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好些下岗职工的子女都经历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本文来自《作为东北人,我小学时就在想,若父母下岗我怎么挣钱,这种经历我不愿去回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些年,好些下岗职工的子女都经历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从90末开始的下岗潮,一直到00年代初都没缓过劲来了。我记得非典那年有个下岗职工领着他上小学的孩子一块儿在街头卖黏苞米。他孩子一到放学时候就赶过来帮他爸爸收钱。因为但凡学生放学基本也就是工厂下班人流客流集中的时候。一个人连吆喝带买带收钱忙不过来。结果有一天爷俩失魂落魄地就走回来了,卖黏苞米的大锅连带“倒骑驴”都给城管收去了。咋说呢,当时那爷俩就给霜打了似的。
我当时也跟他们差不多,在一家小超市里面给他哥打工。拿我们附近的煤城鸡西来说吧:那些年鸡西人在全国驰名有三样营生“鸡西大冷面、鸡西拌菜还有那什么。。。”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年煤炭一停摆整个城市连带相关产业就都瘫痪了。下岗职工太多本地乃至本省无力解决男女青壮只能外流到全国各地去打工。干这三样营生大都不需要多大本钱、都是靠出卖体力凭本事吃饭、赚到的都是辛苦钱血汗钱。所以我当年从来不鄙视那些.。。。
在这个问题上,也没啥看得清看不清的。个人有个人的经历、际遇不同而已。个人也都有笔个人的账。相信那些年对于下岗职工来说,家家都有本难言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