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莆田假鞋市场:深夜开张,“名牌”百元,屡遭严打屡禁不止

“让中国都穿得起名牌鞋!”在福建莆田,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调侃。

从默默无闻的代工厂到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莆田一度被戏称为“假鞋之都”。虽然近年来工商查处、媒体曝光不断,假鞋产业却在夹缝中一直生存了下来,还渗透到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2017年12月中旬,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行动,“针对各地屡打不绝的地域性造假‘顽疾’开展严厉打击和集中整治”。据媒体报道,2017年义乌警方查获的一起敦煌跨境假鞋案中,假鞋便源自于莆田。

莆田安福电商城附近,曾被多家媒体报道是假鞋销售聚集点之一。近日,澎湃新闻前往安福电商城周边探访发现,这里白天店铺锁闭、人影稀少,而到了夜里则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流不息。

正规商场明码标价上千元的鞋子,在这里很多只要一两百元,有的甚至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与此前媒体报道相比,售假商家更加隐蔽,并逐渐迁离安福分散到莆田各地;大街上不再有拉客者公然兜售假鞋,而是小心翼翼询问;快递也不再把“异地上线”的牌子直接挂出,但只要提出也有这项服务。

500

白天的安福电商城附近非常冷清。本文图文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百元可买“名牌鞋”,多种假鞋分类任选

2018年1月30日上午9时,安福电商城附近,大街上人影稀疏、车辆寥寥,路旁的店铺几乎没有几家开门,仅有几家饭店、小卖部在营业。

对此,附近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你可以晚上9点以后再过来看看,那绝对是另一个世界。”一名在附近开小吃店的店主说。

“前方七百米行驶缓慢”——当天夜里11时,安福电商城附近,导航显示前方路段各个方向都是暗红色,严重拥堵。出租车司机说:“现在人已经少多了,前些年晚上走路都很难挤过去。”

数百辆摩托车在机动车道快速驶过,后座上装着数量不等、印着耐克阿迪等知名鞋类商标的鞋盒。正下着小雨,后座的鞋子多数用塑料袋包好防止受潮,但骑车人很少穿着雨衣。

安福电商城附近道路两旁,非机动车道被各种售卖小吃和电话卡的摊位占满,路边广场上支起了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帐篷。

到了夜里,一些在电商城附近走动的“游客”会成为揽客人的目标。1月30日夜里至次日凌晨,50多岁的揽客人黄梅花(化名)带着澎湃新闻走访了十余家隐藏在附近民居的售假档口。

每带过去一波访客,黄梅花可以在微信上拿到老板5到10元钱的红包。凌晨三点,黄梅花还没有倦意,“每天工作到四五点,习惯了。”

多个藏在居民楼里的鞋店里,市面上的名牌运动鞋应有尽有。这些档口老板毫不避讳讲述自己所售的鞋子均产自莆田周边村镇,“只要工商不查都没事”。

在正规商场明码标价上千元的鞋子,在这里很多只要一两百元,有的甚至几十元就可以买到。在外人看来这些鞋子是假货,但这里的人们回避“假”字。“A货”、“A+货”、“超A货”,“厂货”、“通货”、“真标货”、“爆真货”……不同的假鞋分类,不同的做工,也代表不同价位。

500

到了凌晨,安福电商城附近异常拥堵,停着大量的拉货摩托车。

周边服务齐全,快递可“异地上线”

在安福,由假鞋延伸出的产业链不断“壮大”,自成“生态系统”,甚至吸引到一些外地客商“慕名”加入其中。

2月1日凌晨1时,位于安福电商城旁的梅山街,街边的LED显示屏滚动着“代发”、“配货”等广告。一位骑踏板摩托车的年轻小伙黄阿三(化名)叫住了浏览街边广告的记者。

“你们去的那些档口都是‘小芝麻’,我整合了30家大档口的优质资源,都是‘大西瓜’。”在沿街的店铺中,黄阿三向澎湃新闻介绍着自家服务的优势。

在黄阿三的店铺里,橱窗上摆着自主品牌的运动鞋,墙上“奇葩阿三,不卖产品卖服务”的大字标语赫然可见。

这位1993年出生的山东小伙儿,自称一年前来到莆田从事高仿鞋的配货、代发工作。阿三说,早在5年前,他就开始做高仿鞋的生意。大学期间,他通过莆田的档口直接发货,把假鞋卖给消费者,尝到了不少甜头。但后期他发现,档口的货源质量参差不齐,退单率越来越高。

