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制造业待了十年,见过不少出海的中小企业被对手用专利下绊子

【本文由“小飞侠杜兰特”推荐,来自《光刻机巨头ASML称中企可能侵权,中企称关键技术完全自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了下评论,好像搞专代的基本不在类似新闻底下发言,不知道是忙着写案子,还是懒得和外行争论:

专利战争,从外行的角度看似乎是技术战争,但是其实是披着技术外衣的法律战争,技术是基石没错,但是专利本身的质量也决定了战争的结局,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自身专利布局要考虑周全,个人认为有进攻性的布局(给对手技术路线埋钉子)也有防御性的布局(给自己的技术路线做前瞻性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合理使用商业手段采用收购、交叉授权的方式快速扩大自身的专利库。

我们国内新技术企业,一方面自研能力相对于外企数十年积攒有差距,导致专利的技术水平落后,被人处处埋钉子,一方面在商业布局方面没有指导,或者说不屑于用商业手段(并购或知识产权诉讼)打击对手(技术出身的创始人看不上这种“阴招”),这就造成被人精准狙击。类似的案例可以百度一下格力和奥克斯这些年的专利战争。

我在制造业待了小十年,见过不少出海的中小企业被对手用专利下绊子,导致痛失市场份额而拍大腿的,其实这是做内贸形成的习惯,大家国内都是抄来抄去,反正没人告,然后自己突发奇想做了一些技术改进做出了一些不错的产品,于是打算投放到欧美市场赚钱,可是妹想到专利这茬,于是要么被外国厂家告(用个什么近似的专利先给你堵门,参考三星和苹果的战争),或者更惨,被国内同行在目标国抢先公开了个专利,直接踢出市场;中国还没有能力挑战全世界已经有的游戏规则,所以还是要按现有的套路来,打牌打不过就掀桌子的前提是对方敢怒不敢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