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3年不教拼音,不教认字,学穿衣服,学系鞋带?等到了小学,你就知道焦虑了

【本文来自《 河南安阳市殷都区一幼儿园因“小学化”倾向被查处通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胖兔
  • 自理能力,穿衣服鞋子,自己吃饭,讲礼貌,玩游戏,安全教育,讲规矩,行为纠正,唱歌跳舞做游戏,很多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有很多坏习惯,这个行为习惯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家长意识不到或者很难纠正,上幼儿园多少能改,我认识的好几个“熊孩子”上了幼儿园都“改邪归正”了。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闺女的幼儿园课程设置是有教学大纲的,你看过那个入学前的八大能力那本书吗?一般都是培养这些能力,给小学打好基础。说起来我们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做的真好啊!孩子上一年级很顺利!虽然一点拼音和字都不教,但是心理建设做的老好了。

幼儿园3年不教拼音,不教认字,学穿衣服,学系鞋带?等到了小学,别人家的孩子一年级就开始看四大名著,你家的孩子还在认字,那时候就知道焦虑了。幼儿园不教,有钱的请保姆教,有长辈的在家里教。那些工人、农民忙的没时间管孩子的,孩子就该整天玩游戏,逛街呗。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30

  • 别废话
    家长们千万要知道,娃娃上一年级之前一定要把拼音学完,哪怕不精,要认识百多个常用汉字,至少10以内的加减法要会,不然你的娃会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我们家的娃因为个人原因,三岁半就会认识一百多汉字,四岁时认识三百多汉字,后又有大幅增加,基本上四岁以后都是自己看童书,家长没有强求教育认字,只是机缘巧合等因素。五岁半时已经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会竖式计算,会进位等。你以为这样上一年级就没问题了吧?错!并且问题还很严重。娃在上学前没有学拼音,只认识个大概,问题就出在这里,娃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一度出现厌学现相,在学校说头痛、肚子痛,班主任打电话叫家长去学校接娃……那是相当头疼。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班级里的孩子在上学前都提前培训了拼音,众家长凑钱请在职老师上了一个月的拼音课,没有学过拼音的娃能拼得过?!后来本人亲自操刀,在娃放学后给她补习拼音,一个多月才让娃重拾信心,跟上班级进度。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都不给教、大家都不学拼音,进度不就差不多了?一开始抢跑快点你以为有用?小学初中让人学到脑壳疼的奥数题,到大学也就是一节课、学个原理公式就能解决的事。
    我们家孩子就没先学拼音,8月出生的年龄在班里算倒数的了,一年级照样语文数学都很好,到现在了年年三好生。一年级的时候还不能参加校运会短跑比赛,因为年龄小比不过大的孩子,选不上,现在二年级了跑全班第一,校运会也能进前三。
    什么年龄学适合他们年龄的东西就好,比如轮滑就是四五岁重心低的时候学更好,学游泳六岁,孩子有个快乐童年很重要,否则将来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上大学了还可能会玩疯了荒废学业。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玩中带学还不错,比如看教点英文的动画片都还好啊,普通绘本、动画片也能学会不少汉字的了,根本不用去刻意数学会了几百字。拼音这种毫无乐趣的、要按头学的东西,还是算了。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我孩子不是在小学过来的?我孩子同班同学上补习班和我孩子没上补习班成绩有什么不一样我心里不明白?双减了形势是什么?你告诉我啊?教育局一刀切了不能有补习班,但是教育局就合理的安排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了吗?另外双减了就是真的公平了吗?
    我就是农村长大的,从没上过补习班,从小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中长大,但这不耽误我是学霸,我即使高考高烧三天,也不耽误在县里考了60多名。我也面临过考中专还是考高中的选择,最后选了高中,有好多初中比我学习好的选了中专,毕竟当时还是包分配的。现在看考中专的同学,确实不如当年考高中的发展的好。
    我是对各种培训班深恶痛绝,把小孩的童年都夺去了!制造教育焦虑,从而导致教育不公平。
  • 真学霸没几个不是劳逸结合的。
    特别是小孩子阶段,该玩的时候必须玩,不会玩的孩子同样不会学,幼儿园孩子的脑子发育也就那么大,不多玩点开拓下思维,等到了读书的时候你做家长的就会知错,一年两年可能没有,到再高年级一些吧,总会知错的。
    你以为国家规定幼儿园不许教小学知识是害你家的娃?呵呵。
  • 破壁人王栓子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我妈是教书三十多年的小学老师,语文数学都教过,常年教1-3年级,她让我不用给小孩在幼儿园阶段学太多的东西,边玩边学,她说三年级前教授知识类的内容很少,让她紧起来教半个月就能把一学期的内容都教完,三年级前主要是培养小孩独立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您是学霸,不需要上补习班,考省重点轻而易举。咱是普通智商的人,孩子上补习班屁作用没有,花冤枉钱。活该孩子在班里成绩上不去,上不去就认命呗。
    您还别说,学霸不敢当,咱还真是乡村小学初中考进省重点的。到初中才知道啥叫参考书,高中才知道有补习班。我从不觉得自己智商高,也从不觉得我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智商低。成绩不好的大多数人是态度和习惯不行,若不搞奥赛,小学中学那些课程并不难。你与其去折腾孩子上补习班,不如好好培养他的专注力和学习方法,这算是过来人的忠告。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你是学霸,上了好学校,有了好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别人呢?脑子没有你好的人可不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智商的不足?改变命运。你痛恨补习班可以不让孩子上补习班,但是教育局在没有合理安排好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下,一刀切的禁止补习班就是懒政。再就是教育不公平是师资分配不公平,而不是大家都不教知识从而公平。另外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会不焦虑,那只能说明他躺平了,但凡有上进心,有跨界层的希望,他就会一直焦虑,一直去拼搏。
    不靠智商靠训练岂不是更不公平,比谁钱多谁的训练条件更好?

