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喜忧参半

【本文由“ONCE”推荐,来自《当前多人群出现“农民工化”趋势, 最明显的是大学生 | 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ONCE添加】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之前需要进行工业积累、以及文人淫欲与XX政治带来的破坏与内耗,中国的人均GDP仅300美元左右;除了由于习得现代的医疗技术、与部分组织水平的提升相结合带来的人均寿命的提高,一些基础人均资源比如人均粮食消耗获得反而降低。

同时,一方面,由于二战后西方技术的又一次巨大发展,以及在民族国家内部团结精神与苏联的压力下,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向下渗透。另一方面,冷战时期许多落后国家在美苏均衡的局势下,得以喘息和发展,一些国家获得了苏联的援助,另一些国家可以在西方的产业升级中得到一些中低端产业;并且由于许多国家在近代以前尚未高度开发,因此即便同样经历了二战后第一波人口爆炸,人均资源状况依然相当可观,因此经济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些发展。

所以总的来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的相对状况,比之建国初期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后的状况,还要变得更差。

但是,极低的人均GDP所代表的极低人均经济水平,却带来了一个“好处“一一那就是即便以10亿人计,依然有极大的提升幅度这一可预期的现实激励。比如说当时的人们可以设想,纵然不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相比,但是如果人均GDP增长到3000美元,那也是增加了10倍。这是何其大的利益激励,而且这是能够对10亿人产生普遍效果的利益激励。

于是,在具有这样巨大激励的前提下,中国人高度膨胀的现世欲望,竟然千载难逢的得到了与高达10亿人口相匹配的现实条件。于是当时的中国人凭借着前期粗糙的的工业积累,自己的勤劳聪慧和苦干精神在世界竞争中,逐步从低端做起,获得相应的胜利并积累后续发展的资本与财富。

于是我们看到到了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约1万美元,增长了三十几倍;即便扣除通胀因素等带来的虚假增加,人均财富依然获得了巨量增长;即便广大中下层人群获得的实际收入的增长比例还要更低,平均起来至少也有数倍增长。这样的增长,对于超过10亿的中国人而言,都是实实在在的,极大的现实激励。

然而到了今天,中国的人均GDP与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如果以实际购买力衡量,甚至还要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像前40年那样,普遍而巨大的激励已经基本不复存在。过去40年,中国的人均GDP增加了三十几倍;而未来40年,即便世界经济再翻两番达到现在的4倍,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总的来说又达到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那么未来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过是8倍,仅有上一个40年的约1/4;由于人们的实际收入增长,至多只能达到名义GDP增长的几分之一,而中下层的实际收入增长还要更少,因此,未来40年,中国广大中下层的实际收入增长,已经远远不能和上一个40年相比;并且就绝对值而言,也是并不可观的。

这里可以提供一个对比,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的名义人均GDP从2万多增加到超过6万,增长了两倍多,但是广大美国中下层人群的实际经济水平,却基本停滞。另一方面,30年后中国的第1波婴儿潮的人群大都逝去,如果以上面的前提,人均经济水平可以获得另一项不小的加成。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的80后以及之前的几个0代,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方面生活条件是极其低下的,但是另一方面向上发展的可预期的利益激励是非常大的。而与之相反,大部分90后乃至于之后的几个代,在青少年时享受了他们父辈的经济增长的一些成果,条件要改善很多;但是,他们在长大成人以后,所能获得的可预期的利益激励,却远远不能与他们的父辈相比。

这就是中国的大部分90后、乃至于00后、10后,尽管他们的青少年时期生活条件比之前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当他们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时,他们的处境会比之前代,特别是对比起之前几个0代所能获得的积累速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施加给他们的极为沉重的压力,反而显得远为惨烈的根本原因。

这种状况,只有在20年后,中国人口开始显著减少的进程,同时寄望于当时中国的产业升级已大部完成,能够在人口减少的前提下维持经济总量的小幅增长率(与世界平均增长率基本持平),从而得以发挥人均资源不断改善的优势,提高人均实际经济水平;那个时候的广大青年人的实际社会状况,才得以开始获得较大改善;并在30年后,62~75年的第1波婴儿潮的人群大部逝去,这种改善才会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呈现出来。

在当今世界大国核均衡势态下,想要通过国家间博弈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势态,可能性基本等于0;因此,如果想要改变上面的推论,只能依靠另一个前提,即获得如工业革命那样的、划时代的技术进步。

其根本,在于获取能源的成本的极大降低。比如如果2025年中国能够发电达到20万亿度,那甚至连人口大幅减少都不必要;实际2020年中国发电总量是约7.78亿度。(顺便一说,衡量未来世界合适人口数量的首个技术参数,是海水淡化成本。从根本上说是能源成本。)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