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第三个战略调整期:矛盾与斗争

10月25日,中国高调纪念了重返联合国50周年。与此同时,美国违反一个中国政策言论和行为频出,台湾甚至不惜抛出美军已在台湾等相应和,美台勾结挑战一个中国政策红线已经昭然若揭。而不久前中美最高领导人对话中,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还言之凿凿,美国说中美不对抗,追求不和中国发生战争为最高目标的发言还在余热未消,甚至距离美国总统在联合国的说不发动冷战还不到一个月,形势怎么突然发生了变化?

      很明显,从长周期视角看,由于中美经济实力接近,美国维护霸权对付老二的传统开始发力,所以老调常谈是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使然,有的学者提出中美间五重矛盾,不管怎么说,国际格局守成和新生势力的矛盾必然是主要矛盾。所以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后期贸易战开始,就开始着手调整中美关系,尤其当时的国务卿有很多动作,比如推翻和否定中美接触论,开始不断敌视中国。拜登政府上台后,开始系统调整中美关系。中美关系进入第三个战略调整期。中美第三个战略调整期主要特点会是矛盾与斗争。特朗普后期和拜登政府将是中美关系的矛盾主要爆发期,中美间大大小小矛盾都会被揭示出来,一波接着一波,当然这主要推手是美国。中美间见面和会谈也以斗争形式展现,世界会在中美争吵中习惯。这调整期会很长。       中美在短期内接触后又迸发了激烈争吵,很明显又是美国在歇斯底里。主要是美国国内形势造成的,一是政党利益决定的。随着拜登支持率创纪录的下跌,已经明显影响到了明年美国中期选举,这个形势继续下探,两院失控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是民主党政府不能接受的,这是他们最大的政治了。二是美国经济形势决定的。美国经济除了股市外,国债上限、通货膨胀、产业链失控、疫情防控等因素叠加,第三节度估计也会低于预期。而且美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了全球化分工,所以离开中国支持,美国单独恢复可能性不大。偏偏国内环境、政党利益等约束了美国政府手脚,美国希望中国主动配合和输血,但是中美关系的现状导致中国不可能无条件帮忙。       拜登上台以来,对华打了所有牌,他们发现可能触动中国的牌只有台湾。实际上,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最关键因素就是台湾。新中国成立,美国开始了第一轮中美关系调整,抛出了台湾关系未定论。美国出于冷战需要,1952年签订旧金山和平协议,开始武装日本,和台湾签订防务协定,美军进驻台湾,开始全方位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随着新中国日益强大,重返联合国的声音越来越大。同时美国陷于越战,又面临苏联的威胁,从尼克松政府开始就酝酿中美关系正常化,这就是第二次战略调整,标志事件是尼克松访华,中美间三个公报,1979年正式建交,前后三任总统,台湾是中美和解的核心,美国果断地抛弃了台湾,全面拥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四十多年中,围绕着台湾问题也没少起风波,但是一个中国政策是双方的最大公约数。目前,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挑衅到处漏着霸权思维和手段。第一个就是不对称成本,美国仅仅是调整说法,使用国内政策冲撞,来获取最大的实际利益回报,这是话语权和议题设置上的霸权能力。第二个就是使用代理人,通过推动代理人上一线放狠话、挥拳头,获取霸权空间。第三个,经常使用双重标准这种价值判断,模糊是非、搞乱价值判断。所以在这一轮台湾牌中,这三个策略都用了。所以只要抓住代理人这个主线,给与迎头痛击,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