    另外,足球队选拔年轻球员,考不考察球员的天赋?一个孩子很喜欢足球,但是真的没这个天赋,就凭自己很卖力皇马巴萨就给他一个青年队培养机会么? 乒乓球羽毛球选拔年轻苗子,只要努力就能上吗? 这些地方怎么不去闹,唯独学校要闹? 

    现在最吃亏的就是天赋点适合做科学家的孩子。因为适合运动的,适合音乐的,适合美术的,这些领域选拔人才,都还有天赋苗子冒尖的机会,唯独教育渠道要选拔科学家的苗子,稍微有一点侧重天赋就会有一群人跳出来抨击不公平。 现在社会上最吃亏的之一,就是那些有天赋成为大科学家的孩子,不仅国内,大部分国家都如此。从小学开始,大部分教学的内容都是针对普通人设计的,理解能力超过绝大部分同龄人但是考试发挥不出来还得耗费时间去背单词背作文背公式。但是在国内,目前随着理工科难度的降低和补习班的全面铺开,有天赋的孩子比过去还要更吃亏一些。

    我认为钱学森之问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全世界二战后培养出的顶尖科学家都大幅度减少了。最关键的原因我认为是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导致真正的天才反而成了教育体系里的边缘人,进而又成为了学术体系里的边缘人。
  • Topopo8
    我娃三岁半,我其实很焦虑的。好多娃下午就提前接走去学英语了。
    这种煽动焦虑的课外班,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造成全社会焦虑,已经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实际上人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但是家长看到别人孩子学了,确实难免焦虑。特别是小学入学后不按照国家要求的进度,默认学生提前学了,又让家长担心自己孩子一年级跟不上进度就被打击了信心,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但是实际上,超前学习也可能导致孩子厌学,最后自暴自弃,拒绝学习。有些孩子小学就厌学了。

