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娘炮文化,提倡刚健进取精神
一、“娘”的本义
汉语中的“娘”专有名词指“母亲”“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后来已婚女性的泛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恰似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厨娘,渔娘,老板娘……本身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名称。
二、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娘”
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娘”已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形容词。有统计资料现实,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超过1/4。
“很娘”,35%;娘到……27%;娘炮,6.52%;超娘,6%;太娘了,0.43%;娘爆了,0.14%(2013年)
作为形容词的“娘”,来自日语。来自日语的“娘”,不是指称“girl”,而是具有另一种意义,ACG界名词,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与Games(游戏)的首字母缩写,ACG文化发源于日本,但ACG一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创造,流行于华语文化圈,但在日本从不使用这个词,在英语文化圈里也并不普及。“娘”,“宅”,“萌”,“二次元”,“脑残”,“萝莉”,“腐女”,“御女”,“人妻”……
“sissy”(胆小鬼,女人气的男人,柔弱),“de-masculine”去男性化。这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
通过查阅百度百科及相关资料, 我们知道COSPLAY 是英文Costume Play ,角色扮演,服装扮演。
三、“娘炮”进入中国
2010年5月,湖南卫视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开唱,成都唱区出现了一位名叫刘著的男选手,一夜走红。这名男生从容貌、着装到说话、唱歌都酷似女生, 并引发了现场评委对于他身份的几度质疑。众多媒体几乎同时打出“ 2010 快乐男声惊现伪娘” 的标题, 这使得“ 伪娘”一词瞬间蹿红。这可以看作“娘炮”现象或文化的缘起。
“娘炮”这个词则来自台湾电视剧《别叫我软柿子》,女主角说男主角是“娘炮”,意思是说生性软弱,像个女生一样。
“炮”指具有丰富经验阅历的人,“老炮”。
娘炮——生活习惯已经彻底女性化的人。长时间待在女人堆里,女性的思维,女性的话语,女性的一举一动。
一炮走红——借助这种“娘”化的生活方式,说话方式,一举一动,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网红的人。
我们以“伪娘” 为关键词在百度网进行检索, 结果显示相关网页超过7千万篇, 以“娘炮” 为关键词在百度网进行检索, 结果显示相关网页超过1亿篇。
从“ 伪娘” 的含义中, 不难发现“ 伪娘” 的内涵似乎跟我们所熟悉的“男扮女妆”、“ 娘娘腔”、“ 反串”、“人妖” 这几个词存在着意义上的勾连之处, 但它们却不同。
四、“娘炮”背后的争议营销策略
2009年的曾轶可,乃至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这两位有着中性气质的女生,网友们友好或者嘲讽的给“他们”起名为“哥”,“曾哥”“春哥”。
而湖南卫视为这些争议人物提供了最好的展示平台,在支持声与反对声中,他们她们的人气飙到了最高峰,而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也攀爬到了娱乐一哥的位置,两者之间相互依附着以双螺旋的方式不断的升温,各家也都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赚得也是盆满钵满。湖南卫视作为节目制作方,很好的发掘了选秀节目中出现的这些争议人物,不断制造着新的可供大众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湖南卫视也或明或暗的运用了争议营销,来使得节目达到更高的收视率。
所谓争议营销,是事件营销中运用争议性话题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传播和影响效果很显著,可谓四两拨千斤。因为大众对于争议性事件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一般性事件,而且广大的网友更是乐此不疲的更新事件的争议。有学者认为策划者必须把握住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争议性话题策略必须是双赢的,坚决不能由于策略定位的失误而损害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或者是有损公序良俗。
“传播事件”——营销案例:把人乐死,把人笑死,把人吓死,把人气死,把人烦死。
坏名声也是名声,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流量即意味着金钱。
传统媒体平面媒体和电视的广告收入大幅下降,9成;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推广费用占比却越来越高。这些产品推广费用流向哪里?
资本的推波助澜。
五、“娘炮”文化不是东方文化
儒,胡适误解为懦弱、文弱。
儒家: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高尚的理想主义情怀。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虽千万人吾往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司马迁:发愤著书: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道家文化:上善若水,不是柔弱,而是以柔克刚;
佛教文化:鸠摩罗什辛苦译经,玄奘法师不远万里西天取经。
直到现代瞿秋白、夏明翰等革命烈士,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刚健进取精神!
六、时代呼唤
当一种文化更生、转型的时候,都呼唤一种风骨、刚健、自强、进取的精神。改革开放刚开始时,1980年代初,我们也出现了寻找“高仓健”的社会思潮,对“奶油小生”表示极度厌弃。这股风潮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那种励精图治、破除沉疴、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相互呼应,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也引导和重塑了国民精神。
现在,我们又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过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战,2019年香港黑爆反送中,以及2020新冠疫情这三次大的斗争,还有最近孟晚舟胜利回家,相信绝大多数国人从内心感受到时代砰砰作响的脉搏,应该说,时代正在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给出了权威定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是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等三个角度,对伟大民族精神的高度“提纯”。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