大学毕业后,他决定亲自到莆田把控货源,并找到了另一个“商机”。

几十块钱的“通货”,一百多元的“中端鞋”,可媲美“专柜质量”、两百元以上的 “公司级”高仿鞋,阿三如此介绍,并展示了不同等级假鞋的照片和他带客户实地考察大档口的视频。他还不断告诫澎湃新闻记者“市场水很深”:“外地人来莆田看鞋很容易被坑。你只要花600元,我们培训如何看货、配货之后,带你实地看店,就可以从我手上得到长期可靠的资源,第一时间得知货源情况。”

“档口顶多给你发发货,不会仔细验货的!”除了“给资源”,黄阿三还称,从他这代发一双高仿鞋,花服务费10元,就能从验货、清洁、修剪到发货都有保障,能有效减少退单量。

黄阿三称,目前自己的团队已经有38人,客户达到300余人,“每天都有几百条微信信息等着回。”

除了阿三红火的代发服务,在安福电商城附近路边,还有多个售卖已实名注册电话卡的摊点;快递点集中的巷口,推车上清洁水、鞋带、鞋垫、剪刀等“阿冒”(售假者)周边商品应有尽有;墙上则挂有批发、“刷钻”的小广告。一家门店上的广告上还写着“专业操办淘宝申诉,为你淘宝路保驾护航”的字样。

为了躲避打假和蒙蔽消费者,一些档口老板会选择“异地发货”,甚至“美国发货”。澎湃新闻选了顺丰和韵达两家快递要求档口老板“异地上线”。数天后,记者通过快递单号查询到,从莆田发货的两双鞋物流信息的发货地分别是“上海”和“香港”。

小吃摊位与店铺也跟着通宵达旦,一位店家告诉澎湃新闻,他从周边乡镇来此开店两年,生意“还可以”,一般到清晨5、6点打烊,上午11点开店。

500

在一间藏身民宅的售假档口内,摆满了各种高仿的名牌鞋。

假鞋产业发展:家庭作坊到分工合作

“现在生意不好做了。”做假鞋生意十几年的档口老板徐阿路(化名)说。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07年,纽约市警方就从布鲁克林区的两处仓库查获近30万双假NIKE鞋。徐阿路称,自己就是那批被查获的假鞋制造商之一。

“血本无归啊!”时隔十年,徐阿路向澎湃新闻说起那批货的损失依然心痛不已。

徐阿路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临近台湾的莆田成为阿迪、耐克等大牌的代加工厂。掌握技术的技工把样品鞋或设计图纸偷运出来,他开始制作高仿鞋。

徐阿路说,低廉的劳动力和过硬的技术,让莆田假鞋越来越火。最初的“莆田模式”多是家庭作坊一条龙式——自己掌握技术,自家生产,自己维系销售渠道。这一模式让很多莆田人发家,但风险也高,一旦被查整条生产线可能会被一窝端。徐阿路说他2007年遭遇的血本无归,很多人都曾经遇到。

为了规避风险,徐阿路不再做鞋厂,而是安心做起了销售。“制鞋厂在乡下老老实实做鞋,避免和外界接触,我们几个大的档口从不同工厂订货拿鞋,小档口和做电商的再从我这儿拿货。”徐阿路觉得,虽然大家赚的都少了,但很好地规避了风险。

“我们的鞋,从鞋胶到皮料都和真鞋一样,甚至还更好!”档口老板吴晓(化名)自夸称,他们的鞋配色相同,针脚缜密,脚感舒适,材质摸上去与真鞋差别不大,表面上不少假鞋与真鞋别无二致。

对自家鞋以假乱真的技术,吴晓很自信,“不是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真假,有些‘阿冒’得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来。”

一两百元的假鞋与市场上价格昂贵的真鞋,如果质量相同,为何有如此大的成本差距?

