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所谓的F119发动机“造假”

这几天又被美国F119发动机数据造假给刷屏了。怎么回事呢?说马斯克查账查到了F22战斗机用的F119发动机,结果查账下来数据造假之前吹成推重比10结果查下来只有七点几。结果在国内传着传着就又成了经典的“我们信了美国人吹的牛,我们造出来了结果你和我说美国是假的?”,然后又是一波沸腾体满世界刷屏。然后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也享受同款待遇,一时之间甚至都成了“中国航发水平大幅领先美国”。

500

但这个事吧,首先这不是马斯克查账查出来的,他查账也不去查具体装备性能,是兰德智库在2020年的材料里公开的。其次吧,这和美国人造假还真是两码事。搞出“F119推重比只有7多”这个梗的军事博主萌虎鲸就在这事形成现象级传播出圈后,又不得不解释这到底是咋回事,强调F119依然是目前现役发动机中性能最强的而美国依然是航发最强的国家。只不过他这些解释又被人给喷成给美国找补的美粉了,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事。

当然关于F119和F135发动机所谓“造假”这事吧,归纳下就是以下情况:

1.PPT阶段的目标数据、工程样机阶段跑出来的最佳数据、服役装机以后的实际数据这三个事是三码事。哪怕工程样机阶段达到了PPT上吹的推力指标,但往往这是在理想条件下达成的,但实际使用中不可能只管一个指标对其他指标不管不顾。因此为了兼顾其他指标在工程上会有所取舍,类比一下就是游戏中的属性加点,牺牲点重量换来燃油效率、可靠性上的大幅提升。

2.相比单纯强调推重比这一数据,其实燃油效率是更为重要的指标。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发动机不能独自飞在天上,需要装在飞机里并且需要燃油。而燃油效率高代表着可以带相对更少的燃油,你就说燃油是不是也要算在飞机重量里吧?比起单纯的推重比,效率是个更重要的因素。也因此成飞六代总师王海峰也在六代机相关的论文里表示,对六代机来说单纯的推重比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3.对五代机来说需要的不仅仅只有发动机推重比(或者说推力)这一个指标,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很多。因此最终在工程上会有许多取舍,而最终的产物就是和现实以及装备的各项要求取舍后的结果。装备研发不是斗兽棋,不能用军迷思维的盯着一个数据。而且F119的性能到底如何看F22的飞行性能表现就知道了,这个世界是物质而又客观的。

当然有朋友指出,那个算出F119是7推重比的2270KG重量是F119-W-611C的数据,是X35用的垂直起降型所以重量自然大,并非是F22使用的F119-PW-100的重量。

所以为啥搞六代机的王海峰会表示推重比不重要?因为真干过五代机的人才知道推重比这玩意真不重要,只有自己实际干过了才能破除思维壁垒打破这一迷信。而这世界上干过真正五代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两个,因此把这事给想明白的也就中美这两了。这也是为啥成飞六代用的是“三发奇观”,因为对五代、六代机来说,在满足推力要求下确保发动机高效率真的非常重要。

至于WS15是不是真如那些沸腾体所言吊打F119,我只能说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的。目前WS15的状态也就那样,而公开信息中具体性能更是只有18.5吨这一个数据,至于这个数据的前提条件以及什么状态,那是没有任何公开资料的。因此等部队大规模接装J20B时再讨论WS15与F119的对比会比较好。

虽然目前美国航空业的水平在肉眼可见的开倒车,而我国在稳扎稳打的进步。但东升西降是趋势、西强东弱是现实,航发这玩意当前还是要对差距有客观认识。如果说F119是军发,保密接触不到,那么民发满世界都是数据公开了吧?更别说民发其实要求比军发高多了,看看美国民发水平基本就知道军发什么水平了。不说别的,美国九十年代就搓出GE90这种工业奇观,并且现在也能搓GE9X这种玩意,而商发这边CJ5000都还没立项。客观上还是要承认航发领域对方依然有着巨大的优势,只不过这优势正在逐步缩小,甚至有些领域能追平。

至于速胜论,本质上和速败论是一体两面。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