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学生的伤痛,都在这个13年前的国产动画里

回顾2021年,许多引发热议的事件,都来自校园,直指教育问题。

对于补习班打击力度,在今年达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我没有补课,你们别冤枉人,这是嫖娼”这个段子流行一时。

500

有的新闻,提醒着我们学校不是飞地,也可以很社会。

500

500

而学校与老师凝视学生时,老师也在被学生凝视。


500

可见,高压环境导致的紧绷关系,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角色都谈不上轻松。而身处其中的人,却又不得不捍卫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意无意让那些不合群的人成为异类,遭受打压与驱逐。

贵阳某“顶流”小学,就有37名家长为了捍卫他们的教育理念,联名要求一个叫妞妞的7岁女孩转学,导致妞妞休学。

500

妞妞的妈妈在业主群受到谩骂攻击

500

妞妞所在班级的家长群截图

而不愿意用“鸡娃”方式教育孩子的妞妞妈妈则声称:不从众是被驱逐的真正原因。

500

挂在班里的妞妞自画像,


被戳出密密麻麻的笔洞

考公、考研、985、211......主流理想出路的几个关键词,成了背负在所有未成年人身上的紧箍咒。从迈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便开始惨烈竞争。

在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实之下,我们听到的许多教育构想都有些无力。可人终究不是机器,对人性的舍弃,往往不能等价交换到一个光明的未来,而是彻底的崩溃——

那些一个个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纪,就结束自己生命的学生,以最惨烈的方式向外界展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其中还有成功迈过独木桥的顶级名校生。

但这些逝去的生命,依然无法让一些肩负教育重任的人,拿出更多的耐心面对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上海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包含诸多与自杀相关的题目,比如“最近一周,为了自杀,你的准备行动完成得怎么样?”,引发家长争议。

500

更有网友爆出录音,山东桓台某高中,一个被不少师生称为”高大全“的校长在学校干部会议讲话中,居然说出“跳楼死了活该”这种话。

500

在我们的固有观念里,一直认为伴随时代的发展,个人能拥有的选择会变多,发展空间会变得宽广。

但2021年过去的11个月,却有太多来自校园的新闻,让人觉得窒息。

长久以来积攒在教育系统中的矛盾,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关口。

其实努力唤起大家关注这些矛盾的文艺工作者与作品,早已有之。

比如13年前,一部名叫《哐哐日记》的网络动画,便曾对这些问题有过独特、精彩的展现。

1.

对于喜欢动画的国人来说,2008年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至暗时刻。

禁令之下,电视里国外动画几乎绝迹;对国产动画的补贴政策,未能用纳税人的真金白银换来对得起观众的优秀动画,反而催生一场乱象频出的大跃进,留下无数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劣质作品。

在这样令人沮丧的环境里,一个名叫皮三的独立动画导演,开始做起Flash动画《哐哐日记》。

500

做《哐哐日记》之前,皮三的团队曾负责过中央电视台三套的《快乐驿站》,一个通过Flash动画重新演绎经典小品、相声的小栏目。许多那会经常看电视的90后,不一定知道皮三是谁,但一定会对他团队制作的动画版赵本山小品、马三立相声有印象。


500

《快乐驿站》的动画版《拜年》

不过虽是和央视合作,但皮三并没有赚到多少钱,还遭过权威人士的非议,比如被许多老动画人指责 Flash太粗糙、太碎片了。

期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标准难以琢磨的审查。

有一次他们画了一个穿黄衣服的宋江,结果被审片子的打了回来,说宋江不能穿黄的,皮三当时就觉得莫名其妙,认定电视台的系统不太行。

这些莫名其妙的感受,对庞大系统的质疑,都成了《哐哐日记》诞生的动力。

500

正是这个动力,让这部小小的Flash动画,有着国产动画难得一见的尖锐与叛逆。它成本不高,制作谈不上华丽,却有如漆黑夜空中独自起舞的萤火虫,虽然光亮微弱,但却让人看到即便身低谷,有才华、有诚意的中国动画人依然存在。

2.

