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屎尿屁」,没人看了
小S回台录制的新节目《熙娣想聊》开播了。
第一期就尺度拉满。
请来曾反目成仇的前男友黄子佼,为了制造笑果,她不惜全程自戳情伤。
第三期请来贾静雯,故意选在气氛微妙的足疗店录制——
便于逼问影后的桃色八卦。
自《康熙》之后,很久没见过这样痛快放飞的小S了。
然而,大部分观众并不买单。
新节目豆瓣6.2,寥寥一千多人评分,这口碑和热度可以跟她在大陆主持的那一摞比烂了。
很明显,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收起棱角?不好笑。做回小S?依然不好笑。
是观众口味变了,还是小S力不从心了?
作为《康熙来了》多年老粉,我思来想去,猛然发现一个悄悄发生的事实:
#屎尿屁,早就不好使了#
他们都去哪了?
距离《康熙》停播,已经整整六年零五天。
为了这篇文,我特意花了点时间查找:那些年逗笑过我们的《康熙》综艺咖,后来都在干嘛?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正好能解释小S困境的根源。
第一个,陈汉典。
19年的时候,他出现在《欢乐喜剧人》第五季。
这出模仿吉娃娃的表演,很快让他有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过亿阅读量的微博热搜。
可惜,不是什么好事情——
台下科班出身的喜剧人、荧幕前不熟他的大陆观众,都无法被他卖丑耍宝的表演逗乐。
反倒像目睹了什么大型迷惑现场,看不懂,感到尴尬和无聊。
但当我们把场景换到14年的《康熙》。
陈汉典在表演斗牛舞的时候,一个猝不及防模仿起吉娃娃,博得满堂彩。
吉娃娃就此成为他个人经典模仿秀之一。
为什么两次表演的笑果天差地别?
是台湾综艺咖来大陆发展水土不服吗?
这个问题暂时先放一边,我们接着看沈玉琳。
他看似比陈汉典幸运,早在18年就接到内娱爆款综艺《奇葩说》第五季邀约。
有期辩题是——
爸爸陪伴孩子每周低于12小时,应该取消“爸爸”称号吗?
沈玉琳作为正方一辩发言。他一开口,你就知道大事不妙......这位“唬烂天王”又打算鬼话连篇了。
果然,他从打蟑螂胡扯到孩子发问:“爸爸,蟑螂有爸爸吗?”
注意后座游斯彬的表情
一个字都没cue题。
与其说是来辩论,不如说他单纯来搞笑的。这套无厘头打法在《康熙》好使,但这是辩手的地盘,得讲逻辑。
最终他的际遇比陈汉典还糊,连上热搜被吐槽的水花都没激起。
顺着“南玉琳”,来看“北西平”曹西平。
早年,这俩人凭不相上下的鬼扯功夫,被誉为台综界的“东邪西毒”。
某一期,曹西平说想整一套韩国爱豆李洪基的造型。
话没说完,旁边的沈玉琳口无遮拦吐出三个大字——李鸿章?
曹西平又气又拿沈玉琳没辙。
沈玉琳没底线,曹西平毒舌,但还丢不掉年轻时候的偶像包袱。
光看这两个老毒物互怼,观众就笑不活了。
17年,曹西平来大陆发展,在《火星情报局》第三季一出场就对嘉宾挨个狂怼。
怼完沈玉琳“丑八怪”,又怼陈为民和杨迪,把全场男性得罪个遍。
这做法在靠疯癫出圈的台综叱咤一方,却被大陆观众痛批没素质。
台湾那么小一个地方,娱乐圈基本互相认识,可以安心吐槽。但在地域广阔的大陆,明星之间很多都不认识。
一个不熟的人上来就逮着骂,怎么看怎么突兀。
接着寻找下去,我还看到了小甜甜、“景行厅”扛把子赵正平、《康熙》夫妻档寇乃馨和黄国伦......
小甜甜在内娱依然用《康熙》的“自毁”人设
打《康熙》停播后,他们都逐个进军大陆。
但就如小S和上述几位的境遇,别说不熟的观众了,就连《康熙》老粉们都觉得——
这些曾经逗笑过我们的综艺咖,不再好笑了。
他们为什么不好笑了?
蔡康永曾形容自己是《康熙》的“空气”。
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没有“空气”,节目的“烟火”——小S及嘉宾们,可能不会以最好看的形状燃烧。
我挺认同这个说法。
不像小S那样特别鲜明的存在,看上去,蔡康永只负责在旁边温文尔雅。
实际上,节目的节奏和尺度都把控在他手里。
他一边引导小S“调戏”男嘉宾,又在小S快要玩脱时,及时把她拉回得体的位置。
比如她准备袒胸给谢霆锋看的时候……(当然她也不会来真)
俩人来回打配合,才让《康熙》在舒服的节拍上进行。
蔡康永的读书人气质和底蕴,也让这档满是娱乐八卦的节目不至于低俗到底。
那么问题来了——
《康熙》综艺咖们不再好笑,根源是没有蔡康永兜底吗?
