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怼钱文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在崩塌”观点,纯属扯蛋!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在崩塌啊,基本的道德伦理在崩塌啊!”

如此痛心的话语出自钱文忠之口,是他在早年一段演讲当中的观点。

500

500

戳这里看完整视频

这段演讲视频日前又在社交上热传。

钱文忠说:

前一段中国的一些著名高校,要给,因为现在高校里都是90后的孩子,本科生,90后的孩子,90年的也读大学三年级了,发现他们啊好多传统的文艺作品没有看过,这个经典作品没有看过,所以希望他们补,就组织他们看,看完了以后发问卷:你看懂了没有,你有什么问题。

好,有一天看《白毛女》,看完《白毛女》回来几十个答卷,是现在咱们中国一流高校的女大学生交上来的。我看完了以后一个跟头啊,差点砸到地上。我就找她们谈话,我说各位同学,我说不要紧啊,这个不打分也不是考试。你们跟我说说看,为什么你们会提出这个问题呢?为什么你们认为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变成黄太太呢?我说不要紧不要拘束,跟我谈。

几个学生说,说老师,大春有什么好的。年轻一点,帅一点对吧,又没有车又没有房子,整天跟个盲流一样,我嫁给他干嘛呢?说黄世仁有什么不好的,有钱有房子有地,拼命追求我,虽然有太太,他完全可以给我另买一套房子,给我养起来呀。说就算他老一点,长得难看一点,难看吧现在可以到韩国去整容了啊,身体不好买点冬虫夏草补一补。

大家别忘了,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高度高度高度警惕的现象,高度警惕啊。就像前一段大家别忘了,我们的婚恋节目当中出现这样的话:“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不要脸的话,但是媒体公开报道。我们从来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穷人,这个是虚伪的话。谁会希望自己的妹妹和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人,没人会希望的,但是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把金钱当做择偶的唯一标准,这个是没有过的,诸位。但是现在出现了,而且很普遍,是不是乱象。这是一个乱象,这个乱象比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要严重一万倍,我告诉大家。

500

500

500

目前暂时没有办法求证这段视频拍摄于何年何月,是钱文忠在什么场合下的演讲。

不过楼主查询到在2010年曾有这样的一篇报道《钱文忠:近几年中国人道德观崩塌很快》,报道中他是这样讲的:

钱文忠有个说法:“眼下的国学热,很大程度是一种虚热。”30年的发展,中国不再贫穷,但经济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文化发展、文明的增加。他说:
“最近三五年,中国人基本的道德观、伦理观、审美观崩塌得很快。我们拼命挣钱,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点规矩都不讲,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虐待自己,我们没有幸福感、尊严感,这种发展还有意义吗?”

我(写报道的记者)问何谓“虚热”?他说,这几年我们文化讲得太多,讲得少的恰恰是规矩和文明。我们应该先读读《三字经》《弟子规》,这是做人的基本文化和基本规矩,它们不仅是童蒙读物,更是全民启蒙读物,如同传统文化的两只脚,我们才可以站立起来。

……

一个社会不可能所有人都受过教育,但是一个社会之所以能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应该有文明,社会成员应该有教养。现在我们的情况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太差,你再有钱,经济再发展,城市乱哄哄的,不排队,不让座,乱闯红灯,不讲规矩,没有一个人会幸福的。

所以《弟子规》是讲尊敬老人,讲一些做人的基本规矩。如果说《三字经》比较偏重于“文化”的话,《弟子规》更多的是讲“文明”,如果一种文化不落地为文明,这种文化早晚要被风吹雨打去。西方文化之所以至今强大,主要是它落实成文明,变成了人的习惯。玛雅文化之所以消亡,恐怕它没有好好落地为文明。(节选自报道)

对于钱文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在崩塌”的说法,也有人不以为意。

鞍山市企业战略研究会会长、微博大V“尹克伦64”就认为这完全就是在扯淡:

昨天一个朋友把这个几前的视频发给我,并问我“他说的对吗”?我认真的看了几遍,我觉得他在扯蛋,用更俗的话说“他在扯犊子”!

他拿大学看《白毛女》说事儿,又拿追求金钱说事儿,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乱象”!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成为中国一个名人的,但我从他的这番话语中,真的看不到中华民族的希望!

爱是每个人的权力,评论是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完全是人性的自然表现和规律。怎么就能把道德观和中华民族的乱象扯上关系。这不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拽他爸胡子扯犊子吗”?

在他的观点里,“今天的价值观在崩塌,基本的伦理在崩塌”。言外之意,今天的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已经是弱不禁风及千疮百孔了!这不就是在胡扯吗?

古今中外,无论是在哪个时期,人类的择偶,从来就没有什么标准,哪儿来的崩塌一说!

在东西方的古今文学作品中,爱情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贫富限制,更没有国界限制。喜金钱的人不计其数,同样喜欢真爱的人也不计其数,这原本是正常的,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而已,所以才有“择偶”这个词!何必非要上升到民族高度和道德高度?

是有一个人在《非诚勿扰》中说过“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笑”这句话,可那又能怎么样?大家指责这句话也好,赞同这句话也罢,不过是一哔而过的事儿,怎么就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出了问题了?

现在学界的名人,我只能说他们是不明的“名人”而已,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500

500

(该大V的长微博未截图,仅截取了他的部分短评)

大家怎么看两个人的观点呢?

不以钱文忠教授举的几个例子来看的话,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真的在崩塌吗?

备注:

钱文忠,1966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后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等。

(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