    整治也需要从两端开始,对超前教学的小学,责任人必须处以严惩。让提前学习的学生捞不着便宜才行。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在青春期特别是7-13岁会经历大规模的突触重建,所以实际上小学的成绩确实参考意义也没那么大。我觉得小学还是不应该分班,但是初中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快慢与影响确实开始凸显出来,初中应该开始分班了。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怎么说呢,你觉某些人通过勤奋和拥有资源挤掉了天才是对天才的不公平。这我也认可。问题是要发掘天才是通过什么方式。是通过降低大众接触知识的机会发掘天才吗?相同学习资源的情况下,学习勤奋是不是应该发扬的?我举个例子,我家孩子小学时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大家都完成,但是有的孩子贪玩,总是写不完作业。这孩子家长到教育局投诉,说学校布置的作业超标。然后学校某些作业了就不在布置了,只是说在家自学。这是我们市里排名前三的小学。你觉得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种事情是应该发扬的还是应该淘汰的?我孩子初中时班里的学霸从放学到晚上12点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什么时间段学什么,什么时间段休息,什么时间段锻炼身体,什么时间段阅读。就这还要报补习班学习超纲的知识。这么努力在级部也就能排上前50。所以我挺不能理解那些整天说不报补习班、学习也不累,一样985、211的人。当学习知识是什么?那些说费劲巴拉的上个三本亏不亏?我觉得不亏。孩子努力了,接受这个结果,总比上个中专再去后悔强。而且我儿子还是后悔了,他觉得要是在努力一下说不定就能上一流省重点了。
    勤奋和天赋同样都很重要。但是课外班不属于勤奋,而是属于利用家庭资源的投入进行训练。
    另外,课外班并没有增加大众对知识的接触,相反减少了大众对知识的接触,课外班属于重复性地把时间投入到一些初级知识上进行重复性操练,把课外班的时间拿来看看b站上免费看的大学讲座视频恐怕也能增加大众对知识的接触。
    另外,课外班的学习属于不去想办法理解知识点,而是想要通过训练和背诵替代理解,其实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偷懒。但是确实随着学校层次的提高,学习的知识越来越难,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很难理解这些知识,这也很正常,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把能够理解的选拔出来,从而学习下一阶段更难理解的知识。从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每一个台阶都意味着抽象程度的迅速上升。如果初中,高中的知识都不去想办法理解吸收,而寻求课外班这种应试训练来过关,那到了大学怎么继续理解抽象程度更高的知识?所以显而易见到了大学又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站上的“x小时学完高数”、“x小时学完线代”这样的应试视频混过去。
    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推敲,把教材的内容理解、咀嚼、吃透,才是真正烧脑的勤奋学习方式。这是应当提倡的。当然勤奋也是需要的,但自己不能静下心反复推敲和阅读课本,靠课外班老师把题型罗列出来训练,不是真正要提倡的勤奋,也不符合国家选拔人才的需求。
    另外,现在之所以会后悔没上更好的学校是因为各级学校毕业都在放水。以高中为例,高中教学大纲要求理解、掌握集合、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真的达到了“理解”和“掌握”吗?达不到,也能毕业,进去就不会亏,这才是现在的一个问题。
    同理,现在考研也有一些“勤奋的考研学生”,连静下心来看教材都做不到,静下心来理解清楚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的知识点都做不到,刷题却异常勤奋,刷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题,背诵题型,唯独不愿意认真把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清楚,这其实是伪勤奋,实际上是对理解教材这个需要动脑筋静下来思考、静下来学习的任务在逃避。
  • 说个笑话,我侄子,放着省重点的初中,他爸妈愣是没让去(重点太卷了),选了个家附近的就为了他有时间玩。因为我侄子太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搞得他爸妈跟老师的关系都不对付,孩子也是憋了气儿,期中考试拿了年级第一。班主任让上台讲讲心得,顺便以资嘉奖,我侄子跑台上说“我平时不写作业,诶~就是玩。”把班主任气的,没让讲下去,东西也没给,还打电话到家里还跟他爸妈争执起来(虽然我觉得他爸妈应该去学校把东西要到,当老师居然不能一碗水端平,太不公平)。这还没完,期末前统测我侄子又第一,老师干脆没让讲。教育工作者水平尚且如此,几个非专业的家长又能懂什么。
    孩子教育总归是兴趣第一,过度规训反而影响孩子自发性的发展,而家长更重要的应该是引导以及为孩子打开眼界认识世界所充满的无限可能。
  • 全部楼层
    zxw
    那只是你以为的,你凭什么认为你了解所有小孩。
    我小时候还真看过少儿版的,还是四年级看的,看的囫囵吞枣一点儿都不喜欢,还没语文课本里的课文好看,6年级得到一本完整版的《隋唐演义》,很厚的一本书,当时看的很吃力,但如痴如醉,大学时候才买了完本的四大名著看,可惜已经看不下去了,如果在小学初中衔接阶段接触这些书才是最好的,四本书看完再多翻一翻,三到四年吧。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45
最热 最早 最新

