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内地吐槽越南洗剪吹风的男团为何成为了香港顶流?
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meerjump
当内地人还在对着大湾区哥哥感念光辉岁月时,香港人早就为新的港产弟弟而痴狂。
最近一支产自香港的偶像男团闯进了我的冲浪高地。
但在简中互联网,他们的评价多会出现这样的字眼——“丑”、“颜值不行”、“业务能力差”......
不过,内地网友骂起内地男团来也没留情面
他们的厚刘海和张扬不羁的造型风格甚至让网友们想起了8年前火遍中国大江南北,唱“太无人道”的越南洗剪吹组合。
院办翻看这个mv时发现女主出轨的还是同性,忍不住一定要分享给大家
出于好奇他们到底有多越南洗剪吹,我顺着网线攀爬,惊觉这个在内地毫无波澜的男团居然已经全面席卷香港,红到发紫,火穿维港地心。
他们的组合名字,两个字——mirror,又被香港人亲切的称为镜仔。
“香港乐坛迎来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
在介绍mirror在香港有多红时,我们先来说说mirror是从哪冒出来的。
2018年是中国选秀团体元年,内地《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掀起了一股全民选秀风。同年,与内地相隔一条深圳河的港岛也播出了港版101《全民造星》。
就像港版的iphone价格更低一样,港版101的制作水平也低了好几个level。
《全民造星1》主题曲mv
有没有一种让你梦回零几年快乐男声的感觉
由于选手过于非主流的造型,在内地也惨遭调侃,舆论的画风几乎是这样的↓↓↓
就连节目的监制花姐也坦承地说,她做好了选不出明星的准备。
所以最终节目只展示了普通人的追梦历程,完结时并没有选出一个出道团体。
但随后没多久,主办方还是找出了12位他们觉得有潜质的男孩,组成团体出道,这便是mirror,香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选秀男团的诞生。
第三排中间那位是c位姜涛
团体中,年龄最大的成员33岁,最小的22岁
就是这样一支出道即无水花的团体,三年后成了香港人的全民男团,他们口中的香港之光。
“香港已经二三十年没有过这样的追星热潮了,让我感觉回到了香港娱乐繁荣的黄金时代”
“mirror将成为输出香港文化的新一代代表。”
“香港人又有了自己的偶像!”
在尖沙咀的街头挥一巴掌,就有可能扇到3个mirror fans的脸。
不分男女老少,下到几岁小孩,上到七旬高龄的大爷,mirror统一了全港的追星喜好。
mirror在香港的资源有多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会让内地男团眼红。
曼彻斯特的天空是红色的,香港的地面是mirror的。
三米一个mirror,五米一个镜团,在香港街头走上一圈,你会发现他们的地广多到你晚上睡觉都会梦到他们的程度。
据统计,最巅峰时mirror坐拥了全港7成的广告代言,且都是涉及衣食住行、家喻户晓的大众品牌,比如麦当劳沙宣三星手机等。
资源好到让每个饱受过哇唧唧哇、爱豆青春折磨的饭圈女孩连夜想爬墙,让我想起我那天天在家抠脚的割割。
在香港,有mirror在的地方必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他们的。
上一次麦当劳排这么久还是去年的免费汉堡日
哪怕现场只有他们的人形立牌或者平面广告,都能引起一阵骚动。
mirror成员的生日应援吸引了香港人来打卡合照
证明某个明星很火,还可以通过他们的音乐在街头商家音响的占有率来得出,当然有时候也可能适得其反。
“不要再放那么多mirror的歌”
但快乐都是粉丝的,孤独是丈夫们的。mirror的出现让全港多出了34万个心碎的前夫哥,他们在facebook上自发建立“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导致婚姻破裂小组”,抱团取暖,相互安慰。
不过哪怕老婆追mirror追到“婚姻破裂”,他们仍然不讨厌mirror。
所以为了挽回婚姻,他们只能常陪mirror嫂(mirror女粉)去给mirrror做应援,帮老婆和mirror拍合照。
当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mirror也不是一天爆红。
院办梳理了mirror出道三年来的经历,19年香港社会不稳定,20年又遇上疫情,所以这两年mirror也没有得到太多机会和资源,归于沉寂。
ins@mirror 2018.12 刚出道时
2021是mirror暴风吸粉的一年,主要有两个标志性事件。
先是今年年初,团体C位姜涛异军突起,在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中击败陈奕迅与郑中基获得“我最喜爱的男歌手”。就相当于一个隔壁班平时默默无闻的小子,突然出现在了荣誉榜的第一位,瞬时引起了全校的注意。
随后又凭借着《蒙着嘴说爱你》摘得“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
现在这首歌在油管已经有1126万次播放,相当于每个香港人都看过了一遍,
姜涛本就是团体中的人气王,是《全民造星》的冠军,在这之前他曾在2017年参加过芒果tv的《快乐男声》,并止步于全国30强。
同时,他还被称为“港版蔡徐坤”,被认为出道经历相似,连长相也有几分神似。不过在我看来,他和蔡徐坤唯一的共同点或许是都爱打篮球。
