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写的一些东西(四)人乃国之本
人乃国之本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以人为本,可很少有人解释清楚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人才为什么是治国兴邦的关键环节。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识清楚,人是行政能力转换的关键要素,是公权力实际使用的最重要环节,人的因素畅通了,转换效率高,执政自然能够顺畅,人的因素不畅了,被迷惑了,执行命令或者主动作为有了犹豫甚至别的想法了,问题自然就出现了。
第一、人是信息表达的主体。所有的政策也好,理想信念也好,在传递的过程之中只能称其为“信号”其中虽然携带了信息,但是信息本身并未表达,只有人正确地执行了这个信息,信息才算是表达,才具有了指导物质、能量、人、信息本身流动的能力。放到我们的党的工作中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其是政策的主要理解者和执行者,党中央发布一个政策,文字是载体,信号是各种文件,信息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文件达到下面,如何理解,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是否正确表达了文字所应有之义。这都是需要执行者进行理解和再传递的。如果能力不足,或者私心作祟,甚至是别有用心,那么最终表达的时候就出出现问题。
第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并不是完全的信息本身,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说到过,但是很少有人具体研究过为什么理解上级文件会发生很大的偏移。当然,我在这里也知识针对理想信念这一个领域进行一下基本的分析,简单说,也就是理想信念本身就是解释上级文件的一个字典,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如何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在文字之外的含义呢?失却了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如总书记所说“精神空虚、意志消沉、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那么,他如何正确理解上级基于理想信念提出的目标来呢?
第三、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对信号还原成信息的能力,是执行者重要的能力标准,如果学习不够,没有足够的对政策的连续性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在每个个体中的在地知识库,在翻译并执行上级政策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疑惑,更遑论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这样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去的能力。首先提升理解力,再次提升执行力,最后要有总结提高的能力,对政策的准确把握,对事物的准确认识,对环境的清楚判断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