吴晓说,假鞋便宜的秘密藏在消费者难以察觉的鞋垫里。通常,优质运动鞋鞋垫吸、排湿性好,而假鞋鞋垫价格低廉,以次充好,“很多人说穿高仿鞋脚臭,就是因为鞋垫不行。”

500

这个挂着“脆香鸡米饭”牌子的店铺,实际上是一家销售假鞋的档口。

屡遭严打,屡禁不止

莆田市政府一直希望摆脱“假鞋之都”的称号,多年来打假行动不断。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7月2日,莆田市组织公安、工商、质监、邮政管理等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仿冒鞋”“假海淘”专项行动;2016年5月,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莆田工商部门2013年曾3个月巡查36次,罚款38万多元。

不间断的打假使莆田假鞋产业有所收敛,但夜晚的安福电商城附近依旧拥堵。

“工厂都是家庭作坊,基本不跟陌生人接触,做完了就运出来;我们的档口都在住宅里,平时都关着门,没人举报基本不可能被查。”档口老板阿林称,跟他做生意绝对安全。

莆田市政府也一直想促成产业转型。福建省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莆田全市有4000多家鞋企,规模以上鞋企313家,2016年规模以上鞋企产量达8.2亿双。莆田副市长蒋志雄曾公开表示,莆田有近20万人从事与鞋业相关工作,光靠严打似乎不能解决问题,转型迫在眉睫。

(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热门评论 1

  • 小小林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大部分莆田鞋可以叫“贴牌鞋”,做工和真的阿迪耐克没区别,就是同一工厂产的,只是没有阿迪耐克的授权而已。如果只是为了显摆那就去买几千块一双的真阿迪,如果是自己穿,;你不说,外人又看不出来┐(─__─)┌
    我的意思并不是支持盗版,而是想不通那些花几千买一双鞋的人的心态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97
最热 最早 最新