  • 还有这种封建残余思想?
  • 别废话
    家长们千万要知道,娃娃上一年级之前一定要把拼音学完,哪怕不精,要认识百多个常用汉字,至少10以内的加减法要会,不然你的娃会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我们家的娃因为个人原因,三岁半就会认识一百多汉字,四岁时认识三百多汉字,后又有大幅增加,基本上四岁以后都是自己看童书,家长没有强求教育认字,只是机缘巧合等因素。五岁半时已经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会竖式计算,会进位等。你以为这样上一年级就没问题了吧?错!并且问题还很严重。娃在上学前没有学拼音,只认识个大概,问题就出在这里,娃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一度出现厌学现相,在学校说头痛、肚子痛,班主任打电话叫家长去学校接娃……那是相当头疼。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班级里的孩子在上学前都提前培训了拼音,众家长凑钱请在职老师上了一个月的拼音课,没有学过拼音的娃能拼得过?!后来本人亲自操刀,在娃放学后给她补习拼音,一个多月才让娃重拾信心,跟上班级进度。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跑得太快啦!
    别人的孩子40+还在苦逼还房贷,养孩子。您家孩子已经跑完全程了。一个字,跑得快,牛!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我们城市是有二线城市,中考就有上不了高中的。我一个朋友在审计事务所做经理,工作忙,顾不上孩子,结果孩子中考就中专了。我对象同事的孩子,爹是IT狗,娘开农场,也是忙的顾不上孩子。中考死活不上中专,她爹在新东方请老师一对一给教高中课程,学籍挂靠了某个学校。高考280分左右,还要准备复读再高考。我周边也有孩子一路高歌猛进的,高考前钢琴专业10级,高考分数500多,在某知名大学上学,大一就开始助教。但是这种的毕竟少。
    高考分数500多就能在某知名大学上学?请问当地的高考满分和一本线分别是多少?
  • 天赋派和勤奋派都是对的,不用争。大家智力正态分布,都差不太多。 天赋惊人的请自动忽略。我被天赋惊人的同学虐过,他们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智力正常的就看家庭教育了。 拼音啥的都是小问题, 一般家庭都可以辅导的。小学前培不培的不重要, 小学前不弄,上学的时候家里抓紧点一样的, 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打掉娇骄二气。 但凡家里重视教育的没有不教古诗,弄点童书读的。囫囵吞枣肚子里也有几十个常用字会认的。 培优班大部分贩卖焦虑,照楼下那种搞法,是对天才的培养法,普通人真用不上。 中庸吧, 肯定要管,但是也不能拔苗助长。尽人力听天命。 
  • 你说的情况到了大学都大有人在。(错别字连篇,不会穿衣,不会系鞋带)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怎么说呢,你觉某些人通过勤奋和拥有资源挤掉了天才是对天才的不公平。这我也认可。问题是要发掘天才是通过什么方式。是通过降低大众接触知识的机会发掘天才吗?相同学习资源的情况下,学习勤奋是不是应该发扬的?我举个例子,我家孩子小学时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大家都完成,但是有的孩子贪玩,总是写不完作业。这孩子家长到教育局投诉,说学校布置的作业超标。然后学校某些作业了就不在布置了,只是说在家自学。这是我们市里排名前三的小学。你觉得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种事情是应该发扬的还是应该淘汰的?我孩子初中时班里的学霸从放学到晚上12点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什么时间段学什么,什么时间段休息,什么时间段锻炼身体,什么时间段阅读。就这还要报补习班学习超纲的知识。这么努力在级部也就能排上前50。所以我挺不能理解那些整天说不报补习班、学习也不累,一样985、211的人。当学习知识是什么?那些说费劲巴拉的上个三本亏不亏?我觉得不亏。孩子努力了,接受这个结果,总比上个中专再去后悔强。而且我儿子还是后悔了,他觉得要是在努力一下说不定就能上一流省重点了。
    正解!王子云也能400多分上985,可结果又怎样!寒门子弟可伤不起!刻苦努力就对了!
  • 家长可以在幼儿园减负放羊的情况下一对一自己在家教孩子,就是比较考验父母的能力,以下是推荐内容:
    1.生活常识:千万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缺乏社会经验的傻白甜小清新文青地主家的傻儿子!重要的话说三遍!不要怕让孩子尽早知道“社会是险恶的,生命是脆弱的”这个道理,否则的话等孩子遭遇了严重事故后再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有些人贩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闹市大人小孩一起绑分开卖掉,蒲际建蒲三娃了解一下,人性之恶没有尽头)。
    2.自理:尽早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3.体育:尽早锻炼孩子的肢体的协调性,顺便还能增强孩子体质;让孩子学一些防身术;注意事项是一定要避开高尔夫和马术(烧钱的运动玩不起,如果您是富贵家庭当我没说),尽量避开舞蹈(跳着玩可以,拿舞蹈当职业的路很窄)。
