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仅靠一张纸,每年狂赚中国几十亿美元,如今终于被我们攻克了!

美国仅靠一张纸,每年狂赚中国几十亿美元,如今终于被我们攻克了!

大国科技科普 公众号:52赫兹实验室

500

500序言

前几年有这样一条新闻,说的是华南理工大学胡健带领的团队,研发了芳纶纸相关技术,作价6684万元,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中车集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500

估计大家会跟我产生一样的疑问:呃,芳纶纸是什么?一项技术为啥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

芳纶纸介绍

纸对大家来说想必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几乎每天都要用到,无论是卫生纸还是书写用的纸,其造纸工艺都非常简单。

不管怎么说,造纸术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呢!

500

然而却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纸曾经被美国垄断,由于中国之前没有掌握这种纸的生产技术,每年不得不花费几十亿美元向国外进口,所以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

这种纸就叫做"芳纶纸"。

500

跟我们常见的纸不一样,芳纶纸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变形、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和优良的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电工绝缘等领域,是一种关系国家安全的高科技新材料。

500

放在高铁里面,可以有效降低高速列车的能耗和噪音;放在航天火箭里面,可以极大的减轻火箭的整体重量;放在飞机里面可以大幅度提高飞机构件刚度、减轻质量并可满足透波性能等特种功能要求等等。

500

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大家都知道吧,它的隐身能力非常厉害,可以安全得穿过各种常规防空系统,其中它的机翼蒙皮就采用到了芳纶纸材料。

由于芳纶纸质轻、宽频透波性好、高强、高模,采用以芳纶纸为芯材的蜂窝结构复合材料来制作隐身材料,可以有效地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提高飞行器的生存力和战斗力。

500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芳纶纸就是一种重要的国防装备基础材料,它的地位就相当于是汽车里面用的润滑油,没有它就发挥不出更强的效果。

国外垄断

但是芳纶纸制备技术,在很长时间全球只有美国杜邦公司和日本帝人公司等少数企业能生产,其中杜邦多年稳居首位,市场份额在50%左右,帝人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

500

尤其是美国杜邦公司,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研发成功芳纶纸,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公司在芳纶纸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无论是新产品研发、生产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居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已经开发出第三代高性能芳纶纸,比第一代产品性能高一倍以上。

500

而中国这边呢,过去由于制造不出来,一直长期依赖进口,但美国严格控制芳纶纸对华出口,规定低规格、性能较差的民用产品可以出口,高规格产品实施禁运。

日本那边更是如此,比如用芳纶纸制成的异形件,成本每个20元,日本那边卖给我们却是2800元,并且卖多少个完全是对方说了算,今天心情好卖我们100个,明天心情不好卖我们10个都有可能。

500

可以说我们被国外卡的死死的,不仅要看人颜色,还要承受低品质带来的种种限制。

中国如何打破垄断

为了打破不再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各部门多次明确将芳纶列入关键扶持发展的政策范畴。

虽然中国自70年代以来,对芳纶纸开展了大量研制工作。直到20世纪末,国内的芳纶纤维、浆粕质量仍难以满足抄造蜂窝复合结构用芳纶纸的要求。

500

通过近三个五年计划对芳纶纸的攻关,在制造工艺和产品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积累了一定经验,能满足强度要求不高领域的使用要求。

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作为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华南理工大学胡健教授从2009年就开始进行芳纶纸的探索研制。

500

他的目标就是永久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拥有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满足国防军工重大需求的同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个目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但既然要研发这种技术,哪怕再难,我们也要硬头皮上,我们中国人就是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胡健教授团队更是如此!他们不断进行各种试验,画出的工程纸多达上千张。

当然了,为了这项技术的突破做出巨大贡献的,除了胡健教授以外,还有一个央企不得不说,那就是中国中车集团。

500

作为高铁跟地铁都很厉害的龙头企业,中国中车也一直想寻找如何突破芳纶纸蜂窝问题的方案。在2014年,他们就注意到胡建团队,并跟他们商讨,咱们能不能一起干!技术一旦成熟,我们可以立马投入生产。

500

胡建教授当然很高兴,把科研成果产业化正是研发的初衷,但同时他也有担心,那就是这个项目是学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涵盖范围大,包括国家军民融合重大专项成果,学校是否同意转化?应该如何转化呢?

于是胡建教授就跟时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现党委书记章熙春汇报,他听后表示支持,说:"你们团队来开路,先放个头炮,看看响不响。"。

500

既然学校领导发话同意做,那就可以放手去干,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与企业商谈转化合作方式时,学校和团队一致赞同技术入股方式,但技术入股涉及到国有资产评估等问题,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这些问题,为此学校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扫除技术入股障碍,随后在2016年,胡建团队与中国中车集团正式签订合同。“技术作价6684万元,校方占合资公司25%的股份,随后学校按规定将所持股份的80%奖励给团队。”

500

80%,换算下来就是5300多万元。在别人看来,这是科研工作者以成果致富的典型,但对胡建团队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欣慰。

欣慰的是,一项科研成功能不能顺利产业化,离不开资金跟政策的支持。前期的研发资金都是华南理工大学提供,无论是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验证,还是到国外进行工程化试验,学校都是一路开绿灯,如果没有政策保障,不可能进展如此顺利。

500

不得不说,华南理工大学的领导干部们,比柳传志之流强百倍,他们重视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没强取豪夺胡建团队的科研成果,更是激励胡建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的基础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500

最终,胡健教授团队历时多年,终于在2019年成功研制属于中国自己的“芳纶纸”。同时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3个掌握芳纶纸技术的国家,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胡建团队直接跳过芳纶纸二代,性能直逼美国最近研制的第三代芳纶纸。

500

芳纶纸的技术突破,每年为国家节省十亿元进口费,还可以把芳纶纸卖到国外,这次该轮到我们卖芳纶纸到全世界赚钱了。

最后

长久以来,我们的科技文化一直被娱乐文化所淹没,大家只知道某某明星某某歌星的绯闻和一举一动,正所谓"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以至于对于为中国制造默默付贡献出的人和事一无所知,对于如何突破技术面对的重重困难也无人知晓。

500

很多关键产品看似原理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程实用,却面临着无数的理论与工艺,材料,各种关键数据,工程试验验证等等一系列困难。

而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只怪媒体,有时候观众的阅读选择行为造成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得不到人关注。

比如大家喜欢看娱乐八卦,平台机器算法就会推荐娱乐八卦。

很多人说自媒体人为什么不写这方面的内容?

其实吧,很多人写了,内容却无人问津,这其实跟推荐量有关。

怎么办呢?

如果大家希望这样的内容得到广泛传播,可以点赞评论或者收藏走一波哈,这样可以让机器算法把内容推荐给更多的人阅读。

最后再多说几句吧。

现在虽然是全球化时代,都是各国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各自的不足,形成一条最优化的产业链;但正是好多科学尖端技术被美国垄断,才让美国在全世界称王称霸。

500

而美国害怕中国的崛起,就不让我们在高端科技方面与其它国家一样可以共享,甚至进行各种制裁跟技术封锁,但我们每攻克一个技术堡垒,就敲掉了美国的一个饭碗,就是要让它痛彻心扉!

致敬我们的科研领军人们,一次次为国争光!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