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暴涨的大宗商品,真的会是棕榈油 ?

昨天网上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说由于疫情影响,市场上棕榈油及其替代品的供应趋紧,导致棕榈油的价格一路飙升。

受疫情蔓延影响,市场的棕榈油和其替代品供应趋紧,棕榈油价格一路飙升,目前马棕油已触及4665林吉特(约1114美元)的高位,今年累计涨幅一度逼近25%,本季度累计上涨超过23%。

报道中还提到,据专家分析,由于印度尼西亚提高了出口税导致,导致棕榈油价格飙升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三月份才会结束。

据彭博社,全球知名植物油分析师、印度消费品公司Godrej International董事Dorab Mistry周六表示,由于印度尼西亚提高出口税,叠加预计明年初供应紧张,棕榈油期货价格将持续走高,明年3月份将开始回落。

棕榈油是目前全球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由于经过精炼分提后,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所以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都拥有广泛的用途。

目前全球棕榈油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

500

棕榈油

实际上早在9月初,期货日报上就有报道通过今年年初初到9月初期间,棕榈油的各种价格变动趋势来预测下半年棕榈油的价格是否会暴涨。

2021年棕榈油走势经历几次起伏 

1)春节之前,马来进口增加、库存降幅不及预期、南美降雨干旱担忧缓解、全球疫情经济封锁引发对需求担忧等推动棕榈油期价创七年新高,多头平仓抛售活跃。

2)春节后,棕榈油期价迅速走高。美货币放水+刺激政策预期,大宗商品普涨。巴西收割慢,阿根廷干旱,棕油产量低,原油因严寒天气暴涨,全球油脂价格走高。国内生猪恢复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未来豆油产量下降、油脂需求增加的预期,油脂基差上涨,期、现价格再获上涨动能。

3)3月中旬至4月中旬,棕榈油期价回落。欧亚经济封锁延长,疫情担忧下,美元走强,大宗商品普跌。巴西出口增加,棕油季节性复产,国内消费淡季,5月合约临近交割月前月,多头资金集中撤离近月合约。

4)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美豆和美玉米争地,原油走高。美豆油生物柴油需求预期乐观等推动国际油脂上涨。马棕受累于累库走势相对偏弱,但国内棕油到港不畅,国内棕油强。

5)5月中旬至6月下旬,棕榈油期价跳水。大宗商品普跌叠加美豆油生物柴油需求或生变,美豆油直线下跌。棕油产地季节性增产,全球油脂供需改善。国内油脂供需也改善。资金撤离市场也引发价格回落。

6)6月末至今,棕榈油期价再次走高。因疫情导致劳动力减少,马棕产量恢复不及预期,出口改善,产地供需处于偏紧格局。疫情及天气原因,棕榈油到港出货慢,棕油库存仅30+万吨,基差最高超过1000元/吨。再加上原油上涨,印度、印尼下调关税,美豆、加菜籽等产区天气炒作,油脂价格再次走高。

 

图: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指数2021年至今日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500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从趋势图和分析来看,由于疫情影响导致的供应需求的变动,棕榈油的价格一直在大幅度变动

报道中的分析指出,因为棕榈油产出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所以供给紧张的问题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因此棕榈油的价格大的上涨周期还未结束,所以价格还是会持续上涨。

从基本面看,棕榈油供给偏紧矛盾年底前难以根本性改变。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小幅上调了2020/21年度全球油脂库存,但继续下调了2021/22年度全球植物油库存,同时继续下调了2020/21年度和2021/22年度全球棕榈油库存,如下图。

可见,困扰棕榈油的难题--库存低、供给紧张问题,将持续到下一年度。疫情持续,马来西亚受制于劳动力问题牵制,棕榈油产量低于潜在水平。叠加棕榈油需求整体保持增长,其他油脂对棕榈油冲击不大等原因,棕榈油库存脆弱。这意味着,在国际棕榈油市场中,大的上涨周期并没有结束。

图表:全球油脂库存调整趋势(单位:百万吨)

500

资料来源:USDA,光大期货研究所

图表:全球棕榈油库存调整趋势(单位:百万吨)

500

数据来源:USDA、光大期货研究所

不过,该报告中还提到,考虑到农作物的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在进入9月下半月(基本就是现在),巴西大豆等其他棕榈油替代品的产量会逐步上升。

因此棕榈油的价格上涨虽然大趋势会一直延续到明年,但极有可能在10月份的时候,先跌后涨。

不过,上涨路径或不会一蹴而就,先跌后涨或将是趋势。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9月棕油产地产量进入高峰期,北半球油料将陆续收获,市场焦点从交易产量预期转变为交易产量上市的压力,目前看除了加菜籽外,其他油料丰产概率较大,供给压力进入峰值。

而进入9月下半月,巴西大豆将开始播种,以此开启了南半球作物季。供应市场的焦点从北半球转向南半球。目前市场有四季度拉尼娜预期,也有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增加、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或下降的预期,10月或见分晓。

需求方面,有向好预期,但难以抵消掉产量压力。按往年看,8月下旬至10月初处于“中秋十一”双节消费期,油脂蛋白粕消费都有个小高峰,中国油脂采购需求增加。另一大油脂进口国-印度,降低油脂进口关税至9月30日,预计也将刺激其对棕油采购意愿。整体来看,需求虽然增加,但是需求增加难以缓解产量增大的压力,预计库存延续攀升。

​这么一看,大家还觉得下一个暴涨的大宗商品会是棕榈油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