    4.拼音和语文:母语是基础,越早学会越好;古诗词以朗读为主;可以让孩子接触《西游记》和《三体》之类的文学名著,注意事项是避开《水浒传》(少不读水浒)和《红楼梦》(红楼梦部分内容18禁,避开为妙)。
    5.数学:数学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一定要尝试学习奥数。
    6.逻辑: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缺乏逻辑教育,尽早掌握是优势英语:英语是编程和部分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
    7.书法:尽早让孩子掌握书写技能,写得一手好字容易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8.自然科学:物理是基础,其它科目包括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最好能结合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推荐的标配有:《十万个为什么》、世界地图、元素周期表、量子科技知识、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号;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可以看CCTV10;注意事项是避开危险的科学实验。
    9.编程:编程是未来社会的基本技能之一,学会编程至少能有一口饭吃饿不死;注意事项是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事件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10.社会科学:历史是基础,其它科目包括哲学、政治、经济、金融、法律;多给孩子讲历史故事;了解政治知识可以看CCTV13和CCTV4,了解经济和金融内容可以CCTV2,了解法律知识可以看CCTV12。
    11.手工和家务:这个顺其自然,安全第一,逐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机器人和乐高都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不错的选择。
    12.艺术:摄影摄像比较烧钱,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学习;美术可以适当学习,美术对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和对孩子未来学习几何课程有一定帮助;美术当业余爱好可以,拿美术当职业路比较窄(美术的就业机会比舞蹈、音乐、表演稍好些,但也好不了多少);音乐尽量避开,学习音乐课程很烧钱,而且潜规则数不胜数(如果您是富贵家庭或孩子是音乐方面的天才当我没说),但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能放松心情的音乐;适当培养孩子的审美品味;表演是个雷,一定要避开,娱乐圈潜规则大家都懂的。
    最后推荐两个优质教育公众号:“拼娃”和“月下客育儿智慧”。
  • 家长可以在幼儿园减负放羊的情况下一对一自己在家教孩子,就是比较考验父母的能力,推荐教以下内容:
    1.生活常识:千万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缺乏社会经验的傻白甜小清新文青地主家的傻儿子!重要的话说三遍!不要怕让孩子尽早知道“社会是险恶的,生命是脆弱的”这个道理,否则的话等孩子遭遇了严重事故后再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有些人贩子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闹市大人小孩一起绑分开卖掉,蒲际建蒲三娃了解一下,人性之恶没有尽头)
    2.自理:尽早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3.体育:尽早锻炼孩子的肢体的协调性,顺便还能增强孩子体质;让孩子学一些防身术;注意事项是一定要避开高尔夫和马术(烧钱的运动玩不起,如果您是富贵家庭当我没说),尽量避开舞蹈(跳着玩可以,拿舞蹈当职业的路很窄)
    4.拼音和语文:母语是基础,越早学会越好;古诗词以朗读为主;可以让孩子接触《西游记》和《三体》之类的文学名著,注意事项是避开《水浒传》(少不读水浒)和《红楼梦》(红楼梦有部分内容18禁,避开为妙)
    5.数学:数学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一定要尝试学习奥数;
    6.逻辑: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缺乏逻辑教育,尽早掌握是优势英语:英语是编程和部分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
    7.书法:尽早让孩子掌握书写技能,写得一手好字容易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8.自然科学:物理是基础,其它科目包括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最好能做到理论和实验并,推荐的标配有:《十万个为什么》、世界地图、元素周期表、量子科技知识、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号;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可以看CCTV10;注意事项是避开危险的科学实验
