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起房子都说资本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城市化红利永远只会向价值洼地集中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 2022 年春节期间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下跌超九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价值规律一如既往的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政策层面不允许房价下降,很多地方的试探性降价手段或者变相降价手段也一律被驳回,房企经过多次尝试也逐渐发现政策层面对房价“维持稳定”的态度是极其强硬的,一些企业搞点打折和送公摊都被约谈,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敢再去触这个霉头了。

既然价值规律无法以价格形式表现出来,那么自然只能以供需方式表现出来了,这再正常不过了,和价值规律斗,输的永远是人。

另外,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依靠吸纳周边乡镇县州的人口才逐步升高的,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化红利,现在人口不够,红利到头了,房价自然也就绷不住了。

实际上那些被三四线城市吸纳人口的乡镇州县的房价早就绷不住了,像我们这边一个县,房价1700一平,照样没人要,只不过乡镇州县人微言轻,没人在乎。

现在人口问题导致城市化红利进一步集中到一二线城市,那三四线城市就承担了原来由各地乡镇州县承担的生态位,成了一二线城市面前的乡镇州县,一二线城市超大化,三四线城市乡镇化,人口流失和房价绷不住也就顺理成章了。早年乡镇州县人微言轻,现在轮到三四线城市了,三四线城市好歹还有那么一点发言权,自然就引起关注。

就像码农996人人知,机务白夜休无人晓,一个道理。这个世界,连义愤都是趋利避害的。

多说两句,现在一提起房子都说资本如何如何,跟流量密码似的,但实际上城市化红利永远只会向价值洼地集中,这跟资本不资本没关系,就算是当年计划经济年代,一二线城市也照样是享受政策优待的,各种政策资源和经济资源也是向中心城市倾斜的,只有发生了类似于1号命令这样的突发政治事件时,才会搞类似于三线建设这种逆价值规律而动的事情。

永远不要以为遵循价值规律是只有资本才会做的事。

当年打一黑二白经济战争,全国资源也是往上海调,没听说过在莲花乡赤水沟子打经济战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