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惨遭批斗,英国“文革”来了?

执笔/小虎刀

罗琳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被”除名了。

J.K.罗琳,这位当代英国极富盛名的作者,价值250亿美元哈利·波特宇宙的创造者,近日在推特上发文称自己被“人肉”,隐私遭泄露。

500

上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制作的母公司华纳筹划了一个电影上映20周年的主创重聚活动,包括哈利、赫敏、罗恩、伏地魔、海格等角色的扮演者都会回来。

然而,这样一次有纪念性的活动,没有电影原著作者罗琳。

哈利波特“铁三角”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已经表态,被媒体广泛认为是与罗琳“割席”,其中艾玛·沃森在社媒发表 20 周年感言时对罗琳只字未提。

500

有网友评论称:英国文革了?看新编奇幻剧“哈利波特”在英国上演。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这两年罗琳与跨性别群体论战引发的巨大争议。

01

2021年11月22日,罗琳一口气发了八条推特并置顶,质疑一些支持跨性别运动的活动人士站在自家门口拍摄照片,背景中可以看到她家具体地址。随后这张照片被发布在推特上,以抗议罗琳针对跨性别群体发表的争议性观点。

500

罗琳抨击称:“我必须假设三位认为公布我的私人信息会吓倒我,让我不敢为女性的性别权利发声。……也许证明你的运动(跨性别运动)不会对女性构成威胁的最好方法是停止跟踪、骚扰和威胁我们。”

她抨击这种“人肉搜索行为”,并表示她因此收到的死亡威胁纸条“能堆起一间屋子”。

罗琳愤怒于隐私被泄露、自己被网暴的行为,却并没有引起网友的共情。在最高点评赞的一条评论里,网友说:“你家地址就在维基百科上明明白白写着呢,这算什么隐私?”

这位创造出全球最受欢迎奇幻宇宙的作者呼吁“停止网暴”,却无法激起拥护和同情,这一切是她“自食其果”吗?

2020年6月7日,罗琳在推特上转发了一则新闻,对一篇名为《为后疫情时代中来月经的人创造一个更平等的环境》发表评论。

500

她猛烈抨击了文中使用“来月经的人”这一表达方式:“来月经的人。我很肯定曾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这些人。谁帮我想想:Wumben? Wimpund? Woomud?” 此举被认为是用暗讽的方式质疑该文为何不直接使用“女人”(women)一词。

她的推特一石激起千层浪,被许多跨性别人士指责她“恐跨”。一条回复表示:“2020年了,不是所有女性都来月经,不是所有来月经的都是女性。”

实际上,罗琳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涉嫌歧视跨性别者而引起争议了。早在2018年,罗琳就曾给一篇把跨性别女性称为“穿着裙子的男人”的推文点赞。

2019年12月,罗琳力挺坚持“性别绝对主义”的英国学者玛雅·福斯塔特。福斯塔特曾在推特上多次表达“生理性别只有男女两种”、“男人绝不可能变性成女人”等质疑变性者的观点。

500

后来福斯塔特因上述言论丢掉了工作,她为此提起诉讼,但法院认为她的观点“不值得民主社会的尊敬”、“与人类尊严和基本人权不相容”,判她败诉。

福斯塔特得到了罗琳的支持,罗琳在推特上发起了“我和Maya站在一起”的话题,并写道:“怎么能仅仅因为一个女人说生理性别是真实存在的,就逼迫她辞职?”

当时罗琳的支持就已经引发网友的指责,但2020年这一次与跨性别者的开战彻底激怒了跨性别群体,直接将罗琳送上风口浪尖。

6月10日,罗琳在她的个人网站发表了一篇近4000字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大概有7000字,为她此前在跨性别者问题上引发的争议言论做出辩解。

她坚持人类生理性别的重要性,担心人们过于关注社会却忽视生理性别,会模糊掉很多女性议题的重要性。

火越烧越烈,很多名人也站出来表态。英国明星埃迪·雷德梅恩,也是改编自罗琳小说的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男主角,此前曾在电影《丹麦女孩》中饰演一位跨性别女性,第一个站出来发声。他明确表示不同意罗琳关于跨性别者的言论,“变性女人就是女人,变性男人就是男人,非二元身份是有效的。”

500

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也称,“跨性别者就是他们所说的自己,理应过上自己的生活,而不应受到质疑或被告知他们不是他们所说的自己。”

500

而哈利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则发表声明,代罗琳向跨性别者及《哈利·波特》的读者致歉。

500

而这场舆论风波的社会效应还在不断蔓延:

罗琳在推特上的发言被标记为TERF(排除跨性别者的激进女性主义);

罗伯特·肯尼迪人权组织主席表示对罗琳的言论失望,罗琳宣布归还该组织向她颁发的希望涟漪奖。

两个最大的哈利·波特粉丝网站The Leaky Gauldron和Mugglenet发布联合声明,将网站中关于罗琳的所有图片和文字资料、作品购买链接统统删除,并且不再提及她对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创造的成就,与罗琳彻底划清界限。

罗琳“被”成为了哈利波特世界里名字都不能提的“那个人”(you know who)。

02

自从罗琳与跨性别人群开战以来,从媒体到社交平台出现不少关于跨性别人群的讨论和思考,但更多的讨论却陷落于非此即彼的站队与攻讦。

伏地魔的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无法理解那些针对她(罗琳)的刻薄言辞。我能理解争论的激烈程度,但我发现这个充满指责和谴责的时代是非理性的。我发现人们表达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仇恨程度,以及对他人的暴力语言,令人不安。”

500

很多人在给罗琳贴上“恐跨”标签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完整了解过罗琳对跨性别议题的观点。

罗琳真的“恐跨”吗?她在书中创造出了赫敏这个角色、描写小精灵平权、2007年她宣布霍格伍兹校长邓布利多是同性恋、2014年她声明霍格伍兹校园内有犹太学生。

但就在她被贴上“恐跨”标签后,更多网友开始拿着放大镜检索哈利·波特中那些“政治不正确”的部分。他们提出,哈利喜欢的华人女孩叫做张秋(ChoChang),如此随意的发音显然是对亚裔的侮辱;还有妖精银行是在影射靠金融业发家的犹太人。

罗琳的论述并非无懈可击,但她的担忧同样有据可依:奥运会上,一名连变性手术都没做、只是心理认同自己是女性的跨性别运动员差点把生理女运动员挤出奥运会,本该获得资格的后者还是靠奥委会拿到外卡;心理认同为女性的生理男性囚犯性侵女狱友……

跨性别群体的困境是现实的,但只因罗琳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会面临网暴的处境也同样是现实的——有人在火车站打出“我爱罗琳”的标语就会被铁路公司判定为仇恨言论。

罗琳“被消失”以后,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成为了下一个。

10月19日,她在推特上分享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不能再说“女人”?》。

此举同样激怒了《使女的故事》粉丝,称这一举动“伤害”了跨性别群体,“你居然也是一个TERF”。

如果这样就会被贴上“恐跨”的标签,那么是不是说一句“跨女也是女”就能成为平权先锋呢?

现在在西方社会,性别议题成为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无条件支持少数群体权益成为不可辩驳的“真理”。

今天西方的进步派还在说支持同性恋群体,明天还在这么说的人就会被打成保守的一方,因为他们认为这一表述忽略了跨性别团体的权益。

贴标签是没有底线的,问题是,在这样的推翻中到底改变了什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