立一个弱小的占有乌克兰半壁江山的新政府”,可能是这场冲突结局的下限和上限。最终的结果,可能在这个区间之内浮动。

从战略上来看,有不少人在说,美国故意挑起乌克兰和俄罗斯冲突的最终目的和当年在南斯拉夫冲突中一样,是希望利用战乱破坏欧洲的团结,增加欧洲政治风险,增强自己对欧洲的控制,同时还能够刺激国际游资离开欧洲。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通过一场可控的国际冲突乃至军事危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这是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屡试不爽的策略。

这种说法显然也确实就是美国目前的行为逻辑,可以说对于俄罗斯来说,如果隐忍不发,那么很难向国内民意做出交代,美国的目标完美实现;如果小打,那么美国也能部分收益;如果大打,问题第一是俄罗斯是否有足够的战争经费,第二是,是否有控制局面的能力,要知道困难的从来不是开始一场战争,而是如何结束。如果俄罗斯不能迅速结束乌克兰境内冲突,或者伤亡损失过于惨重,那么不论乌克兰怎么样,反正美国也部分达到了目的,让俄罗斯陷入了一个泥潭。第三,是这场战争将让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上陷入一个困境,美国将可以借这场战争为借口,让俄罗斯在前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更难以扩大影响力。而普京在之前几次冲突中虽然在很多人口中说的是英雄虎胆,但其实了解相关详情的人们都知道他其实善于适时收手,并不倾向于把事情搞大,所以美国有一些人似乎觉得已经摸到了普京的脉,又来故伎重演了。

这里咱们话题稍微发散一点,最近新出的游戏战锤全面战争3里引入了一个机制,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地图上出现进入混沌魔域的裂缝,如果放着不管,它会污染所在地区的环境,并且有混沌魔军从中涌出攻城掠寨。同时,君主可以带领军队深入地狱杀死魔君以收取其灵魂,这是取得游戏最终胜利的必要条件。并且在魔域中也可以取得在凡间无法获得的神兵利器。但是一旦进入混沌魔域,君主就会被魔域感染获得各种负面效果,而且在魔域中的战斗强度也非常高,一不小心就会战死沙场满盘皆输。而这也正是美国在乌克兰给俄罗斯设置的一个魔域,虽然普京倒是不用带20队兵去御驾亲征,但是从政治生命角度来看这也确没什么区别了,而且不论如何只要俄军攻入乌克兰必然会给普京带上一个难以消除的政治诅咒。

要破解这个魔域,第一是要干净利索的解决战斗,将负面效果降到最低;第二是要通过远征找到破解诅咒的特殊道具,以支持在魔域中的作战;第三则是在实力不足时,尽快消灭防御裂缝的小股鬼怪,迅速将其封闭。

这也算是目前乌克兰局势的上中下三策,现在普京的军事实力看起来是能够做到上策的,同时他也已经找到了可以降低诅咒效果的特殊道具——来自震旦的支持,那么接下来就看他对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少信心了,是选择关闭裂缝呢,还是干脆跳进去来个犁庭扫穴。

只是,毕竟游戏只是游戏,并没有现实这么复杂,负面光环无法通过在有特殊建筑的城市里驻扎一下就消除掉,所以普京如果发起进攻无论如何也只是减少损失。而且现实中击败魔君之后也没办法集齐碎片,在熊神彻底断气前,打破束缚让它起死回生,一声咆哮吹散俄罗斯大地无尽的寒冬。

从地缘战略上看,俄罗斯即使能够把边境推回第聂伯河,让T-80UD重回故乡,那也不过是稍稍扳回一局罢了。

倒是这游戏里对于震旦天朝的任务设定也有点意思,天朝只想听听熊神的遗言,以找回自己失踪的家人,并没有要把那头老熊从地狱带回来的想法。所以这会儿,咱们就看看热闹,加快发展,赶紧把科技爬上去,基建接着干,商队跑起来,疫情压下去,等凑满顶级装备的精锐军队,再去完成通关任务也没几个回合了嘛。

行吧游戏话题咱们先收着,下回席加一咱们再说。

不过反过来,美国这次的行动现在来看很可能会让普京悲愤的怒收一场胜利,如果普京这次应付的好——现在感觉他也没有太多理由应付不好,那么美国也是有损失的。

首先就是美国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力会大幅度损失,其实也不仅是东欧了,实际上美国的“安全承诺”一直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幻想的无敌屏障,现在这玩意儿失效了,这就会大大增加美国提供“安全承诺”的成本,以前几句话就能挑动起来的情绪,现在大家要想想你这话到底可不可靠了。其次是这次国际游资的避险方向没有如美国期望那样直接一头扎进美国,而是出现了向东看的迹象,表明对美国的信心正在降低,对于经济形势一片灰暗的美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第三是这次事件已经造成了欧洲盟友和美国的裂缝进一步扩大,谁也不知道这个裂缝到底有多深了,未来如果再发生要欧洲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搞不好就咔嚓一声打破砂锅纹到底了。尽管从有形层面上来看美国似乎损失也没那么大,但是这些无形的损失对今天硬实力已然不足,要依靠“软实力”的美国更虚了。

这就是美国操纵这次危机的小团体所没有料到的事情了,尽管我们这些看客倒是之前就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但毕竟利令智昏,赌博总有输的风险的嘛,只是这些蹩脚赌徒从来不想输了怎么办。

之前咱们也说过,美国这种一个特殊阶层,通过少数政界高层的操作,就可以用国家决策名义随便发起一场战争,并从中获得巨额利益的行为,就是所谓的“尾摇狗”,也是罗斯福、艾森豪威尔等美国总统担心过的事情,但是二战以后从朝鲜到越南,到伊拉克、阿富汗,这一套已经日益驾轻就熟,反正成功了利益是金融资本和军工复合体的,失败了代价是全体美国人,以及被伤害的国家来付出,实在追究起来还有他们台前的替罪羊可以扔出去,深层国家的蜥蜴人们总是胜利者。

回顾美国现代史,每当美国总统个人能力,或者政治实力、智慧不足的时候,比如杜鲁门、约翰逊、小布什、奥巴马,以及现在的拜登,尾巴就能更容易的摇动狗。

或许只有当美国的实力真的不足以支持他们在世界各地搞风搞雨的时候,这套玩法才会彻底完蛋,“深层国家”才真正会尝到苦果。

乌克兰是当代国际政治一个丑陋的伤痕,但通过这个伤口我们却可以看到和平与爱的表皮下当代国际政治依然是丛林法则的那一套,这样的法则下,国际政治当中,幼稚和任性一定会付出代价,胜利者用的是精心设计的阳谋和隐忍。

或许,对于中国东南一角的势力,会对于这场战争有更多的关注,因为乌克兰所犯下的所有错误,他们都有过之无不及,至于幼稚和任性也同样遍地都是,而且,乌克兰可是一个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曾经在《慕尼黑公约》里一致承诺提供保护的国家哦,而他们,只是一个非国家行为体,只是中国前政权的非法残余,如果北约在乌克兰都不敢下场,那么谁又会为他们而战呢?或许这是他们真的应该好好寻思寻思的问题了。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