要是在四年前,或许还能这么回答。
但自打18年俩人合体的综艺《真相吧!花花万物》开播,这个说法便不再成立。
举个例子你就秒懂。有期嘉宾是林更新,小S照例要打探来宾八卦:
你有曾经把前女友追回来过吗?
这题对内娱男明星来说......嗯,触线了。
于是,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尬到能抠出城堡的一幕——
嘉宾不能答,主持人不能进一步问。
三个人愣是绕着“林更新红不红、有没有钱”这个问题一顿打太极,把重点敷衍过去。
换做《康熙》,小S早一句“放什么狗屁啦”把对方台给拆了,然后直接黑虎掏心把嘉宾心事全挖出来。
这档节目里呢?还要cue观众给嘉宾圆场,后期尴尬地加上讨好的花字……
尺度放不开,嘉宾玩不起。底线就高高杵在那,还需要蔡康永兜什么底?
这样的合体别说回忆杀了,简直是在毁《康熙》粉的旧梦。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康熙》综艺咖们不再好笑,根源是内娱环境限制了他们放飞吗?
自打小S的新节目《熙娣想聊》开播,这个答案也不再能成立。
打个比方,它像是没有蔡康永的外景版《康熙》。
制作人是《康熙》的B2陈彦铭。还是那套老配方,有卖丑的绿叶综艺咖:
有小S一贯的不顾形象、口无遮拦:
贾静雯这期直接贯彻搞黄色方针,比《康熙》尺度更放飞。
但也就仅此而已。
看到最后非但不好笑,你可能还会皱眉——
除了够低俗,它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是谁变了?
是小S变了吗?不,她一点没变。
现在回头看,《康熙》当年为什么一播出就声名大噪,后来成为影响整个华人流行文化的电视节目?
不就因为它敢比别人更低俗吗?
04年,一众女明星还裹得很严实,小S主持节目穿什么?
小吊带+超短裙,不小心就会露点那种。
当时整个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大部分节目只敢一本正经地聊天。
《康熙》呢?
不管来宾是文人政客、娱乐明星,还是不知名的素人,他们统统和人聊不入流的“屎尿屁”。
李敖前列腺癌刚开完刀,他们和大师聊性能力。
这句“不能再抬头”……你说损不损
费翔来宣传新专辑,蔡康永怂恿小S剪人胸毛。
什么低俗来什么。
不过,此时的低俗,却是彼时的文化符号。
这些出格的“屎尿屁”,在当时那个保守年代足以一鸣惊人,并掀起女性主义的热潮。
这就是肉叔想说的根源性答案。
为什么《康熙》综艺咖们不再好笑了?
是时代变了,他们却没有变。
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是八年前,内娱窜出了一个《奇葩说》。未必是高级趣味,未必多有开创性,而是说它——
第一次让脱离低级趣味的搞笑综艺,在全民范围内爆红。
那时《康熙》的制作人王伟忠已经意识到: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在接下来的八年,搞笑综艺的潮势没有停止转向。
从七年前《欢乐喜剧人》开播,到《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一批比《康熙》更有观看门槛的搞笑综艺接连走红。
再到去年《戏剧新生活》《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破局并出圈。
大众已经意识到,有趣可以是精神上的高级嘲讽,而不是口味上的低俗嬉骂。
是比才华的上限,不是比人品的下限。
发现了吗?
搞笑综艺的门槛越来越高。
被“盛宴”喂饱的观众,就再也瞧不上像《康熙》那样的泡面娱乐了。
蔡康永老早就察觉到危机。在《康熙》还没停播前,他曾在访问里自省:
如果我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就应该把《康熙》给停了
那时的《康熙》已经岌岌可危。能采的明星都采了,能做的话题都做了。大部分时间,是靠通告艺人和无关痛痒的美妆、穿搭题目苦撑。
俩人在节目里都掩不住露出疲态。
后期的《康熙》已经不好笑了
之所以走进山穷水尽的死胡同,其实是一开始就埋下的弊端。
怎么说?《康熙》做了一个顺势的选择。
想想它起步那一年的嘉宾和话题吧。
李敖、陈文茜、马英九等文人政客;
罗大佑、齐豫、张学友等华语歌坛标杆人物。
还把尸体化妆师、国光帮传奇等冷门话题,打造成了社会热点。
哪怕聊的是“屎尿屁”,也指不定带你观摩学习下文人怎么高级自嘲性能力——
还不至于低俗到底,但这样的景象只维持了一两年。
后来发现越低俗、收视越高,《康熙》开始转型。纯粹的人物访谈变少了,没有营养的泡面娱乐占据大量版面。
当时的主要受众想看什么,他们就制造什么。
久而久之,节目组的独立性也被吞噬了。
既然维持不变就能带来高收视,为什么还费心思去求新破局?
他们选择跟随潮水的方向,赢取顺势的短暂红利。
结果是什么?
潮水总有转向的一天。
当新的浪潮奔涌而来,没有及时转动船舵的人。
终将被潮水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