    9.编程:编程是未来社会的基本技能之一,学会编程至少能有一口饭吃饿不死;注意事项是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事件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10.社会科学:历史是基础,其它科目包括哲学、政治、经济、金融、法律;多给孩子讲历史故事;了解政治知识可以看CCTV13和CCTV4,了解经济和金融内容可以CCTV2,了解法律知识可以看CCTV12
    11.手工和家务:这个顺其自然,安全第一,逐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机器人和乐高都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不错的选择
    12.艺术:摄影摄像比较烧钱,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学习;美术可以适当学习,美术对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和对孩子未来学习几何课程有一定帮助;美术当业余爱好可以,拿美术当职业路比较窄(美术的就业机会比舞蹈、音乐、表演稍好些,但也好不了多少);音乐尽量避开,学习音乐课程很烧钱,而且潜规则数不胜数(如果您是富贵家庭或孩子是音乐方面的天才当我没说),但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能放松心情的音乐;适当培养孩子的审美品味;表演是个雷,一定要避开,娱乐圈潜规则大家都懂的最后推荐两个优质教育公众号:“拼娃”和“月下客育儿智慧”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我们家孩子就不是很聪明,中考一模连个垫底的高中都勉强,可是拼命了一个月,成绩增加了60多分,考上了一个二流省重点。还有上本科的希望。你告诉我通过勤奋提高学习成绩的人脑子不太好吗?
    确实是不太好,可能是遗传吧。n你需要关注一下他是不是容易钻牛角尖,还有理解力是不是有点问题。
  • 全部楼层
    夜缕_
    进了大学才见真招,靠小聪明在大学里是走不远的,浩繁知识靠积累,恒心和勤奋比聪明重要。早就有科学表明,除了那些凤毛麟角的奇葩之外,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成年人智力水平是差不多了,但智力发展有先后快慢,到了大学都成年了,大家都登上同一个智力山顶了,你以为你还比别人聪明很多吗?那些学不好的人并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那些学得好的表面上看是聪明,实际上是自制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有积累底蕴。
    说实话你说的这个科学表明我是不太信的,也没见过这方面的可靠分析。与此相反,我发现人类的先天条件大部分是正态分布的,比如身高,体重,各个器官的健康程度等等,几乎每一项都是,没有理由认为智商就是个例外,除非你拿出很过硬的证据
  • 非著名搬砖工 过于肥胖,不便签名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希望孩子好的家长总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孩子学不学是一说,但是总要有那个机会才行。
    当家长才懂的焦虑,无法言表
  • 醉云间 医疗体系工作者
    全部楼层
    观棋不语段延庆
    绝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如果小学一年级都跟不上,就比较,呃……
    天生?观网唯一奇观就是没小孩的“指导”有小孩的。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此评论已被屏蔽
    对啊,对于你这把钥匙,我觉得你就算下脚料了。
  • 别废话
    家长们千万要知道,娃娃上一年级之前一定要把拼音学完,哪怕不精,要认识百多个常用汉字,至少10以内的加减法要会,不然你的娃会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我们家的娃因为个人原因,三岁半就会认识一百多汉字,四岁时认识三百多汉字,后又有大幅增加,基本上四岁以后都是自己看童书,家长没有强求教育认字,只是机缘巧合等因素。五岁半时已经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会竖式计算,会进位等。你以为这样上一年级就没问题了吧?错!并且问题还很严重。娃在上学前没有学拼音,只认识个大概,问题就出在这里,娃跟不上班级教学进度,一度出现厌学现相,在学校说头痛、肚子痛,班主任打电话叫家长去学校接娃……那是相当头疼。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班级里的孩子在上学前都提前培训了拼音,众家长凑钱请在职老师上了一个月的拼音课,没有学过拼音的娃能拼得过?!后来本人亲自操刀,在娃放学后给她补习拼音,一个多月才让娃重拾信心,跟上班级进度。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当不认同,描述的过于夸张。

