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机床,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了代差,差距主要是在价值链上

【本文由“铜雀”推荐,来自《机床,“中国制造”的故事里最痛的那根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坐着看似很内行,但是对中国高端机床的制造,世界高端机床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关键的是,中国的高端机床发展根本没有像作者说的这样悲观,更没有向作者说的这样落后。中国高端机床的发展,反而是未来可期,是充满希望的。

所谓的高端机床,在一般人看来,一般都是只技术上的高大上。其实在真正的内行人眼中,高端机床有着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技术上的高端,二是指在价值链上的高端。我国高端机床,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了代差,基本上能够跟随世界先进技术发展而不落下,差距最大的是在价值链上。

在高端五轴智能技术上(所谓业内所说的“真五轴”),我国的高端机床已经早就跟了上来。大型机床的代表是大连的科德数控,代表品牌就是“科德”机床。

早在2000年之后,科德数控就在控制系统上首次取得了突破,诞生了中国至今唯一的大型智能机床的控制系统。但是受制于国外对五轴机床全方位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根本买不到制造五轴智能机床的任何相关功能部件,所以大连科德数控只能够自己研发。

到今天,大连科德数控已经拥有了制造五轴智能机床全产业链自主知识产权,所以我国现在已经基本不怕国外的制裁了。

至于机床的精度问题,已经能完全能够与国外最先进产品比肩。而且,大连科德股票,日前已经上市。后续的发展潜力,应该是非常巨大的。中国的高端企业、科研单位除了前期进口的国外高端机床,最近几年添置的高端机床几乎全部是大连科德的。由此可得产品的技术含量。

小型五轴智能机床的代表是北京金雕。仅就技术而言,也同样不存在着代差。

中国高端机床真正落后的地方,表面上,是在机床商品的价值链上。一般人认为,所谓的价值链上的差别,就是单机价格的差别。也确实,在国际市场上,科德的同类产品的单机价格,大概在最知名品牌的四成左右。

这个差别,确实也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在单机价格差别的背后,却是机床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精度保持长久性,市场口碑等一系列问题的积累,是企业底蕴的体现。但真正的差距却还不在这里,这只是表象,是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不是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

中国机床真正的差距,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碎片化;二是“企业现代化工艺及管理”碎片化,这才是导致中国机床在世界机床产业(包括全部制造业)价值链上,一直无法上升的根本原因(如果科德、金雕总经理、董事长,包括很多高端制造业的高管看到我如此评论,或者会很想指着我的鼻子骂一通)。

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碎片化,导致企业在管理上,总是上下两层皮;总是效率和质量无法兼顾(请恕我在此无法详细说,说细了难免就会暴露企业秘密);企业现代化工艺及管理碎片化,导致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以及加工装配的具体技术阐述一致性根本无法保证。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们过分强调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包括管理经验。许多管理问题,缺乏第一手的现场资料的积累。同时,由于观念和整个社会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限制了我们的眼界和思想。

中国高端机床的再次向上突破,其实只差临门一脚。中国中低端白色家电制造业的崛起,行,但是对中国高端机床的制造,世界高端机床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高端机床发展根本没有像作者说的这样悲观,更没有向作者说的这样落后。中国高端机床的发展,反而是未来可期,是充满希望的。

中国高端机床的再次向上突破,其实只差临门一脚。中国中低端白色家电制造业的崛起, 海尔张瑞敏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当年如果没有出现张瑞敏,那么中国中低端制造业,还要在黑暗中弄摸索很多年。同样,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产业技术升级,包括机床业、制造业走向世界尖端,已经露出了黎明前的曙光,正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领军人物的出现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