  • 谢谢编辑的文章,从中获益匪浅;虽在外地也能从中体会到莆田鞋热火朝天的样子。
    准备带团队入驻莆田转型,希望能碰到那所谓的阿三吧。
  • 全部楼层
    younger
    这种虚荣心不但本身不健康不值得鼓励,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耐克阿迪的流行,间接带动了崇洋媚外心里的流行,从长远来看危害很大。本质上是“赚快钱”跟企业乃至中国品牌长远发展的矛盾。TG在这种矛盾中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长远利益才对。难道老一辈饿着肚子都要建成工业化体系的精神我们忘了?
    而“所有人都仿制你不仿制死的就是你”这更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社会风气,应该尽早扭转过来,否则,老实做国产品牌的企业屡屡吃亏,真就没人当这个冤大头了。
    同意
  • 朱八八 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蛋疼
  • 堵不如疏。你单纯严打,你让这条产业链上的十几万人吃什么,喝什么。应该政府导向帮助扶持有能力的工厂,创造自己的品牌,慢慢走向正轨。现在设备、人员都挺齐全,就差陈胜吴广了吧……
  • 全部楼层
    愚者
    我想说造假不一定是因为有地方保护,而是因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风险不够,然后做国产品牌是对的,但无法一蹴而就,所以现实问题是要赚点钱,既然名牌价格虚高,就不如要仿制,如果所有人都仿制你不仿制死的就是你,理想不能当饭吃,满足一些人得虚荣心,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都是典型的市场行为。打击仿制要打就要全部打死,形成优势,不然同样质量为什么不买个带名牌标志的,这也是因为市场心理,做起来很复杂,不像说的那么简单。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怪地方保护,我就不信名牌没给钱给政府维护自己的利益,主要是因为政府没有那种能改变这种趋势能力。
    这种虚荣心不但本身不健康不值得鼓励,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耐克阿迪的流行,间接带动了崇洋媚外心里的流行,从长远来看危害很大。本质上是“赚快钱”跟企业乃至中国品牌长远发展的矛盾。TG在这种矛盾中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长远利益才对。难道老一辈饿着肚子都要建成工业化体系的精神我们忘了?
    而“所有人都仿制你不仿制死的就是你”这更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社会风气,应该尽早扭转过来,否则,老实做国产品牌的企业屡屡吃亏,真就没人当这个冤大头了。
  • 东莞都能摆脱黄色之都的称号,莆田居然连假鞋之都都摆脱不了,利益纠葛太严重了吧?!
  • 小小林
    大部分莆田鞋可以叫“贴牌鞋”,做工和真的阿迪耐克没区别,就是同一工厂产的,只是没有阿迪耐克的授权而已。如果只是为了显摆那就去买几千块一双的真阿迪,如果是自己穿,;你不说,外人又看不出来┐(─__─)┌
    我的意思并不是支持盗版,而是想不通那些花几千买一双鞋的人的心态
    要点b脸
  • 全部楼层
    愚者
    我想说造假不一定是因为有地方保护,而是因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风险不够,然后做国产品牌是对的,但无法一蹴而就,所以现实问题是要赚点钱,既然名牌价格虚高,就不如要仿制,如果所有人都仿制你不仿制死的就是你,理想不能当饭吃,满足一些人得虚荣心,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都是典型的市场行为。打击仿制要打就要全部打死,形成优势,不然同样质量为什么不买个带名牌标志的,这也是因为市场心理,做起来很复杂,不像说的那么简单。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怪地方保护,我就不信名牌没给钱给政府维护自己的利益,主要是因为政府没有那种能改变这种趋势能力。
    共产党真想打假没有做不到的,就地免职几个市长、书记,莆田立马就清净了。
  • 全部楼层
    海角愚人
    看看这明显是为蒲田制假、贩假洗地,却收获最多“赞”的评论,真是哭笑不得。
    点赞的,大致是两类心态:
    其一,极端民族主义者,认为阿迪、耐克这些国际名牌品牌溢价太高,蒲田这帮土匪出来打个劫也算是“劫富济贫”。
    其二,崇洋媚外的纯屌丝,买不起正品正好捡些假货来充实自己的“自尊心”。
    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居然能在一件事上取得高度共识,除了奇葩,大概也只能说二者的智商应该都在一个水平线上。
    回头来说说这些制假贩假的为什么必须严厉打击——因为正是他们而不是阿迪、耐克扼杀了国产品牌的生存空间。
    逻辑很简单,阿迪、耐克的中高端定位,其实客观上为国产制鞋业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低端市场空间去充分发育。如果在一个有序市场中,国产品牌能踏踏实实从低端做起,逐渐累积资本、消化技术进而创新求变,假以时日,如海尔、小米般出个世界级品牌也是水到渠成。
