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自然之源》拍摄手记:人与雪豹的非凡故事

“纪录片《自然之源》是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影片,邀请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菲尔·阿格兰执导。综合考虑拍摄难度,我们和菲尔导演反复斟酌,决定重点拍摄导演多年前拍过的青海地区,延续他擅长的人文自然风格,围绕“为什么生物链上每一环都对生态如此重要”这一议题,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

寻找故事破题点

自然题材是纪录片的传统大类,关于中国广袤独特的自然环境亦有大量被极致呈现的珠玉在前,这部纪录片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打破传统自然类纪录片的形态是菲尔导演面临的极大挑战。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重要也最脆弱的生态区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一度影响了这里的生态系统健康,又奇迹般地借助人力回归生态平衡,而这无疑是纪录片故事创作的最大闪光点。反复思量,菲尔导演希望通过关注青藏高原上的人类行为揭示节目主旨,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乃至价值观融入节目之中,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创作脉络清晰了,菲尔导演开始执着于发掘生动、特别的人物故事。他与几位中国权威的生态专家一直保持着联系,密切关注他们的工作进展,表达了期望拍摄他们工作内容的想法。得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大军博士要开展雪豹监测项目的消息,菲尔导演认为这是个破题的好线索。王大军长期在青海省、四川省、秦岭山脉等地追踪野生动物踪迹,个性乐观。此次科考任务,他计划带领团队捕捉两只雪豹,并为它们戴上卫星颈圈,开展为期半年的雪豹地面跟踪调查,根据回传的定位信息全面了解雪豹的生活习性。

雪豹作为生物链顶端的动物,一直是菲尔导演心目中的理想拍摄对象。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吸引菲尔导演的,不仅是这项工作的独特性和可能的画面张力,人类在雪豹生存中承担的角色也是他想探讨的问题。

500

△拍摄麻醉雪豹后测量其体征

逐个击破不可能

菲尔导演决定将王大军教授团队的雪豹抓捕和监测画面作为片头,他设想的画面极具吸引力:在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中,被注射了镇静剂的雪豹在喘息着。近距离看过去,它美得惊人,仿佛可以闻到它的气息,在这只曼妙但高度危险的动物从镇静剂中苏醒过来之前,研究人员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为它系上跟踪项圈。敬畏感从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菲尔导演还在英国进行前期调研时,就反复对我提起,一定要拍到这些镜头。我们觉得机会难得,并为即将到来的拍摄兴奋不已。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增加了为摄制组办理来华拍摄许可的难度,成行时间一拖再拖。原本以为请外籍摄制团队来华已经足够曲折,随后我们得知王大军教授的科研项目所在地属于非开放区。我们随即恳请相关部门批准外国人拍摄许可,对方欣然应允。然而,就在摄制组即将结束入境隔离,前往青海前,西宁暴发疫情,所有外来人员禁止赴宁,摄制组不得不继续滞留上海。我们迎来令人沮丧的三周。

三周后,西宁重新开放,外籍摄制组也获准进入非开放区。然而,我们还没来得及兴奋,就被明确告知的“允许七天拍摄期”泼了一盆冷水。减去来回两天路程,这远远不足以满足一般情况下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整个摄制组的情绪再次陷入低迷。冷静下来后,我们又重新整理办理拍摄许可的手续和办理流程,和相关部门逐一沟通,保证拍摄过程中谨遵防疫要求,严格按照明确工作地点、既定行程和报备时间活动。几经辗转,终于获得批准,拍摄期延长至原本计划的30天。在手续办理过程中,由于流程复杂琐碎,前路未卜,我产生过自我怀疑,也请菲尔作“Plan B”,但导演的执着“回绝”了我。他对拍摄执拗的决心逼着我硬着头皮摸索可能性,最终抓住了一个奇迹。

用热爱为拍摄储能

拿到拍摄许可的摄制组踌躇满志,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就绪。出发前夜,噩耗袭来,为摄制组输送部分物资的货车出了翻车事故,司机手机没有信号,半夜有藏族牧民开车路过才将司机救出,拨出了求救电话。所幸人员没有伤亡,损坏的大多是备用设备和食物,但我们准备扎营的帐篷也在车祸中摔坏了。

