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无关未来,乃利益之争

几个月前马前卒在睡前消息再次讲到这个事,还批评温铁军只会站在道德高地,睡前消息从未公布专门的讨论渠道,我各个渠道回复都是泥牛入海,未再尝试。今天微博又有一博主讲三农专家只谈精神,不谈物质,因为别人对我的评论的回复,我决定再讲一下这事。

《半泽直树2》里有一句话,贷款是好心,不贷款也是好心。借用它的话,我认为,进城是好心,不进城也是好心。辨别两方究竟是不是好心,关键在于后续措施。

城市化派讲三农专家们只谈精神,不谈物质,这简直就是贼喊捉贼。这些年农村变化有多大,大家有目共睹,这不都是投进去的钱?这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温铁军很多年前就说过,农村为什么留不住人,因为不往农村投财政,全往城市投,市民人均财政投入几十万。

反观城市化派,请问农民进城以后,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怎么解决,提过一个字吗?打算花多少钱支持?2016年货币化棚改,直接给农民发钱进城,温铁军拦得住吗?你拿大把钱往农民脸上砸让他们进城,农民自然会用脚投票,耶稣来了都拦不住,还需要你批评温铁军,在这呼吁城市化?

我今天评论时又提出这个问题,知道有人怎么回复我的吗?原话:你是不是脑子只有一根筋啊?还城市化是口号,城市化必须给农民好处才能做到?麻烦你转转你的脑子,反向思考一下,城市化不需要让你去城市吃甜头,只需要让你在农村吃苦头就行了。

看到没有,这就是鼓吹城市化的人的真实嘴脸。他们在以前提取农业剩余发展工业之后,还要往农民身上扒两层皮。

第一,同样为人,他们认为不应该往农村投钱,尽管这笔钱远远少于城市投入。也远远少于让农民进城的财政支持。否则直接支持农民进城好喽?这笔钱也应该投入城市让城里人吃甜头。

第二,他们要70年前推翻地主的农民,进城给新时代地主打长工。现在城市房价高企对谁最有利?十年前买房的人,最不利的肯定就是才进城的农民了。买房是刚需吗?当然不是,但住房肯定是,免费分房不现实,但他们连公租房都不愿意提供。假设一家人租一套房子两千左右,他们在这个水平的城市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家庭月收入能有多少呢?这和交地租有什么区别?要是买房,刚进城就要欠几十万。

再谈养老问题,年轻人好说,请问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城市生活成本更高吧?每个月眼一睁就有房租压头上,按什么标准发放养老金?还是说,继续劳动,那和在农村有多大区别?,亦或者,只要年轻人进城,老人就死在农村好了。

最后医疗问题,前些天看到了一个笑话,大意:有媒体对东德居民怀念东德不解:你们获得了自由旅行的权利啊!

居民:是的,但是我TM没钱去自由旅行。

农村医疗条件差是真的,但是要农民自己支付进城成本的前提之下,本来就比市民穷的农民,还有多少钱可以看病呢?在农村治不好可以怪政府医疗条件太差,在城市就完美转化为了一个市场化问题,你看不起病怪谁呢?自己穷自己懒。

对于住房、养老、医疗,城市化派提出过解决方案吗?就业问题就不多说了,能提供一些培训就不错了,对进城农民取消社保之类的培训门槛,别的也不能指望太多。

鼓吹城市化的人,才是真的只讲精神,不讲物质。只讲未来,不讲代价,因为进城农民就是那个代价。乡村振兴派,才是真真正正为农民争取到利益的人,

即便城市化是未来,农村也要继续投钱,老人还有临终关怀呢,农村会一夜之间荒凉吗?

即便城市化是未来,但是乡村振兴争取到的每一分财政投入,都可以变成未来与市民博弈的筹码。一分钱没有,给一块钱都是香的,如今你不给我更大的好处,我凭什么进城去伺候你给你打长工?

顺便说一句,乡村振兴,没说让农民种地,温铁军也说了种地是负收益,乡村是百业兴旺的。我这里就有养羊的,一只羊一年卖了能挣400块,风险比鸡和猪小,还有政府补贴,这里老人养个几十只并不费事,饲料有用别人的玉米地,一亩玉米能挣一千,嫌种地累,直接给别人800元,不用种地人收玉米,玉米连秸秆一起碾碎当饲料,还能天天打麻将、经常喝酒。要是老人得病瘫在床上,住城里也好不到哪去。

至于农村留不住人,这是个伪命题,大城市郊区也有很多农村,为什么年轻人愿意去住,那是因为附近有工作。去大城市挤公交地铁上班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农村的路要是再修好点,一个小时之内,不管是在县城还是市里工作和做生意,跟你在大城市上班有什么区别呢?当然也有很多农村周边是没有足够招商引资吸引力的,像大凉山,那肯定要迁出进城,但这大凉山我记得政府是出了钱的。

太长了,就到这吧,欢迎讨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