《哐哐日记》只有十几集,除了几集特别篇,故事都发生于红星小学,主角哐哐是一个天真调皮又善良的小学生。

500

或许总是遭受生活的重锤,

哐哐永远挂着一丝鼻血

整部动画有着十分强烈的年代感,充满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回忆:

镶着玻璃碴子的围墙,刷着绿色墙围的教室,绿色方格作文本,鸵鸟牌墨水,水果橡皮,冰人玩具,玻璃弹球,甚至封面充满诱惑的地摊法制读物,都浓缩着70后、80后曾经的经历。

500

500

500

只看每集的名字,比如《一毛钱》《交作业》《泡泡糖》《尿得高》《碰碰车》《古德拜》,不需多说,就能马上勾起几代人的童年回忆,让人会心一笑。

但千万别误会这是一部追忆童年的怀旧动画,它的很多集其实并不适合小学生观看,并且有着十分值得延展的教育话题。

500

《一毛钱》聚焦校园暴力问题

500

500

《碰碰车》《我的爸爸》


呼唤充满爱的原生家庭

500

总被篡改成数学课的《体育课》,

是不少人的童年怨念

考虑周全的皮三,为此自行给动画做了分级,在每集开头都打出一行大字:90后谢绝观看——2008年,最大的90后也才18周岁。

500

这可不是故弄玄虚,这部动画在表现手法上就充斥暴力美学色彩,骨子里更是充满叛逆,批判僵化的教育制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过来人动画。

在2008年年初率先推出的《炸学校》这集,便鲜明体现着上述特质。

我去炸学校,天天不迟到,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这首经典魔改童谣《炸学校》,曾被许多不想上学的学生传唱过,但也只是唱唱而已,甭管头一天晚上心里有多不愿意,到了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依然要做一个胸前飘扬着鲜艳红领巾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500

但皮三却通过动画这种不会伤害任何人的方式,带着所有当年的少年,实现了小时候都曾吹过却从未行动过的牛逼。

这一集开头,伴随一曲萎靡不振、半死不拉活的童声版《上学校》,我们的主角哐哐,拖着疲惫的身躯,挂着一丝倔强的鼻血,艰难地迈进红星小学的校园。

500

一路上,镜头掠过之处也充满玄机。我们可以看见红星小学老师打学生的画面——遭遇体罚,也是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过的童年经历,只是程度存在很大差别。

终于坐进教室的哐哐,也旋即开始了被锤的一天。

老师走进教室后,看见讲桌上放着一只小鸡,便冲全班质问:这是什么?

哐哐想了想说:“鸡......吧?”

500

然而话音未落,淫者见淫的老师便给哐哐定性成了“小流氓”,对他一顿花式吊打后,甩飞出窗户外面,哐哐鼻腔顿时炸出一阵血雾烟花,狠狠砸在地上。

500

而此时学校操场上,冒着浓烟的”教育机器“正轰隆隆地运转,一场重塑人格的再教育大戏震撼上演:

只见一个个本来有着不同表情、不同面孔、不同脑型的小学生,有如流水线上的待加工产品一般排着队走进机器中,出来后便成了一个个不再有五官、有表情,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方人。

500

学校之所以这么干,是要让学生们列出最整齐的方阵,聆听校长讲话。

500

500

”权力的密度“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发自肺腑地感叹:

500

而校长讲话时,不慎放了一个屁。全场的长方形人都保持沉默装作无事发生,哐哐却哈哈大笑起来,结果又招致政教的一顿拳打脚踢。

500

这也成了哐哐决定以暴制暴,决定炸掉学校的导火索。

多年以后回头再看《炸学校》这集,学生们排着队进入熔炉的场景虽荒诞夸张,但也有着现实意义,与PinkFloyd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有着同样的批判对象:为权力服务的僵化教育系统,不需要造就一个个有着不同情感、不同思维、不同个性的人,只需要符合标准规范的工具人。

500

而被熔炉重塑成长方人后,他们的主流出路有两个。


一个是成为僵化系统的坚定捍卫者,他们努力奋斗向上爬,但并不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前行,只为获得可以蹂躏他人的合法授权,在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后,便把别人踩在脚底,并对那些未被同化的人施加暴力,比如动画里可以手握三角板痛打哐哐的长方形政教;

500

一个是从此屏蔽眼前一切丑恶、虚假与不公,成了沉默的旁观者,甚至一点点成了霸权的认同者——尽管他们自己手里没有任何权力。辩证法在他们这里不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是进行自我催眠的武器,说明他们经受的一切支配都是最合理的、最适合自己的,以此麻醉自己那懦弱、麻木、驯服的内心,麻久了,渺小无力的自己仿佛也成了系统的一名主人。最终他们和《1984》的主角温斯顿一样“战胜了自己,爱上了老大哥”。

