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视角+现实题材,“医疗剧”再扩容?
作者| 糖炒山楂
来源| 一点剧读
“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死亡率在百分之九十”。窝在昏暗房间的一角,因为触碰了埃博拉感染者的血液的小护士,正蜷缩着身体,用手机查阅着感染者可能出现的症状。
大大咧咧的谢云虎医生,在触碰了感染者老盖触摸过的铁丝围栏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给手部消毒,可能被感染的忧惧让他在怀孕的妻子的面前尤其难以隐藏情绪。
这些片段都出自热播剧《埃博拉前线》,该剧是以2014年中国医疗队奔赴非洲参与抗击埃博拉疫情为原型进行改编,而剧中对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密接者的刻画,那种从内心深处蔓延出来的无助和恐慌,也唤醒了太多人关于2019年底刚刚遭遇新冠疫情时的记忆。
“没想到会被带进去,疫情下人们的恐慌、封门消杀隔离的紧张氛围,塑造的都很真实”,某网友评价道。国产医疗题材再度上新,有人看到了埃博拉疫情背后的真实和尺度,也有人看到了特殊题材的传播挑战。《埃博拉前线》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呢?
“隔着屏幕都紧张”,
《埃博拉》是一个好故事吗?
一艘甲板上躺满了满身血污的埃博拉感染死者,一个洋溢着热情的中卡友好医院,一个“不拘小节”喜欢给病人以拥抱的医生,故事的展开猝不及防却又早已有迹可循。
即使郑书鹏(罗晋饰)一次次的叮嘱老盖接诊时要带好口罩,但后者总是不以为然,他喜欢以拥抱来鼓励病人。这样的平静最终在老郑所在的援非医疗队离开前夕被打破,18号床病人的到来,让整个医院开始弥漫在埃博拉病毒的恐惧下,而老盖则是当时的接诊医生,甚至被喷了一脸血。
在剧情的推进中,老盖并没能逃过此劫,被感染、然后牺牲。不过在演员的刻画下,只存在了短短三集的人物却十分鲜活:放了老抽黑乎乎的番茄炒蛋,被认为浪漫至极的梁祝故事,两袋接诊时被忽视的口罩特写,被感染后强忍症状和老郑交换礼物、甚至是最终死在好友怀抱中,两人的情谊显然是最大的看点之一。
老盖承托起了观众的情感,也将埃博拉病毒的可怕性再度展现。从剧作层面来讲,这也是《埃博拉前线》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一大关键:抗击疫情的紧迫感,和人在当时当下最真实的反应并行刻画,以人为牵引真正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才有了那种“隔着屏幕都紧张”的追剧感慨。
电视剧刻画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热闹的城市、热情的同事、正在准备的生日party,和18号病人的挣扎鲜血、白板上公布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困难的溯源,形成鲜明的对照;而这其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同样深刻:茜茜和老盖的强忍坚强面对朋友、老郑的紧急溯源和始终坚持看望老盖等,都让人动容。
快节奏、强情感的代入下,在经历了最初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冲击后,电视剧的主线叙事结构也基本铺陈开来:老郑的传染病医生溯源视角,和记者何欢的调查视角并进,最终在埃博拉源头的桑宜村会合,抗击疫情的故事加速展开。至少从目前来看,《埃博拉前线》是具备好故事的基因的。
相比大多数的国产医疗剧,它的确迈出了较大的一步:更宏大的国家视角、社会共鸣,更真实的故事改编和人物呈现,以及更匠心的制作和细节刻画。据了解,剧中的18号床零号病人、老盖、以及主角老郑等,皆是2014年埃博拉疫情中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存在。
一个值得强调的点是,这部剧并没有神话医疗人员,无论是老郑所在的医疗队伍,还是即将出征前线的中国医疗队,都在直面可能感染、病死他乡的问题。而这恰恰是让网友破防的所在:勇敢,不是不惧危险,而是克服恐惧后的毅然前行。预告片中何东(章涛饰)在紧急救人时选择人工呼吸,预支了观众的眼泪。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大量关于埃博拉病毒的科普、专业医疗操作的呈现。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口罩已然成为生活必备品,而埃博拉抗疫时并没有如此强烈的“口罩需求”,一方面是当地的经济医疗水平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剧中反复强调的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是以剧中并没有大量戴口罩的场景。
《埃博拉前线》的确交出了一份非常不错的答卷,格局、真实、人性、细节面面俱到,演员与角色相互成就,这是其能够撬动观众好评的根基。不过回归市场,这部剧同样需要接受更多维度的考验。
“口碑好剧”值得更多耐心?
2020年2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一部聚焦埃博拉病毒的美剧《血疫》再度受到关注,百度搜索量短时间飙升,目前这部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为8.1分,评分人数超6万。回到国产剧《埃博拉前线》,虽然该剧的口碑效应不言而喻,但并未在大众层面引发最大关注,而一条短评或许代表一部分观众的疑问:“是不是拍成纪录片更好一点更真实?”
虽然题材距离大众有一定壁垒,但医疗题材其实一直是这两年来的“风口”。去年市场已经出现了两部抗疫题材电视剧,分别是《最美逆行者》和《在一起》,两部剧都是以2020年全民新冠疫情为背景,也在播出后引发了大量讨论。目前后者豆瓣打分人数达到9.6万。
不过,《埃博拉前线》又是不同的。虽然援非医疗、埃博拉病毒不具备去年新冠疫情带给大众最直接的心灵冲击,但剧中对密接心态、医护人员的刻画同样频频触动观众;同时透过舆论也能发现剧中通过“中国通”的设定对老盖等人物进行了中文台词处理,也在致力于打破与观众之间的壁垒。
这是一次医疗题材、尤其是抗疫题材的再度扩容,国产剧的视野和格局正在打开。主旋律维度本质是相同的。今年以来,《山海情》《觉醒年代》先后封神,“爱国主义”的社会大情绪正在成为影视剧市场的利器,而《埃博拉前线》也的确让很多观众在追剧后发出了“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的感慨。
一个客观背景是,《埃博拉前线》是和《山海情》《功勋》等同一批次受到广电总局重点关注、专门召开创作会议的项目,有且只有8个。而结合前几者在市场上掀起的高口碑、高话题,这部剧也该被赋予更多的信心。
至于网友所探讨的医疗题材纪录片呢?仍以新冠疫情为例,去年市场上的确催生了大量优秀纪录片,不过影视剧领域同样做到了齐头并进。纪录片和影视剧的诉求显然是不同的,但目前来看,《埃博拉前线》仍然做到了好故事的根基,快节奏、强情节,戏剧张力十足,制作上同样做到了上乘。
除此之外,该剧打破了抗疫题材、主旋律剧常见的单元剧模式,长线叙事也让整个故事更具张力。从追剧观感上看,虽然埃博拉疫情本身比较沉重,但其中关于情感的刻画同样是极具看点的,比如谢医生的自带喜感等。只是如此种种的前提,都是率先让观众愿意打开这部剧。
或许,市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和喜欢上这样一部略显厚重的电视剧,但我们仍然希望它能够被看到。而此时判定这部剧的走向仍然为时过早,口碑好剧的逆袭神话已然屡见不鲜,即便是登上年度十大网络热词的“觉醒年代”,也是在首轮播出很久后才逐渐在网络上封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