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寒假,站在两节车厢连接处12个钟头,寒风直往脖子里灌,人挤人只能站着

【本文来自《中国慢速火车的仪式感?《金融时报》这是也开始怀念起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大一寒假(95年),站在两节车厢连接处12个钟头,寒风直往脖子里灌,人挤人只能站着。到郑州转车,终于有空了,包袱屁股下一垫头一歪就睡着了。

家里是铁路上的,早些年别说春运,火车晚点拥挤是常态,印象最深的是进川、出川的列车,椅背上、行李架上、椅下,你能想象出的空间,全是人,除了车顶车外挂人,估计和印度的状况差不多。车站上人,都要从窗口往里爬,要不然都赶不上车。

此外,时常听说拥挤的车上有人受不了、要疯了的事。毕业在铁路医院上班,有一天送了个跳车的,说是挤在列车厕所里几天,不能动弹,精神失常了,妄想有人害他。

想有仪式感是吧,把你塞进个密闭空间,不能动弹,不能吃喝拉撒,来个三天三夜,你试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