比如操场上那一众同学,他们的忍气吞声可以让自己不再遭受老师与政教的毒打,却也让自己彻底活成了没有面孔、没有思想的长方人,彻底丢失原来的自我。他们不再反抗甚至不再厌恶校长、政教与老师的暴力,校长当众放屁他们可以装作无事发生,却觉得说出校长在放屁的哐哐是不合时宜的异类,会破坏他们的现世安好。

500

这两种人,想必你我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见过不少了。

只不过现实远比动画复杂,捍卫系统的方法在不断升级进化,变得隐蔽、狡猾、多变,多数时间完全不需要动用暴力,却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再看外表弱小的哐哐,正是因为未被同化,依然保持着自我,成了独一无二,没人可以替代的存在。他敢于说出校长在放屁的天真,即便被“千锤百炼”依然不放弃反抗的勇气,都给他最后唱起摇滚版“炸学校”,给僵化教育系统来了个彻底爆破留下了希望。

500

而我们为心底的哐哐留有一席之地的现实意义,无关炸不炸学校,也不关乎任何主义,它只不过是生而为人,理应多姿多彩的天性,可以让你剥离一切外力,寻找你曾经是谁,你到底是谁。

不要轻视这一点,别忘了,假如所有人都活成了长方人的模样,那所有人也都将面临极度危险的处境——丧失自我、没了个性的我们,都成了最容易替换的工具,一旦生锈,便可以被遍地都是的另一个长方人完美取代。

3.

再看《哐哐日记》的配角,也就是哐哐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极具代表性,堪称一个囊括诸多阶层的小社会——

爱拼爹、爱耍权术,和当局长的爸爸有着同款方形脑袋的潘大头:

500

一心想当科学家的学霸强森:

500

爱看课外书,胆子很小的软绵绵:

500

推崇蛮力解决一切,经常用拳头欺负同学,但同时也被校霸欺负,也因为家里穷而遭受歧视的班霸高大强:

500

以及对班主任绝对忠诚,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班长麻花:

500

这些神人同居一堂,让红星小学的小天地,充斥欢声笑语与血雨腥风。

而诸多令我们操心多年的教育问题,就集中体现在其中这几个角色里。

特别是那位对学生脾气暴躁,却对领导、对有钱有势的家长无限谄媚的巨臀班主任,浓缩着不少学生的压抑经历。

500

电影里经常有那样一类反社会正派,他们抓罪犯表面是为了伸张正义,但其实就是想有个合理的借口发泄暴力。

最经典的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缉毒警察史丹菲尔。

500

《哐哐日记》里的大臀兽老师多少也有点这意思,虽然她的身份是老师,职业标准为“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然而实际上,这个角色却代表着教育体系中,僵化式服从教育的粗暴执行者。


在《开学了》这集一登场,就用铅笔远程轰炸了学霸强森搭建出的超高难度的文具积木。即便这背后需要活学活用物理知识,但在她眼里,这却是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的卑鄙行径。

500

强森对于科学的浓厚兴趣,或许就将被这一次又一次的惩罚所扼杀,被规训成最适应僵化教育系统的高分做题家。

大臀兽老师的名场面,还有惩罚不交作业的学生时,她的脸上除了愤怒失望外,还会写满难以自抑的兴奋。

500

作为大人,她当然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不交作业的理由都是借口,她也完全可以用一种更理智的办法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

但她就是要用凶狠眼神和表情,以及拳手和教鞭瓦解他们的内心防线,用恐惧形成权威。

500

最后当孩子吓到腿抖尿裤子时,她便像是克苏鲁神话里的噩梦捕食者一般,露出饱餐一顿后心满意足的幸福表情。

500

现实里的老师当然没这么夸张,但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文化熏陶里,有部分老师明明能讲道理但偏偏就是喜欢用高压惩罚学生,我们的作者叮叮猫那会就经常被打手心、中午还会被留在教室里罚抄饿肚子。

而班长经历过的,比我还要更黑暗。他的小学语文老师让全班一起读课文时,如果学生们读得不稍有齐,就采用“连坐”的方式,拿着教鞭打同学后背,从第一排一直打到最后一排;市里教育局要抽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背诵情况,他的班主任在执行的时候,居然让背不下来的同学站在讲台旁边互相扇耳光;高一时候的班主任,为了揪出谁上自习课时爱说话,就发动全班同学投票进行票选,弄得全班人心惶惶,瞅谁都像“叛徒”。

