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台湾周书楷的一次“外交”遭遇战

作者:祖钦舜 于1960年到1965年在意大利留学,随后到我驻意大利商务代表处工作;在外交部工作期间曾任使馆研究室主任、参赞、总领事、公使衔参赞、处长、机关党校教务长、驻马耳他大使、使馆党委书记等。

意为外长安德烈奥蒂歌功颂德

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政坛40年代从政的老政治家先后退出政治舞台,仅有外交部长安德烈奥蒂一人仍活跃在意大利国内外尖锐复杂、风云变幻的政治、外交舞台上,并以他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稳重沉着的工作作风,善观形势,妥当应对,似有再次出任政府总理的把握。

500

面对上述局势,意大利亲安和支安势力积极活动,为安第七次出任政府总理作宣传舆论准备,为安50年政绩大唱颂歌,以策应安在幕后同其他执政党派讨价还价的需要。同时,安又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梵蒂冈关系密切,深得教廷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一个亲罗马教廷的慈善组织为意外长安德雷奥蒂从政50周年和重新出任总理作宣传,专门组织了一次大型露天集会,邀请各国驻意使节及意大利各界人士、政要出席,中国驻意大使杜攻亦在应邀之列。

错为台驻梵蒂冈伪大使发邀请

杜攻大使收到邀请后,立即批示,他已有活动,不能参加,由使馆首席馆员、政务参赞祖钦舜(即笔者)代表他出席这一活动。

露天集会是下午四时许,我提前到达会场。我走进大门,看到会场上人尚未坐满,外交使节席还稀稀拉拉,没有几个人。出示请帖后,一位女工作人员把我引到使节席,指着贴有中国大使馆标志的座位请我坐下。此时我向右一看,临座上也贴有中国大使馆,不免有点不解,怎么邀请中国大使馆两个人,其他使馆只请一个人?

我坐下不久,正想询问有关人员,以作澄清,此时远处一位东方人在一位工作人员指引下,向我的座位方向走来,最后在我右边的座位上坐下。

我开始以为工作人员引错了座位,静观了一两分钟,觉得不对头,便用外文问一问,提醒他是否坐错了位子,看来他不懂意大利文,拿起自己的领带让我看,领带夹上是台湾的青天白日旗。我立即严肃地说:“这是中国大使馆的席位,你不能代表中国,请你离开。”他依然晃着领带,不愿离开。

500

周书楷(右)在第26届联大上

这时,我意识到:身旁的这位正是台湾驻梵蒂冈的伪大使周书楷,此人曾任台伪外长,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而引咎辞职,后被派到梵蒂冈;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的政策较蒋经国时期已早有变化。为了不让“两个中国”的局面继续下去,我即离开座位,走到就坐在第一排的外交部长安德烈奥蒂办公室主任卡瓦尔基尼身旁,说明会场上出现“两个中国”的情况,并提出交涉,要求意方遵守两国建交公报的立场,并立即采取措施,不许台湾驻梵蒂冈伪大使周书楷出席为意外交部长而举办的集会。

卡请我依他右侧座位坐下,转脸向他左侧就坐的外长安德烈奥蒂报告,并同安交换了意见。卡立即叫来主办单位人员,并作了指示。我看见该人走到会场后边,安排一位女工作人员走到周书楷座位旁,低头对周说话,示意周离开。但是我看见周听后一动不动地坐着不走。那位工作人员没办法,只好走开。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提醒卡注意出现的情况,卡听后又指示人员去处理。尽管会上发言正常进行,都是赞扬安德烈奥蒂从政50年的政绩和任外长多年的建树,可我无心听取,又无法像现在一样用手机向杜大使请示报告,只能继续向卡作交涉,力争把台湾代表赶出会场。

打击周书楷的台“代表”形象

卡是意外交部长安德烈奥蒂十分信赖和得力的助手,我同他经常打交道,不论大使还是国内领导要同意外长会见或谈及国际问题和双边大事,都是由我同他联系安排,个人关系也较好,他确实想办好此事,要台湾驻梵蒂冈代表离开。

我再次看见工作人员前去要周书楷离开,但周就是不离开。最后工作人员断然将周书楷椅子上贴的“中国大使馆”的纸牌撕掉,周就差被工作人员动手架离会场,但周书楷依然木头似地坐在那里,全然不顾外交礼节,赖在座位上。他的表现遭到周围使节的冷眼相视。眼看集会即将结束,卡和他手下人员不想拉周书楷出场,并有点再拖十分钟散会了事之意,我即起身大步退出会场,以示对会议组织者的抗议。

我的行动一直为与会者所关注,特别是我的退席抗议之举更让出席者注目,并有不少意大利与会者和外国使节向我点头致意,表示支持和理解。我走出会场,司机小霍迅速打开车门让我上车,并告我说,他发现台湾伪使馆的人进入会场,其汽车亦停在会场门前。

意主办单位写信认错和道歉

回到使馆,我立即向大使作了汇报,并报告国内。第二天,我接到意大利外交部礼宾司主管处长的电话。对方表示,他昨日下午亦在会场,看到会场上发生的一切,说我的要求是正确的,退席抗议好,还说昨天会场上不应发生这一错误。意外交部已经要求主办单位就其错误向中国大使馆正式写信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错误。

嗣后,我馆收到意大利这个民间主办单位的认错和道歉信。我在事后的外交活动中,见到意外交部礼宾司主管处长和出席那次活动的几位使节,他们都说我做得对,认为意大利早已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在为意外长举办活动中,意方单位不应邀请台湾人出席。这是一个严重的外交事件和政治错误,意方应向中国大使馆道歉,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出席会议的外交官,理所当然对此做出退席抗议的反应,若不做外交反应将有损国家利益,也未尽到外交官的职责。

-End-

文字 | 《外交纪实(二)》 

作者 | 祖钦舜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