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一档国综能复制它

来源 | 摇滚客

500

敬酒曲音乐:黄贯中;林志炫;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张智霖;梁汉文;赵文卓;陈辉;黄征;张晋;胡海泉;言承旭;MC HotDog;张淇;欧阳靖;敖犬;李承铉;刘端端;尹正;GAI周延;张云龙;李铢衔James;KEY.L刘聪;Ricky;高瀚宇;麦亨利;刘迦;李响;白举纲;布瑞吉Bridge - 披荆斩棘的哥哥 第12期500

今日BGM,《敬酒曲》,披荆斩棘的哥哥

500

追完这一季《哥哥》,最大的感受是:真诚无敌。

决赛夜黄贯中说了一句话:

“兄弟们以后再见,我可能叫不出你的名字。请不要怪我,因为或许我已经老了,但是不代表我对你没有回忆。”

500

这就是时间的残酷。

这群哥哥,平均出道20年,早已习惯名利场的打磨,再让他们脱掉明星的壳,变成同台竞争的选手,其实非常难。

但《哥哥》做到了。

害羞如陈小春,当年第一次拿到金像奖最佳男配时,上台领奖也只说了一句:

“没什么好说的,感谢全世界。”

可决赛夜他再次拿到第一名,想说的却很多:

“拿到第一名有什么用呢?能不能复活兄弟?”

500

这应该是陈小春能说出口的,最肉麻的一句话了。

《哥哥》先是打开了明星的壳,再找回了“魂”。

张智霖上节目一直说自己想退休。原因也很简单:一把年纪,不想再重复自己了。

“老实说,毕竟在这个行业也做了30年了,对很多事情已经没有新鲜感。去表演都唱自己的歌,那些歌都已经唱过好多好多次。”

如无意外,《哥哥》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综艺节目。

可上一期公演,他破天荒留了胡子。观众才发现原来一直童颜示人的张智霖,胡子居然全白了。

500

这种“邋遢”行为发生在张智霖身上很不寻常。毕竟他的精神偶像是亦舒书里的“家明”,体面是重要的。

可为了《给电影人的情书》舞台,他愿意放下矜持。

歌词里唱:

人间不过是你无形的梦,偶然留下的梦尘世梦;

以身外身做银亮色的梦,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就像舞台上张智霖站在银幕前,看着一个个演出过的角色,每个人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500

当他最后面向观众打开门,眼前是一片光明,而他停留着,嘴角有颤动。我相信此刻的张智霖,重新捡起一种叫初心的东西。

500

这是少数几场不炸场,安静唱着歌,却无比触动人心的表演。

台下的海泉也哭了。

这几年他转型为商人,在节目上经常展现高情商人设。

人变老的标志除了沉默,就是高情商的圆滑。海泉选择了一条容易走的路,我也没立场质疑任何人的选择。

但此刻我从他红着的眼睛里,同样看到了一种叫“信仰”的东西。

500

这才是台上咖位、境遇、脾气各不相同的30位成熟艺人能真正处成哥们的原因:

因为我们爱音乐、更爱舞台,所以我们愿意放下社会的、岁月的包袱,在《哥哥》创造的这片小乌托邦里,暂时做一个简单的人。

而当一个人选择用真诚示人,他是容易被伤害的、更是无比强大的,因为没人能够抗拒真诚。

难怪《哥哥》能爆火。

500

真实的人,也会带来真诚的舞台。

决赛有个特殊桥段:互相唱对方的歌。

这一轮选曲是《海阔天空》和《友情岁月》。

都是经典港台老歌,但这次不再是单纯“致敬”。

我很庆幸《哥哥》没有逼着黄贯中在镜头前怀念黄家驹,也没让林晓峰拿起话筒隔空向郑伊健喊话。

500

500

这种克制太难得。

也正是这种不玩流量密码的底层尊重,才能把观众的注意力拉回到舞台本身。

比如《大艺术家》,就是根据演员气质量体裁衣的改编。

蔡依林的原曲是讽刺感情中的海王,《哥哥》的舞台却在致敬《教父》。

赵文卓是白手起家的家族一把手,瑞奇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黑道小公子。

500

500

两人气质一正一邪,仿佛“教父”行为处事里好人与凶手的一体两面。能把两种冲突的男性气质完美融合,我觉得它不比《悟空》差。

500

尊重哥哥们的个人情感,放大哥哥们的个人气质。

难怪决赛夜最后一轮竞演,《存在》vs《星辰大海》;

