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传统迎亲仪式,确实一点都不尬,而是我们的文化底蕴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是湖北或重庆一带农村里的迎亲活动,一位带客先生说了一套场面话。

可能在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看来,这个仪式性的活动和话语体系似乎有些奇怪乃至滑稽,但是视频上传者说,这一点都不尬,而是文化底蕴。我很同意这句话。

古人结亲,不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看对眼就可以的了,而是要有一套仪式和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步步来,才算明媒正娶。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两个个体之间的感觉和意愿。红白喜事都有各自的规矩和礼数。

礼,是一种文化与规范,背后体现的是一整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把自己视为天下之中文明之花,将周边各族视为蛮夷,其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就源自于这些文教与礼数。

由于1840年之后的一系列外战和内战造成的损失,也由于1870年之后白银相对于黄金(或者说英镑与美元)价格的巨幅贬值,中国陷入了持续百年的动荡和贫困化过程。在此背景下,我们许多人丢掉了文化自信与文明自信,与之伴随的是我们的许多传统与文化被鄙视和抛弃。

表现在婚丧嫁娶的仪式上,就是传统的一套仪式在绝大多数地方悄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

以婚礼为例,在大城市有些人喜欢去教堂办婚礼,即便不去教堂也是以白婚纱而不是红盖头来办仪式,只不过由一位司仪扮演了神父的角色;在许多农村地区大家就玩闹洞房,其中有些做法可谓粗俗不堪。前者属于“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后者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没文化”。还有不少人,由于双方都远离家乡且工作繁忙,婚礼被简化为请所在城市的亲友长辈或老同学吃顿饭了事。

现代化给予我们每一个人很大的自由,但是也让我们陷入迷茫、孤单、无助和原子化后的漂泊感中。

传统既是束缚,也是依凭。批判和削弱自身的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反复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有其必要性;简化各种礼节,在物资匮乏,社会贫困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彻底否定和废弃了传统,那就是自身的蛮族化,是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主体性的灭失。其结果是,即便我们在物质财富积累上打了翻身仗,也还是沦为粗鄙可笑的暴发户,在审美、伦理、政治上对西方亦步亦趋,包括迷信人家的假古董假文化,在华夏大地上仿建一堆不伦不类的欧美小镇,姑娘们垫高鼻子染黄头发以交外国男友为荣,随时用别人的制度和传统来要求和审视本国的政治生活等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越来越获得认可,中国95后的年轻人对中华传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包括古风音乐和汉服。仓廪实而知礼节,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趋势,但是还处于无意识的早期自发状态。中国的商家需要换脑筋,比如婚庆公司,最好能多读几本古籍,雇几个历史人文学者和社会学人类学专家,去各地农村出几趟差,认真考察一下传统礼仪,开发出一套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古风婚庆仪式,弄得既庄重又喜庆,既古典又高雅。我相信这一代年轻人会乐意为此买单。

孩子满月,送别践行,开张之禧,老人离世,这些场合都可以从古人的传统中找到灵感,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和条件开发出一套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如果搞得成功,不用五十年,周边的越南、缅甸、韩国、日本最终都会重新向我们学习该怎么体面地做个人。

如果说,复古创新对于商家而言是机遇的话,那么对于政府部门就意味着责任。比如文化旅游部,在此事上可谓守土有责。古人说,“文以载道”,文章和文化都是要用来体现政治理念的。文化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生活需要仪式感,而仪式就是政治的一部分。

对婚丧嫁娶和信仰祭祀的礼提供一套规范和服务,自古以来就是统治者彰显、落实和维护其权力的重要内容。在移风易俗上,不能仅仅关注土葬改火葬以节省木材和耕地;在引导价值观上,不能仅盯着媒体、教材和影视作品搞审查。上述工作当然都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层次不够,站位不高。

巩固和强化一个政权的文化与价值观根基,就需要主事者能够清醒地意识到那些弥散在人们社会生活细节中的权力关系和泛意识形态,更要有意识地建设一整套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礼”,从而让每一个中国人在人生各个重要场景下有所依凭,让我们的绝大部分喜怒哀乐,都可以“发乎情,止乎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