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州事件,他亲生父母、新闻媒体、网络施暴者们,没有一个无辜者
【本文原标题“有关刘学洲事件的一点思考”,风闻社区有修改】
从2021年初直至现在,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新闻就三个:一个是郑爽的代孕弃养;一个是某日本博主直播的一只以宠物方式饲养的小猪,每天上传把它打扮得可可爱爱的照片,却最终杀掉做成食物的事件;以及最后一个,就是这位刘学洲同学,从宣布寻亲直至死亡的整个可悲的过程。特别是这位刘学洲同学,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最让我痛惜,他如此年轻,原本他不至于如此绝决的死去,然而他却死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刘学洲的事件,事实上是孙海洋寻子故事另外一个方向的延展,当时刘学洲会萌发寻亲的想法,也正是受到了孙海洋夫妇寻子故事的鼓舞。不同的是,孙焯有他亲生父母的保护,得以顺利地度过媒体的伤害;而刘学洲这孩子,没有人告诉他寻亲有可能寻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孙海洋夫妇那样的父母,而有可能会是两个混蛋。也没有人告诉他要小心媒体,结果任他赤裸裸的暴露在媒体舆论之中,最终把他推向了死亡。从始至终,他都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了这一切。
我一向认为,人能坚强的活着,是因为心里始终存在的一份希望。从刘学洲的过往可以发现,他能那么坚强的挺过曾经那么多的痛苦,并且还能够以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活,他心里肯定是存了一份希望的,很明显,这份希望就是亲情,否则,他不会受到孙海洋夫妇的鼓舞而想去寻亲。那么是谁毁了他的这份亲情的念想?他血缘上的父母、拥有采访权的新闻媒体、网络施暴者们,这里面没有一个无辜者。
从一开始,媒体对他的追踪报导就从未考虑过这是个未成年的孩子,特别是某些拥有采访权的正规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故意采用了偏颇的、有失客观的报道方式。这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儿啊,哪个媒体关注了他的生存状态,不去保护这个未成年人,反而始终让这个孩子处于舆论的风浪中心用以牟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西方这种裁剪真相的舆论造势技巧我们完全不需要!西方需要这种技巧制造争端用以维护统治,我们的媒体用这种技巧干什么?制造撕裂?
而在刘学洲萌生寻亲念头后,他身边也没有任何一个专业公益机构能够为他提供专业的帮助,告知他寻亲可能存在的后果,并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干预,避免因见到他父母后,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而这期间,也没有出现任何有效的手段制止那些网络施暴者对这个花季少年的霸凌,并掩盖掉了另外一部分友善人士的善意支持。就这样,让这个孩子被掐灭了最后一点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最终选择了死亡。
他会选择死亡的核心关键,就是他亲生父母的冷漠,这其中有采访权的某些正规媒体对事件的推波助澜,以及参与其中的网爆者们,则加速了这一过程。他亲生父母的冷漠,我们没法扭转,但媒体道德的缺位(无视了对当事人未成年身份的保护,未以客观的立场参与了事件的进行)难辞其咎。除了他父母,最让人无法原谅的,就是这些所谓正规媒体的无下限操作,我强烈认为必须对造成了后果的某些媒体采取公诉,你们不是旁观者,你们是直接的参与者,这场针对未成年孩子的舆论浪潮您们是直接制造者,你们的下限得用法律的手段帮你们提高一下。
再一个,当时如果有专业的这方面的公益组织能提供协助,将他亲生父母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或许这孩子也不会选择死亡。前两天,我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的一篇报告中提到的建立我们自己的NGO的想法,放到这里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不能否认,国外的那些NGO的确很多时候不干人事,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他们所针对的那一方向上,它们是可以提供帮助的,比如利用关系网寻找专业人士提供心理及法律方面的援助,派出志愿者帮助需要救助的人等等,如果有这些措施,或许可以扭转刘学洲轻生的年头了。
另外,我们有必要建立完善我们自己的社会化抚养体系。刘学洲同学曾经遭遇的校园霸凌,以及被无良教师猥亵,很明显就是由于他没有依靠的家庭,因此沦为了被任意欺凌的对象。针对像他这种情况的社会抚养机制如果健全的话,那么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更完善的能保护他的场所。像刘学洲这样的孩子肯定还有,不能让他们成为被社会遗忘的群体,他们也拥有幸福的权利。
然后,就是网络管理上,我是真心赞成实名制,在网上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负任何责任是不合理的,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一个本来充满未来的孩子就这样走了,我只希望他的离开不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我觉得应该去做点什么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悲剧。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或许不成熟,但希望能够促进我们美好社会生活的哪怕一丁点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