我看现场哥哥们的感受,居然是不想唱完。

500

因为这首歌唱完,这季《哥哥》也该结束了。

“唱演家族”虽然是节目组制造出的概念,但长达3个月的相处,大家经历一轮轮淘汰、重组一直走到现在的感情是真的。

彼此是对手,更是队友。

就像节目里谁都在说不能哭,可最后谁也都哭了。

这种超越社会身份的情感链接,只能存在于《哥哥》的乌托邦里。

因为它通过音乐,把人变得纯粹。

大家因音乐而聚、被音乐感染,这是舞台的力量,更是灵魂的重量。

500

这样一档真诚的节目,离不开幕后的努力。

看过《哥哥》的,都没法否认它的舞台是真的好。

它有超前的舞台审美。

决赛夜《哥哥》的领奖台,居然是设在一片草坪上。

500

苦了穿高跟鞋的嘉宾、少了传统晚会的高大上感,反而强调了《哥哥》的特别之处:

这不是搞个人竞赛选歌王,而是认真呈现唱演舞台。

我思考过“唱演舞台”这个定义,和其他选秀类综艺有啥区别?

毕竟单从嘉宾角度来说,平均年龄40+的哥哥们,从体能就输了一大截。

看了那么多表演,我觉得《哥哥》的舞台最有“人文感”。

它不只是高科技的叠加、表演者的炫技,而是每个舞台都能当一部电影看。

无论是当初《悟空》,神魔一体的精神分裂;

还是《无所求必满载而归》,当舞者李响被吊起来的那一刻,一片火光中竟然有献祭的悲壮感。

500

500

谁能想到陈小春的《算你狠》,居然是《小丑》电影的4分钟浓缩版。

500

500

选手们没点真本事,是撑不起这个舞台的。

所以《哥哥》崇拜的不是青春肉体的美好皮囊,而是“老男人”那份被岁月洗刷的厚重感。

这都得归功于《哥哥》背后的女人,总导演吴梦知。

她让《哥哥》逃出了传统男性叙事的套路。

这里有脆弱:每个男儿都哭过;

有误会:比如林志炫就集中了大部分炮火;

有放弃、有妥协、有无奈。

可吴梦知说,《哥哥》播完身边很多女生都想谈恋爱了。

暴露弱点,才能看到坚持。

通过《哥哥》,我们重新看到了成熟男性的魅力。

500

李响,肌肉拉伤后被众人围着嘘寒问暖,不好意思说一句“这算啥,我都习惯了”;

张晋,为了一个撞玻璃的动作,他连保护垫都不要,一遍一遍在地上摔得梆梆响;

500

500

其实没人逼他们这样做,他们就是要自己一把

500

正是这股劲,才让他们在大浪淘沙的娱乐圈,坚持几十年还能不被拍下去。

很难想象,一个综艺节目,居然把我看得热血沸腾的。

作为普通观众,一路追《哥哥》到最后,我的心态也几经变化。

最开始看到林志炫和赵文卓因为开空调吵上热搜,我以为节目又在靠撕X赚流量;

然后到《飞云之下》,这是今年少数几个rap没有毁掉舞台,而是成就舞台的正面案例;

最后到决赛夜的《存在》。

汪峰唱的是中年社畜之歌,“多少次荣耀,却感觉屈辱”。

这点在习惯拜高踩低的娱乐圈只会更明显,可哥哥们的表情里没有怨气。

500

歌词里问:

谁明白尊严已经沦为何物;

是否该找个理由随波逐流;

或者勇敢前行挣脱牢笼;

我该如何存在?

我想哥哥们有了自己的答案。

500

还是真诚的力量。

许子东说过一个概念:我们为什么要花钱买票去听演唱会,明明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了?

因为这是一种群体性的浪漫:

我们希望跟我们的偶像,在同一个空间,在同一个时间,存在那边,一起做些事情。

《哥哥》作为一档电视综艺,我虽然不能去现场看。

可听着哥哥们最后唱的《敬酒曲》,歌词里敬谁已经不重要,此刻哥哥们只想敬自己、敬兄弟、敬过往的友谊。

500

500

当我看到一首歌唱完,所有人都憋着眼泪不想说再见。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我相信有些东西,即使透过银幕也能传到我们心底。

而这是最温暖的共振。

点击「摇滚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