一切再次就绪,摄制组终于抵达了计划拍摄地。王大军教授团队开展科研项目的管护站位置偏远,不仅信号不稳定,供电也非常紧张,全靠发电机烧油供电,零下二十度的气温常常让发电机罢工,使管护站陷入黑暗。这里只有一家手机运营商的信号覆盖,信号塔依靠太阳能供电,信号并不稳定,一般晚八点后我们就会失去信号,回归互联网时代前的“岁月静好”。

500

△管护站信号塔由太阳能发电供能,供电依靠发电机,两者不定期罢工,时不时陷入停网、停电的困境

艰苦的客观环境抵挡不住摄制组高涨的拍摄热情。菲尔导演一度放出豪言壮语,要驻扎在野外,睡在帐篷里,直到拍到雪豹画面,好在几天后他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设想。不论身上穿多少件衣服,只要在背光的山沟里站上几分钟,身体就被冻得像冰块,最夸张时,我身上贴了十多个暖宝宝也无济于事。

500

△室内的窗台上结了冰

动起来的感受也好不到哪去。高原环境中氧气稀薄,许多拍摄需要爬高完成,每走一步都需要深呼吸、大喘气,如果身上多一件重物都会造成巨大的生理负担。感谢科技的力量,许多人物跟拍画面最后导演是用iPhone 13 pro完成的,只有动物和景观的定点拍摄,导演才会使用大部头摄像机。

500

△科研团队在有雪豹踪迹的地方架设笼子,导演手持iPhone,走冰路进行拍摄

虽然导演已年届70,但只要有动物进入眼帘,他瞬间“满血复活”,精气神比年轻人还要足。抓到第一只雪豹并给它戴上项圈后,中国科学家们将雪豹放归山里,而后用信号追踪器追踪它的行动轨迹。拍摄这一过程时,我们只能静默地蹲守在雪豹所在山沟对面的山上,经常在山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却等不到雪豹的踪影,只能拍摄一些零星出没的野生动物,如岩羊,聊以慰藉。

500

△驻扎在山沟中,追踪雪豹踪迹(体感零下-25度),无果,拍摄到岩羊群画面

捕捉故事中的火花

诚然,纪录片是真实记录事件的艺术,创作者们需要用时间换取令人满意的成果。在拍摄过程中,除却常规的自然景观拍摄,我发现菲尔导演喜欢有意识地去捕捉一些戏剧张力。

500

△拍摄王大军追踪雪豹(海拔4200米)

他一直在寻找生动的人物故事。拍摄的第一天,他就通过王大军结识了当地野生动物摄影师鲍永清,了解了他拍摄雪豹的经历,并邀请他与拍摄团队同行几天。

后来我们进入山里拍摄王大军教授的科研工作。期间,菲尔导演也邀请曾经拍摄过的藏族朋友扎西多杰进山。扎西多杰是王大军教授的老朋友,长期从事生态保护工作,性格爽朗,思维跳跃,菲尔导演期待扎西多杰的加入能与王大军教授碰撞出一些化学反应。相较拍摄王大军教授的单人活动,菲尔导演更希望拍摄王大军教授与同事一起工作的场景。尽管鲍老师和扎西最终未能给王大军教授的工作带来一些“变化”,但菲尔导演如此不厌其烦地邀请“外人”介入,让拍摄过程变得丰富而有趣起来。

500

△拍摄王大军与同事检查红外相机的画面

菲尔导演也对王大军等中国科学家们做过不露脸采访,请他们围绕研究雪豹的原因、雪豹的重要性,以及共生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话题展开讨论,这同样是有意识地延展节目故事的广度和深度。尽管菲尔导演和王大军教授已是多年老友,彼此非常熟悉,王大军教授的一些回答与菲尔导演预期的却并不一样。

相较于菲尔导演期待的“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等较为宏大的回答,王大军教授以及在当地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的想法更理性,更关注切身的需求和体验。比如王大军教授的重要伙伴大牛,就是被青藏高原广袤的空间和野外调研的巨大不确定性所吸引,其他人则是由于自己恰好具备这份工作所要求的技能等原因答应下这份工作。虽然和菲尔导演设想的答案有出入,但这未尝不是真实的人与自然的相处态度。

以上就是我记下的纪录片《自然之源》在今年冬季的拍摄经历。明年春夏,菲尔导演将再度访问祁连山和可可西里等地进行后续拍摄,极限的自然环境和其它未知的挑战正在等着我们。对此,我充满期待。

作者:解读中国工作室编导、《自然之源》制片人陈惠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