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并不想骂马思纯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开端》后,国剧又出爆款。

主打女性反家暴题材的《江照黎明》,开分一度达到8.0,长时间霸榜豆瓣实时热门榜首。

500

主演,马思纯,白客。

上次见两位的作品,还是大银幕。

一个在《第一炉钢》《第一炉香》里,因太胖太壮被群嘲到体无完肤。

500

500

一个在《门锁》里,最后用力过猛把有童年阴影的宠物医生演成了“王大锤”的喜剧。

500

500

再聚首,Sir仍心有余悸。

涉及题材依然是女性、成长、悬疑、暴力危机……会不会故技重施、旧病重犯?

点开一看,诶,画风不太对。

开场三分钟,前脚刚有人报警,后脚弹幕都在聊——

马思纯身材。

接着,这与剧情无关的话题从第五分钟聊到第十五分钟,从第一集聊到第八集……

好厚实的背

胖胖胖……这

马思纯瘦的时候真是颜值天花板

500

500

500

甚至豆瓣评论区,顶得最高的留言无关剧情。

而是为马思纯喊冤——

500

关于《江照黎明》的剧情,Sir前两天聊过(这国剧唯一差评是骂她胖?)。

现在看还有必要跟进。

关于演员“容貌(身材)”“演技”,争议不是一次两次。

背后是国产影视圈长久存在的误区。

随便抛出一两个:

胖了,就是不敬业?

“丑”了,演技就一定好吗?

Sir担心的不是问题本身。

而是问题引来的答案,太过确凿。

01

不瘦,就是丑?

东亚影视圈苦“白幼瘦”审美久矣。

“白”“幼”都好解决,前期扑粉遮瑕,后期祛斑除皱,唯有“瘦”要靠演员辛苦维持,一刻不懈怠。

栽跟头的不止一两个:

《梦回大清》的李兰迪作为剧中自称“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虎背熊腰,胖到男主抱不动。

《千古玦尘》里的许凯,上古界四大真神之一的清冷上仙,发福成了胖头鱼。

500

500

“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

Sir理解,偶像剧对角色颜值有更严苛的要求。

但这也曾经并非我们的唯一标准。

《恶作剧之吻》。

林依晨饰演的袁湘琴,下巴不尖,鼻梁不挺。

却能发挥出饱受诟病的“傻白甜”的最大魅力——

单纯娇憨、心地善良不做作。

500

跳脱出偶像剧,瘦就更不意味着角色贴合。

甚至更可能是“偷懒”

本该英姿飒爽的女警察,看起来头大身小、弱不禁风。

本该睿智干练的行动组组长,看起来首饰繁多、花拳绣腿。

500500

△《幸福还会来敲门》《风暴舞》

舆论环境提倡女性要身材解放,要自由、独立、自信。

荧幕上的“大女主”们嘴上政治正确地说着,可播出来的样子却截然相反。

经济独立、事业自由的大女主,哪个不是皮肤煞白、身材纤瘦?

500

500

500

△《完美伴侣》《婆婆的镯子》《我是真的很爱你》

很难想象,每晚熬夜、高压高强的工作,经常吵架、矛盾纠葛的感情之下,依然每天都能保持这样精致到头发丝的妆容。

职场精英悬浮幻梦感,有了。

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的观众的焦虑感,更大了。

最近让Sir觉得眼前一亮的职场女性,是《爱很美味》里由王菊饰演的夏梦。

身材微胖,有健身习惯,健康有肌肉。

公司里,她是自带女王气场,slay全场的夏总。

回到家,她是素颜,戴框架镜,工作狂到床上运动时都不忘分析报告的夏梦。

500

500

丑吗?

