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乐坛系列——黄金时代(上)

上上篇文章链接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9574

上一篇文章链接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9909

在这一部分我将继续以简史的方式来叙述,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来叙述那个年代的辉煌。

周杰伦火了,如同一颗原子弹一般把华语乐坛冲击的七零八落。各路音乐人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周杰伦的影响。

而周杰伦呢?2002年带着《Jay》和《范特西》的余威,以《八度空间》为名,希望能在八度音阶的空间内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展现音乐领域中的第八艺术。这张专辑入围了2003年五项金曲奖,却铩羽而归。自此之后,江郎才尽这一词汇开始翻出的出现在周杰伦头上。

说什么好呢?周杰伦有没有江郎才尽我不知道,反正这帮媒体遣词造句是真的江郎才尽了。

就在周杰伦开创新时代并且和“江郎才尽”作斗争的时候,和他同一代的人物,也不能忽视。

首先就是王力宏。2000年《永远的第一天》中的《龙的传人》唤起了两岸三地以及华人华侨的灵魂的共鸣,成功的为王力宏打开大陆市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2001年《唯一》,可以称得上是王力宏在新世纪红得发紫的开端。到今天为止,《唯一》这张专辑的主打歌《唯一》依然是王力宏最热的前二十首歌之一。2002年,王力宏登上春晚,标志着王力宏彻底打开大陆市场。

其次是陶喆,自打1999年出完专辑之后,到2002年之前并未有专辑,但是1999年的《找自己》实在是太经典,也是这张专辑标志着陶喆彻底成为线艺人。2002年陶喆经过三年的积淀之后,发布《黑色铆钉》,再创经典。

1999年的五月天发行了第一张专辑《第一张创作专辑》,开始了走红之路。2000年又发行了第二张专辑《爱情岁月》,并在第二年荣获金曲奖最佳乐团奖,奠定了五月天的地位。2001年到2002年包括《候鸟》原声带在内的数张专辑,将五月天的人气持续推高。(我当然知道严格来说摇滚不算是流行乐,但是在讨论华语流行乐坛的时候很少会不去讨论五月天,姑且些在这里)

有道是巾帼不让须眉,在男歌手大量涌出的时候,女歌手也飞速增长。

孙燕姿在2000年携第一张专辑《孙燕姿》拿下2001年金曲奖最佳新人奖,没错,就是周杰伦刚出道的那一年。同年发布第二张专辑。2002年发行一张翻唱专辑《start自选集》,并发行第三张专辑《风筝》,在2002年中国第二届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女歌手奖,这张专辑中的绿光等歌曲经久不衰。同年,孙燕姿登上春晚舞台,正式打开大陆市场。并在《亚洲周刊》和“周杰伦现象”并列,称为“孙燕姿现象”。当时有“男有周杰伦,女有孙燕姿”的说法。

梁静茹1999年正式出道,2000年凭借专辑《勇气》中的歌曲《勇气》一炮而红,2002年专辑《Sunrise,我喜欢》也诞生了《分手快乐》的金曲。

SHE也在2001年以《女生宿舍》出道,入围2002金曲奖最佳新人奖。2002年《美丽新世界》为SHE带来了2003年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奖,之后持续走热。

以上是部分台湾歌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歌手习惯性划分到台湾地区)。

大陆乐坛相对寂寥。屠洪刚在1999年《精忠报国》达到巅峰之后,之后音乐的反响相对平平。而屠洪刚不是一个人,当时大陆乐坛老一辈的歌手音乐人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周杰伦等人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大陆乐坛相对迟缓的反应能力无力跟上新进的音乐潮流。

但也还是有明亮的颜色的。1999年羽泉发行第一张专辑《最美》,一炮而红。2000年,第二张专辑《冷酷到底》、2001年第三张专辑《热爱》的大热奠定了羽泉的地位。同时产出了像《最美》、《深呼吸》、《冷酷到底》等经典歌曲。

杨坤在2002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无所谓》,其中的同名歌曲《无所谓》一度大热。

胡彦斌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文武双全》。16岁写出《和尚》的他被誉为“音乐神童”,其音乐素养自然不必多说。《文武双全》这一张专辑获得了四白金销量,也是首位在大陆、香港、台湾同时发行专辑的音乐人。

香港乐坛相对于大陆更加滞缓,周杰伦的出现让香港再造四大天王的梦想破碎,自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面,除了老一辈的任务之外,新人寥寥。陈奕迅在当时的内地市场并未打开,香港乐坛只在四大天王时代的辉煌一去不返。

以上仅仅是2003年以前的部分和周杰伦同辈歌手的资料,这些人直到今天依然拥有极高的人气。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质量也飞速发展,并且总体水平较高。而这,仅仅是开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