这些方式的确不都像《哐哐日记》那般以暴力形式表现出来,即便存在暴力,对肉体的伤害也谈不上多大,但对于那些敏感孩子的精神伤害,却难以估量,往往会左右他的成长,并影响他成年后面对类似环境时的选择。正所谓“粗暴也会遗传”。

500

小时候总是被那套“老师对你负责才罚你”“长大后你就知道老师是为你好了”的大道理洗脑,然而长大后看《哐哐日记》,再结合这些真实经历,我才笃定在这个过程中,当年惩罚我的老师一定有过碾压弱者的满足感,绝对权力带来的快感。

最重要的是,这种粗暴对待会彻底粉碎孩子内心深处对乌托邦的美好幻想,就以哐哐的视角来说,当他看到班主任吓哭所有小孩却唯独对潘大头“网开一面”时他会怎么想?

500

小孩并没有大人那般能够纵观全局的上帝视角,看事情经常只能做到非黑即白,所以当不公正发生时,摆在孩子面前的选择,事实上只有两个:

要么认定老师是错的,然后不但和大臀兽班主任战斗到底,更是要从此对学校甚至对整个系统产生批判怀疑,成为堂吉诃德般的勇士。

但就算这是觉醒,那又如何呢?一个势单力薄的个体,冲击一个系统的结局,轻则一时受挫,重则精神崩溃。

双雪涛在他的小说《我的朋友安德烈》里,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同学,他不但反抗老师的不公行为,还在"我"出国名额被班主任黑掉后,直接往校长办公室贴满了大字报坚决申诉抗议。但最后,他的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停课驱逐,父母毒打,最后精神彻底崩溃,心智一辈子都停留在了初中,最后在精神病院里念叨着烈士赴死前的遗言郁郁终身。而在离开学校后,他穿过的衣服除了病号服就是初中校服。

500

要么就必须随波逐流,只有默认老师是对的,才能说服自己乖乖听话,成为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既能得到小红花,也能得到更多的奖励和爱。

可其它的可能性,也就此被彻底扼杀。

而决定一个人这辈子会成为何种人的时刻,或许就是他们第一次经历不公时的选择,而不是什么中考或者高考。

4.

除却讽刺与批判,《哐哐日记》也在呼唤能为僵化的教育系统,带来活力与希望的人。

这种渴望,集中体现在《好老师》这集,也是班长最喜欢的一集。

500

新来的美术老师“郝老师”,一脸唏嘘的胡茬子,留着不羁的长发,形象十分狂放不羁。刚一登场就当着学生面抽烟喝酒挠蛋蛋,让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着四六的坏老师。

500

但在讲解“圆”是什么时,他却既没有着急让大家照读课本白纸黑字的定义,也没有急于介绍圆到底有什么数学性,而是让大家主动去想:这是什么?


500

焦灼之际,又是“记吃不记打”的哐哐成了出头鸟,脱口而出一个十分不严肃的答案:大饼。

500

结果郝老师听到哐哐的答案后,脸红脖子粗憋了半天。

就在大家以为,郝老师会像班主任因为哐哐说出“鸡....吧”那样而对他拳打脚踢一顿时,他却大呼出两个充满肯定的字:

牛逼!

500

正是在郝老师的鼓励之下,改变开始发生。

小学生们开始主动思考,生活里到底哪里见过圆,这些圆又是干啥的。

足球、铜钱、向日葵,一个个来自小学生生活中,他们爱吃的、爱玩的、想拥有的答案跃然纸上,红星小学的课堂有了绚烂的色彩。

500

500

500

而这时找不到北的,轮到了习惯了标准答案的“做题家”们。班长麻花就想了半天想到崩溃,也只有一句“不就是个圆吗?”

500

轮到哐哐画时,他想起了早餐吃的油条和鸡蛋,里边也有圆。结果描绘他想到的画面时,成了暗示自己裤裆里的一对铃铛也是圆。

这要是换成大臀瘦班主任,哐哐恐怕又要被花式吊打了,可郝老师却开心地笑了起来。

500

教室里瞬间也充满欢声笑语。

这可能是红星小学所有同学,在学校里最快乐最开心的一刻。

不是因为他们都考了100分,而是放飞了想象力后,追求自我实现得到的真实欢乐。

500

把一切落后古板的思想限制废除,彻底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自身生活中寻找答案,鼓励一切联想与创造,这样的郝老师,即便抽烟喝酒玩蛋蛋,你能说他不是好老师?