没有吧。

长相和身材都不在“白瘦幼”之列的夏梦,反而在荧幕内外为“独立女性”完成了一次真实的松绑。

与之相反是男演员。

《鬼吹灯》设定身高180,体重80公斤的退伍军人胡八一。

想象中的他是个身材魁梧,带点痞帅风格的糙汉——

500

结果准备蝉联五部的《鬼吹灯》的潘粤明版胡八一,光是从《龙岭迷窟》到《云南虫谷》。

就让观众把他和王胖子,傻傻分不清楚——

500

尽管少有人指责潘粤明的表演层面。

但本应身手矫健的摸金校尉,行进奔走时总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这胖,甚至影响到了表情的反应速度。

演员与角色间的观感差距,最终还是要观众买单。

500

类似潜规则还有不少。

比如,“不白就是丑”。

导致国剧后期不得不纷纷内卷,磨皮曝光滤镜横行霸道,愈演愈烈。

同样秒变的,还有消失的棱角和下颌角。

民国剧是。

预告一对璧人,正片则成了照骗——

500

500

500

奇幻剧也逃不过。

花絮剑眉星目,正片则成了发面馒头。

500

500

现在的瘦,不是为了角色塑造。

而是为了“不出错”。

毕竟,被指责“胖”总比被心疼“瘦”,罪孽深重。

殊不知。

比预判观众期待更可怕的,是扭曲观众本就容易动摇的审美。

02

扮“丑”,就是演技好?

不知从何时开始。

扮“丑”成了演员的“外挂”,仿佛外形突破了就是演技突破了。

小花小生体现演技,扮“丑”;流量明星谋求转型,扮“丑”。

但究竟什么是“丑”?

扮“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身材变形。

从健美挺拔到肥硕臃肿,或是从玲珑有致到骨瘦如柴。

当然前者在现下的审美中,会体现得比后者更有勇气。

另一种是外貌装扮上的粗陋。

主角会处于困境或较为弱势的处境,需要素颜出镜,暴露出皮肤的毛孔、瑕疵、雀斑;深处恶劣环境的不洁、沾染污秽;或是挨打后的痛苦惨状。

杨幂在《宝贝儿》里寻求流量转型,“放下身段”。

油脸、雀斑、疤痕、细碎裂纹塑造的粗糙感,兜住了一个进城打工的残疾女孩。

500

看似豁出去。

可如果只外貌上小心翼翼、精雕细琢地“扮丑”,没有深入揣摩角色。

就可能在一个细节上,瞬间破功。

作为曾在福利院照顾孩子一年的帮工,现在又在医院干活的清洁工,每天要经手多少垃圾?