另一个吸粉点是今年6月,组合成员卢瀚霆(Anson Lo)主演的同性题材电视剧《大叔的爱》在香港热播,同时也有其他团队成员参与客串,获得曝光。
要不说内地香港一家亲,都逃不过腐女爱嗑cp这回事。《大叔的爱》之于香港的火热就相当于《陈情令》之于内地。卢瀚霆也和肖战王一博一样,吃到了耽美的红利,收割大波粉丝。
一些虎狼之词奉上👆
先富带动后富,先红带动后红。至此,mirror人气节节攀升,势不可挡。
今年5月,mirror在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连开6场演唱会,一票难求。随后他们宣布,明年将在红馆连开10场,陪香港粉丝们一起过暑假。
mirror及其成员在有油管上不乏成百上千万播放量的单曲mv
mirror的火爆,让香港人和香港媒体认为:“被唱衰已久的香港娱乐业终于迎来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
“第一支粤语偶像男团,梗系要支持噶啦”
但在香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受尽宠爱的mirror,在一江之隔的内地,却几乎无人知晓。
甚至在百度上连个词条都没有,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搜索mirror出来的结果也是寥寥无几。
就算是对他们有所耳闻的内地网友,多数也会将火力点主要集中在他们的颜值和业务能力上。
但毕竟审美是主观的,我也不是专业人士有资格评判他们的业务水平,一万个听众有一万个哈利波特,所以不妨来看他们的mv,再作自己的理解:
更深层面上的批评在于他们的风格,虽然香港人一直宣称他们是canton pop的代表,有着浓烈且标志性的香港本土风格。
但事实上他们的曲风和造型还是偏日韩,被认为有一种“防弹少年团在唱粤语歌”的魔幻感。
之所以内地和香港对于mirror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想必离不开内地网友对于选秀偶像的审美疲劳,或者换句话是因为mirror是香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偶像男团且至今未解散。
我们可以回想《偶像练习生》时,内地同样是掀起全民选秀狂潮,诞生的内娱第一个选秀团体nine percent及其成员人气也是如日中天,捧出的蔡徐坤至今依然是内娱顶流级别的存在。
虽然mirrror的起点远低于nine percent,但是mirror得到了三年时间的充分运营,逐步为整个团体积累人气。而nine percent作为一个合约只有一年半的限定团,还未得到充分的运营便解散各自发展了,成为了内娱选秀的历史。
随着优爱腾又相继推出选秀,内娱又接连出现了r1se、into1和ixform等男团,但肉眼可见的人气一届不如一届,经纪人看了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这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今年五月因为倒奶打投时间,爱奇艺青春有你被停播
内娱一直流传着一句“全网3000秀粉”的调侃,意思是每年看选秀的也就只有这些人,每年选秀开始便是爬墙高发期。
这意味着选秀越多最后蛋糕分得越少,而在香港,mirror算是一家独大,独享整个香港。
所以mirror也提到暂时没有进军内地市场的打算。
看过油管上港人关于mirror的街访,你会感受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支持mirror。
mirror让香港人看到了重振港风的希望,就像一位大叔说的:作为第一支唱粤语,代表香港的本地偶像男团,梗系要支持噶啦。
这种朴素的,无条件的支持,就像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mirrror是港人的孩子。
“我们需要一些代表香港的年轻品牌。”
不过比起这些,我更在意mirror对于香港人的意义。
当我们谈论香港乐坛时,谈论的依然是那些二三十年前的名字。香港娱乐圈经历了漫长的空窗期,太久没有出现能让他们为之振奋的巨星和精神支柱了。
再加上过去的两年,香港接连遭遇社会不稳定和疫情,经济受到重创,香港人士气低下。在这段不开心、泄气的时间里,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需要一个精神的支柱和情绪的出口,而此时mirror出现了。
在今年的演唱会上,团体成员陈卓贤对粉丝说:“这一个世界很复杂,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保持简单,保持纯真。”
他们从mirror身上获得了简单的快乐,可以逃避现实的不开心。
在问及香港人喜欢mirror的理由时,他们会提到组合c位姜涛从被人鄙视的胖子逆袭成万千偶像的励志故事,也会提到成员卢瀚霆从香港城市大学辍学去追求梦想,从伴舞到站在舞台中心的拼搏人生。
他们从mirror的身上得到了激励,期盼着低迷的香港总有一日也会如mirror成员一样触底反弹。
“香港这么久以来都没试过追星追成这样,即使平时不留意但也知道他们(mirror)有多努力”
在对mirror的喜爱上,香港人达成了团结,得到了久违的快乐。
这让我想起圣-埃克苏佩里写在《小王子》里的一句话: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