可是,一个郝老师在根深蒂固的教育系统面前,注定也是个悲剧性角色。


一直在暗中观察的大臀兽班主任,看到哐哐的“淫画”不仅没遭到批判,反而让所有人开心起来后,果然又看不下去了,本能怒吼出小流氓三个字,又企图手撕了哐哐。

500

结果这一次,郝老师愣是用头顶住了大臀兽的暴击,并放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狠话:

我他妈要是让你打,我就不是好老师!

500

鲜血顺着郝老师的太阳穴流下,所有同学都为他流下泪水,哐哐眼睛里更是写满了崇拜郝老师的感激。

500

就连大臀兽班主任的忠诚跟班麻花,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500

如果按照时间线重新捋一下剧情,其实皮三正是在这里埋下了一个彩蛋:

第四集的时候,就是因为郝老师曾经出头流血为哐哐做了一次榜样,向他演示了什么是爱与勇气,所以第八集的高大强被全班冤枉偷钢笔的时候,哐哐才敢挺身而出,不计高大强曾经多次欺负自己的前嫌,仅仅是为了正义,也像郝老师一半挺身而出愿意抗下所有的毒打。

500

这是什么?爱,勇气,还有言传身教的教育,让我们敢于维护真理与正义的教育。

500

只可惜,因为铁臀兽毕竟是班主任,代表着整个教育系统,所以即便郝老师备受学生爱戴,即便郝老师才是好老师,但在片尾,伴随一曲《一无所有》谢幕后,他再也没有出现在《哐哐日记》之中。

显然,他被开除了。

而在他离开前,班里的所有学生都来到操场,画出了自己,以及心目中好老师的样子。

500

500

500

实际上,郝老师在红星中学的这一堂课,可以说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在百年之前提出的“美育”实践。

而郝老师的黯然离去,是他个人的没落,也直指我们教育始终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美育的缺席。

在朱光潜看来,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并且有着“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的崇高意义。

可即便在2021年,这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也依然被看作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

5.

红星小学容不下郝老师,现实里也不欢迎暴露问题的《哐哐日记》。

《哐哐日记》当年推出后,部分剧集比如《炸学校》就遭遇过下架的待遇。直到现在,我们能在网上能看到的《哐哐日记》也是残缺不全的。

这部当年势单力薄的“国产动画之光”,在当时并未能点亮国产动画的至暗夜空。

现在,我们有了追番的各种网站,有了让人高呼“国漫崛起”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而曾在黑暗里呼唤爱与自由的《哐哐日记》,却被人遗忘。

而它批判的僵化教育系统中的弊端,在这些年里也未能得到修补,反而到了一个集中爆发的关口。

当校园暴力、高压教育、学生自杀等话题被推上微博热搜时,告诉我们,当年郝老师和学生们遭遇的困境,并没有得到解决。

有人觉得理想主义救不了人,可捂住双眼任问题越攒越大的“现实主义”选择,更会害人。

如果此时皮三还愿意再续写一波《哐哐日记》,故事可能会是这样的:

潘大头长大终于继承了局长老爹的位置,严抓补课机构;高大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而小高大强同样不喜欢学习,只喜欢街头斗狠最后和老爹一样去了东莞电子厂;当年班里爱学习的书呆子强森得偿所愿考上了公务员,可半夜里依然被科学家的梦惊醒;而从小就深受大臀兽班主任认可的班长麻花,长大后终于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或许因为和潘大头关系还不错,几年后就当上了教导主任...

而那些不愿意活成长方形的“哐哐”们,依然在铁臀兽班主任、潘大头的围追堵截之下,挣扎前行。

有人说动画过于夸张,可它再夸张也终究是假的,伤害不到孩子;

而用不着夸张的现实,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让身处其中的学生难以承受。

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山东桓台的那个“高大全”校长,在学校官网资料里,标榜他“为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海洋观”教育理论,“微格法”教师课堂教学培训。

500

这些听上去很美的口号,到了实践中,是听上去就令人窒息的“十轮复习法”,五点早自习,强制大锅饭。

但在哐哐没有出路的现实里,认为“高大全”做得不对的人,还能剩下几个?毕竟那些纵身一跃告别世界的学生,永远是”个例“。

冬日漫长,唯有祝心底依然有哐哐的人们身体健康,好好活着。当寒冰融化时,尽情拥抱阳光。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