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第三年,职业困惑越来越多

500高中教师从教第三年,又到了填写各种考核表的时间。

如何评判自己的从教生涯?

领导更多的是看班级平均分,距平分,几次考试距平分的差值,最高分,不合格人数,说实话,这些数据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但是外面的人会说,你们只会看成绩,不培养学生素质。

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我不禁苦笑,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对教师的要求确是立竿见影的,领导往往希望最好这个学期学生成绩就有明显提高,但是这个考核指标本身就是过多强调了教忽略了育,

教和育的矛盾大概就来源于对教师的当年考核与多年后才能看到的教育结果直接的矛盾吧。

专家学生强调育,家长领导看重教,

而目前来看这又是无解的,不可能多年之后才对一名教师进行考核吧,

当然张红梅老先生这样的也不在乎每年的所谓考核了。

等待观友们的批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