可她在倒垃圾时,每根手指都在表达怕脏的“嫌弃”。

500

倔强到轴、只认死理的性格,落实在表演上就是板着脸,眉头紧促。

在和生病小孩爸爸的对峙时,她从眼神的着急慌张,瞬间转变为咆哮帝。

情绪剧烈起伏,言之凿凿中,难免用力过猛,浮于表面。

500

只有形象的“丑”,反而更给演员增添了一重保护屏障。

让不经推敲的演技,藏在了“大胆”“敢于突破”的躯壳之下。

《一秒钟》里的刘浩存。

饰演刘闺女,一个与年幼弟弟相依为命的西北小镇少女。

相比于《秋菊打官司》里村味儿十足的巩俐,和《我的父亲母亲》中乡土气息浓郁的章子怡。

刘浩存一头参差不齐的鬣狗发型,披一件脏兮兮军大衣。

晒伤妆一处不落地画,沙地也辛辛苦苦地滚着。

扮相也算够“丑”,够灰头土脸。

可就是眼睛清亮透彻得失真。

500

500

500

这样的眼神在别的作品可能是优势,在《一秒钟》里却显得违和。

一个画面。

刘浩存和张译演的逃犯在面馆吃面。

刘浩存要给把面给弟弟带回去,是有嗦一口筷子的“规定动作”,可细看她动筷子的眼神和状态——

面对之前被张译抢走,“失而复得”的油泼面,她既没展现对油泼面的渴望,也没有为了弟弟而强忍着饥饿的忍耐和不舍。

只是“浅尝辄止”扒拉着,频频看向正在训话的范伟。

再看张译,把碗圈起来,基本不怎么抬头。

狼吞虎咽,像一只护食又凶猛的兽。

画面左右,分裂出两种内心世界。

500

诚然,演绎一个与光鲜亮丽“明星”差距较大的人物,需要勇气。

可别忘了。

身材、容貌和演技之间,始终隔着一个角色。

“扮”只是第一层。

“演”是第二层,演技是否磨炼到位,才能达到“是不是”角色。

《悬崖之上》,秦海璐在生病一场戏里,被吐槽“太胖”“浮肿”。

500

500

的确,和镜头里始终胶原蛋白满满的刘浩存相比,不够“美”。

但让她能获得全剧组掌声的,也不只是她浮肿后样貌。

而是她贴近一个中毒、即将死亡的形象。

我在拍那场戏的前几天

每天喝八升水 吃很多东西 

然后就让自己浮肿 就是一个非常难受的状态

因为她本身吃了那个毒药嘛 

而且人在死之前 其实都是处于水肿的

我就把自己给喝浮肿了

500

为她在被监禁封闭厕所里的戏不断加码。

她长期的忍耐和平静,在听到老张被严刑拷打注射大量迷幻剂后,终于爆发。

她坐在冰凉的瓷砖上,以水流声作掩护。

虚弱,浮肿,困顿,压抑铺垫下的无声的哭戏,连抽泣都在颤抖。

500

这场戏的镜头里,她仍然是肿的,摄影也一度头疼。

摄影:找不到角度啊,后期给您修修。

秦海璐:500您可别介,千万别修。

500

好演员表现演技的秘诀从不是“扮丑”。

而是体验与自己相差较远的另一个生命的一段生活轨迹,挖掘一段生命经验。

当对方的生活纹理成为自己的肌肤纹路,当台词和动作充满了生活细节时。

TA自然会烙进观众的心底。

03

生活,明星,角色

通常来讲,基于职业身份,演员有三种身体:

生活的身体、明星的身体、角色的身体。

三者当然无法彻底隔离。

但在Sir看,观众和演员本人都应该尊重——

三者之间存在界线。

演员在作为明星时,要自律自信,容光焕发;

可当女演员怀孕了,她就回归了生活中作为母亲的身体;

当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生病抑郁了,因为药物作用,他们就回归了病人的身体。

相比于生活中的演员和作为“明星”的演员,Sir更在乎作为“角色”的演员。

我们渴望看到审美趣味更多元,期待荧幕和银幕能够更加包容。

但包容的标准,或者说底线是什么?

不是人设,不是流量,更不是圈内地位或资源。

唯有角色。

两个例子。

一个蒋欣。

《甄嬛传》里雍容华贵的华妃,自成一派的丰腴立住了华妃的千娇百媚。

轻描淡写地抹杀一条生命,就像整理稍乱的云鬓一样轻而易举。

这是她立威的一个下意识动作。

500

别的宫妃吸引皇帝,或以诗书婉约气质邀君心,或以曼妙歌喉留君情。

而由外到内都明艳大胆的华妃,在闺阁情趣上也直来直去——

直接勾皇帝腰带,把“猎物”拖进洞房。

500

她发自内心不畏惧皇帝。

端的是一个直莽的“虎”字,却又不失率真可爱。

可是这种率真可爱来到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剧版名为《情深缘起》)里,完全变了味。

