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次印巴战争?

为何以印度如此之巨大的体量,历次印巴战争都没有吞并巴基斯坦?按理来说这两个半工业国的战争,拼的就是体量。而且巴基斯坦战略纵深不大,印军也有大量装甲部队为何巴基斯坦仅凭中国援助就能存活?而且第一次中国只是旁观。

500

印度参与了东巴西巴及孟加拉独立的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孟加拉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我始终觉得这件事情上印度的策略不是太聪明。印度的想法当然是说东巴从西巴基斯坦分裂之后会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可问题是东巴分裂之后并没有变成一个对印度友好的小弟。而且东巴即使分裂出来成为孟加拉国,它依然是印度文化搞不定的高度穆斯林化国家。而西边的巴基斯坦虽然受到了重创,但也因此而铁了心成为中国的铁杆盟友。 结果就是印度在最关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依然推不动。

目前印度同时面临着西边因为投共而更加搞不定的巴基斯坦的安全和地缘威胁以及东边似乎要与中国搞经济接轨的孟加拉的经济竞争压力。

从另一个角度想,假如印度不参与肢解巴基斯坦,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帮巴基斯坦一把维持住孟加拉不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 接下来的巴基斯坦就长期面临着严重的国家分裂的风险。同时印度又可以在是否分裂问题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对抗印度的能力和意愿恐怕会大为削弱。

比如说印度可以要求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做实质性的让步,以作为印度帮助巴基斯坦在孟加拉维稳或者至少是不破坏维稳的条件。又或者印度可以以巴基斯坦不得与中国交好作为印度帮助巴基斯坦在孟加拉维稳或者至少是不破坏维稳的条件。仔细想想,在与印度的博弈中,是保留着东巴但因此和中国没有铁关系的巴基斯坦更有力量还是失掉了东巴但是与中国有铁关系的巴基斯坦更有力量?

印度不妨就一直维持西巴和东巴的在名义上的统一数十年。巴基斯坦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到的严重内耗和恐惧足以使印度面对巴基斯坦的博弈不仅有极大优势而且操作极易。

顺便说一下,这种保持对手大但分裂虚弱而不是让对手砍掉一部后变得团结而强悍的策略,在人类历史上是被反复使用过的,是很值得借鉴的外交政策。

比如我们脑洞一下。假如美国在90年左右及时提出,愿意尽全力帮助苏联维持加盟共和国不散架的状态,同时威胁如果苏联解体了美国只会帮助一些分裂出去的小加盟共和国而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那么叶利钦之流会不会就不敢让俄罗斯乌克兰从苏联中分裂出来?而如果保留一个松散的内耗极大的其维持性仰赖于美国的经济胡萝卜和经济大棒的苏联,会不会对美国更有利?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