    但恰恰因为这些假鞋的泛滥,客观上是帮阿迪、耐克占领了他们本来难以插足的低端市场,彻底挤掉有心做国产品牌的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更进一步帮其培养起一帮品牌拥瘪,等到这群屌丝有幸翻身买得起真货了,中意的依然还是阿迪、耐克。
    推而广之,今天多数技术含量低、入行门槛低的行业,国货品牌难以建立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真要帮助这些行业的国货成长、壮大,就必须对制假贩假业严厉打击。
    至于莆田为什么屡禁不止,巨大的经济利益带来的地方保护是必然的。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立法的缺陷:你一任地方已经成全国闻名的制假贩假基地了,地方官难道还不应该拉出来问问责?
    我想说造假不一定是因为有地方保护,而是因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风险不够,然后做国产品牌是对的,但无法一蹴而就,所以现实问题是要赚点钱,既然名牌价格虚高,就不如要仿制,如果所有人都仿制你不仿制死的就是你,理想不能当饭吃,满足一些人得虚荣心,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都是典型的市场行为。打击仿制要打就要全部打死,形成优势,不然同样质量为什么不买个带名牌标志的,这也是因为市场心理,做起来很复杂,不像说的那么简单。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的怪地方保护,我就不信名牌没给钱给政府维护自己的利益,主要是因为政府没有那种能改变这种趋势能力。
  • 小小林
    大部分莆田鞋可以叫“贴牌鞋”,做工和真的阿迪耐克没区别,就是同一工厂产的,只是没有阿迪耐克的授权而已。如果只是为了显摆那就去买几千块一双的真阿迪,如果是自己穿,;你不说,外人又看不出来┐(─__─)┌
    我的意思并不是支持盗版,而是想不通那些花几千买一双鞋的人的心态
    知识产权呢
  • 老K佛心 老K
    屡禁不绝,恐怕相关的基层组织不得力有关吧?比如街道、社区、村委……
  • 应龙之翼 比凤毛麟角更稀有的是应龙之翼
    为啥感觉莆田有成海陆丰第二的架势……
  • 20多年前就制假贩假,这真不是新闻。
  • 胡说八道我最行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每两三天穿一次的鞋子  穿多久鞋底磨穿叫质量好?
  • 已注销用户
    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是没侵犯我的利益,管他盗版是否都买,部分人还顺带鄙视下买正版的人,当他自己有专利的时候,他就会喊,停止侵权。
    这位有说国外如何如何?
  • 总听说好多商场里专柜卖的都是高仿,可是自己分辨不出
  • 全部楼层
    海角愚人
    看看这明显是为蒲田制假、贩假洗地,却收获最多“赞”的评论,真是哭笑不得。
    点赞的,大致是两类心态:
    其一,极端民族主义者,认为阿迪、耐克这些国际名牌品牌溢价太高,蒲田这帮土匪出来打个劫也算是“劫富济贫”。
    其二,崇洋媚外的纯屌丝,买不起正品正好捡些假货来充实自己的“自尊心”。
    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居然能在一件事上取得高度共识,除了奇葩,大概也只能说二者的智商应该都在一个水平线上。
    回头来说说这些制假贩假的为什么必须严厉打击——因为正是他们而不是阿迪、耐克扼杀了国产品牌的生存空间。
    逻辑很简单,阿迪、耐克的中高端定位,其实客观上为国产制鞋业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低端市场空间去充分发育。如果在一个有序市场中,国产品牌能踏踏实实从低端做起,逐渐累积资本、消化技术进而创新求变,假以时日,如海尔、小米般出个世界级品牌也是水到渠成。
    但恰恰因为这些假鞋的泛滥,客观上是帮阿迪、耐克占领了他们本来难以插足的低端市场,彻底挤掉有心做国产品牌的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更进一步帮其培养起一帮品牌拥瘪,等到这群屌丝有幸翻身买得起真货了,中意的依然还是阿迪、耐克。
    推而广之,今天多数技术含量低、入行门槛低的行业,国货品牌难以建立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真要帮助这些行业的国货成长、壮大,就必须对制假贩假业严厉打击。
    至于莆田为什么屡禁不止,巨大的经济利益带来的地方保护是必然的。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立法的缺陷:你一任地方已经成全国闻名的制假贩假基地了,地方官难道还不应该拉出来问问责?
    阁下说的太对,希望踩得站出来说说理由。
  • 家住齐鲁间 观察者网友非官方微信群,欢迎扫码进入
    全部楼层
    天蓝蓝
    此评论已被屏蔽
    其实这就是现实,莆田每天晚上到黎明之前绝对是蔚为壮观的送货大军,发往全国各地……
  • 莆田的黑医害人不浅,必须要严打;但他的假鞋却造福不少群众,让广大屌丝花一点点钱就能穿上国际名牌,多好的事情!
  • 你打它干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