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氢燃料电池为什么上不了位,要先说锂动力电池为什么能坐稳位置
【本文来自《日本氢能源自己都推不下去,别说其他国家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氢燃料电池为什么上不了位,要先说锂动力电池为什么能坐稳位置。
电池自发明起,原理就没变过,现在的铅酸、镍、镉、纳、铝、锂、氢、石墨烯电池等等,都是利用金属正极参与电化学反应,通过氧化还原性不同的阴极阳极形成电位差,中间加上电解液,带电离子就能在两极间游动,接上动力自然放电,加上反向电压,带电离子游回去,就是充电。
正极提供阳离子,负极提供阴离子,要找正极材料的话,就要找容易产生电荷离子离子的元素。以锂为代表的碱金属活泼,常温下就能氧化,锂又是分子量最小最轻的碱金属,做电池最好用,钠就比锂大一圈,原子越大,做出来的越重,用锂和其化合物作为金属电极材料是现阶段最优解,没有之一,磷酸铁锂电池叫铁电池也少不了锂,元素周期表就这么定的。
负极一般选石墨,如果把所谓的“巴格达电池”算上,人类都用了3000年了。碳原子组六边形多层解构,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插入到石墨片层解构中间,同一片层的碳原子会公用电子,少一个也不会不稳定,现在开始用碳硅复合材料做阴极,主要是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但是对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和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2020年要达到300wh/kg,2025要400,2030要500,这已经是锂电池的理论极限了。现在无论是特斯拉,比亚迪还是蔚小理,电池密度都不达标,一般是200左右,行业标杆特斯拉是干到了260。不论负极用石墨烯还是碳硅复合材料,只要正极是锂,以上就是这条技术路线的尽头。
我们能看到的是在当前电池重量不变情况下,纯电动车续航能达到1200至2000,至多再上浮20%-30%,未来30-40年,这样的水平对于一般家用车来说是足够的,短期之内锂电池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现在开始说氢,氢和锂在同一列原子量最小,跟氧的结合能特别高,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密度高,氢气作为阳极材料很早就被关注到,氢燃料电池60年前就开始应用在航天领域了。问题是氢无法在常温下氧化,应用必须加质子交换膜和催化剂,现在这俩兄弟都不便宜,加之氢气原子量小,极容易逃逸,液氢还会造成氢脆,储存和运输都是很大的问题,氢燃料电池距离走进寻常百姓家还很遥远。
但是,氢燃料电池和锂动力电池就一定是冤家死对头么?不要跟小鬼子一样死心眼,格局就打开了。一般来说,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很多可燃气体也能用,如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将西部风电太阳能产生的电,电解生产甲烷,通过现有油气管道东送,供工业和居民生活实用,如果有多余部分,可以在充气站电解给汽车用,现在电解水实验室效率能达到60%,等鬼子的专利期一过,燃料电池也肯定会迎来繁花似锦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