    对于一年级学生
    按作者这孩子水平,绝对前几名,不可能说跟不上。。。除非自己卷的厉害。

    我孩子同一年级,之前没学过拼音, 开学一个月的确有压力,都是慢慢的就跟上了。

    关键是父母要花时间陪着练习,纠正。。。如果甩手不管的, 肯定跟不上
  • mauder 作者
    全部楼层
    痴迷干饭的胃病患者
    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家之类的根本没想过哦,我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就行了,至于以后怎么样,他的成就能跟自己的智力和付出相匹配、他自己可以接受这个状态就行,偏安一隅或者四海遨游都是乐事。

    刻意提前学习拼音数学的事儿吧,我觉得不是每个孩子都适用的,重要的是要找到孩子的兴趣(天赋)在哪儿。
    有兴趣—能成功—有更大的兴趣—有更大的成功。。。
    如此循环,这样才能形成正反馈。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了孩子的兴趣,ta自然会追着家长要求学习。而在广泛尝试寻找兴趣的过程中,家长就会变成最了解孩子的人,后期关于未来的职业道路也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只能片面且局部的了解孩子,从而避免了很大一部分青春期的矛盾。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又好学的,家长们实在不必要焦虑。

    世界既残酷又美好,人生既艰难又闲舒,还是要努力给孩子多找点乐趣,我们作为父母只是引领者辅助者,别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这就辜负了成为一家人的缘分了。至于孩子长大能有什么样的成就,真的不要太强求。高位者有高位者的苦,低位者有低位者的愁。现在的中国社会,只要是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基本上都能过的很好,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谁说刻意学习拼音了,明明是某些人刻意不让学习拼音啊,连听一下都不可以。但是可以学习26个英文字母。为什么都觉得我在焦虑,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上心,就会思索规划教育路线。不上心,我说下大天也是无动于衷。算了,别回了,都歇歇吧。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我觉得令堂生了一个存在问题的孩子,并且家教存在问题。我坚信这对我们的讨论构成影响。”你觉得我说的合理不?就事论事明白吗,不要讨论别人的身份,学识。讨论问题要讲事实,摆道理,有数据支撑或摘经举典更好。
    没必要,展开说很麻烦。费事费时。给你定性就好。
  • 痴迷干饭的胃病患者 静若瘫痪动如癫痫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痛并快乐着😁。为了孩子坚持一下,说不定你们家就出来一个博学大家呢。培养孩子的兴趣,各方面都可以试一下。文科向、理科向、艺科向都试一试。另外某位教授说过孩子初中以前,尽可能博学,各类知识都有所涉及是最好的。高中就开始走专精路线了。还有就是在我们城市推荐生要所有副科成绩必须是A,保持三年。博学很有竞争力的。
    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家之类的根本没想过哦,我只希望孩子能健康就行了,至于以后怎么样,他的成就能跟自己的智力和付出相匹配、他自己可以接受这个状态就行,偏安一隅或者四海遨游都是乐事。

    刻意提前学习拼音数学的事儿吧,我觉得不是每个孩子都适用的,重要的是要找到孩子的兴趣(天赋)在哪儿。
    有兴趣—能成功—有更大的兴趣—有更大的成功。。。
    如此循环,这样才能形成正反馈。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了孩子的兴趣,ta自然会追着家长要求学习。而在广泛尝试寻找兴趣的过程中,家长就会变成最了解孩子的人,后期关于未来的职业道路也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只能片面且局部的了解孩子,从而避免了很大一部分青春期的矛盾。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又好学的,家长们实在不必要焦虑。

    世界既残酷又美好,人生既艰难又闲舒,还是要努力给孩子多找点乐趣,我们作为父母只是引领者辅助者,别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这就辜负了成为一家人的缘分了。至于孩子长大能有什么样的成就,真的不要太强求。高位者有高位者的苦,低位者有低位者的愁。现在的中国社会,只要是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基本上都能过的很好,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 全部楼层
    mauder 作者
    我问一下你小学前背没背过古诗,比如锄禾?学没学过儿歌,比如上山打老虎?请问这算不算文化课?再说幼儿园谁家要写作业,哪位老师要求幼儿园孩子写123了,看一眼眼熟就够了。另外打听一下,你是扯还是犊子?
    你就是扯犊子,语言训练是交流的一部分,古诗和歌曲一样,也是语言的一部分,有必要犟吗。
  • mauder 作者
    嘿嘿嘿,和我家孩子差不多,老师也没有教会。慢慢的就自己学会了。开始买的鞋子都是粘扣的。
    到了一定年龄,智力上来了,很快就学会了。看来真的存在智力天花板
  • mauder 作者
    guan_15879982821487
    扯犊子呢!有的人就是开窍的晚,幼儿园就是玩,学习交流和生活知识,文化课大可不必提前开跑,没用。我六岁才学会写“2”,1年级考60分,不妨碍小学后面成绩都在班级前列。
    我问一下你小学前背没背过古诗,比如锄禾?学没学过儿歌,比如上山打老虎?请问这算不算文化课?再说幼儿园谁家要写作业,哪位老师要求幼儿园孩子写123了,看一眼眼熟就够了。另外打听一下,你是扯还是犊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