37岁的蒋欣饰演20岁上下、气质柔弱的顾曼桢,年龄不符不说。

她过于高挑壮硕,和对她欲行不轨的祝鸿才站在一起,对方理论上根本没有机会。

500

第二个回到马思纯。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里,马思纯也不瘦,但就是讨喜。

喜剧桥段里不低头羞赧,不掩嘴偷笑。

宜喜宜嗔,五官乱飞藏不住笑意中,透着爽朗的娇憨。

500

△ 难得有一个带“我”“你”的不是烂剧

这份“讨喜”来到了《第一炉香》,则成为了张爱玲书迷和许鞍华影迷头顶的阴霾。

电影镜头和显身材的旗袍,无时无刻不在放大着与“上镜头”相悖的体征。

如果说有一张婴儿肥未褪的“粉蒸肉脸”还与原著有所契合,那胳膊浑圆、肩宽背厚,与原著纤秀雅致的葛薇龙相去甚远。

500

再看演技,马思纯演出了葛薇龙的单纯,却少了对人生规划的世故和精明。

拜见姑妈的桥段,马思纯睫毛颤动,被安排后喜形于色,有葛薇龙寄人篱下初步成功的喜悦,却少了窘迫与心急。

梁太太道:“你的腿太瘦了一点,可是年轻的女孩子总是瘦的多。”薇龙暗暗担着心事,急欲回家告诉父母,看他们的反应如何,于是匆匆告了辞,换了衣服,携了阳伞,走了出来,自有小丫头替她开门。睨儿特地赶来,含笑挥手道:“姑娘好走!”那一份儿殷勤,又与前不同了。

——《第一炉香》

500

这敦厚的身材加上单纯化的表演,如网友所讽,这不是投奔姑妈纸醉金迷,更像是进城务工,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不来了吗,马思纯靠双手打拼的《江照黎明》。

白天,她是房产中介里的销售冠军。

办公室做足功课,楼盘里来回穿梭,亲切温和有感染力地向客户推销“幸福生活”。

夜晚,她是小摊贩老板娘。

围裙穿好,颠勺大火爆炒,佐料放足,浸身在浓郁的烟火气里。

500

马思纯似乎更胖了,松弛的皮肤,不加遮掩的泪沟和黑眼圈。

可这回却更接地气更真实了。

老公因为帮衬被表扬,大喇喇来邀功:听没听见,知足常乐。

她手上大勺不停,却还是要敷衍笑笑,带一丝哄小孩的无奈。

常乐常乐

500

回家的上坡路,她辛苦推车,亦步亦趋。(那可是重庆500

老公边看手机,边装模作样地随手推一把。

她毫无怨言,只是深呼吸换气,她早已习惯这种生活。

500

夜半回家,伏案算账。

灯光幽微,为了省电,她不由得身体前倾,刘海散落。

500

用看似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宽厚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庭的起落和不甘平庸的未来向往。

她失去了明星维度的身材管理,却拥抱了李晓楠这个角色本身的力量。

可惜。

一部分观众,只看到了她的“丑”和“胖”。

不止观众。

这背后更是整个市场和环境的“合谋”,国产剧无瑕审美的长期驯化。

也不止“丑角色”。

把眼光放远一点——

我们的市场也时常容不下“丑作品”。

前两天写《盲山》时,Sir对李杨导演专访的一段话印象深刻。

他自述,筹备电影时为了让剧本贴合现实,不得不每天作大量采访调查,深入许多农村被拐妇女一对一谈话,期间得知大量出乎他意料,耸人听闻的恶行。

“拍完《盲山》以后,我老走不出这个‘盲山’”。

电影放映时保留了两个版本。

国内版本相对“美好”——

警察前来营救,白雪梅成功逃出山村。

可即使这个结局,还是隐含着丑陋(绝望)的一面:白雪梅必须放弃孩子,离开自己的亲生骨肉。

500

我们总习惯于轻视或回避这样的“丑”。

结果呢?

我们都知道了。

Sir想说的是——

角色当然可以是靓丽的,雪白的,纤细的。

电影/电视剧当然可以是美好的,积极的,甚至梦幻的。

但绝不止如此。

毕加索说“一切艺术都是谎言”。

对于表演艺术、电影艺术,创作者必须先骗过自己,才能骗过观众。

然后让这“谎言”带领我们抽离现实,接近那些比事实更离奇的荒诞,比外貌更复杂的人性,比现象更丰富的本质。

有时候,谎言是为了掩盖事实。

而有时候,谎言是为了戳破另一种更具迷惑性的谎言。

比如。

童话里筑起的城堡。

又比如。

期待里完美的自己。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