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值得同情

现代人嘴上讲科学精神,实际上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笔者对人工智能和仿真略有涉猎,每每看到有人说“中医不科学”都时常感慨,按这个标准,人工智能和仿真又哪里科学了?

有人说不对啊,你们不是有数学和物理学的坚实基础么?理论上有,理论上我们可以精确地描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模拟人的思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科学地”做到精确的路径。

就比如说神经网络。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玩过那种弹珠的街机,就是一块立起来的游戏屏,小钢珠从最顶上投下,穿过一系列挡板和柱子组成的迷宫,最后落入底下的某一个槽,根据落点得到奖励。

那好,现在我们顶上有5×10个格子,底下有10个槽。现在我从顶上同时在任意格子里投下钢珠,穿过迷宫,最后落在底下的槽里,看看10个槽里面哪个钢珠落得最多。

现在我们已经构建了一个识别数字的神经网络。我把一个数字图片变成黑白的,裁成1比2,切成5×10的网格,每一格黑色多就涂黑,白色多就涂白,然后白色代表不投入钢珠,黑色代表投入钢珠,按照这个从顶上投入钢珠(输入),设计分层的迷宫,每一层若干个钢珠通过格子轨道碰在一起(非线性计算产生新节点,且参数可调节),最后落在10个槽里(代表0~9),看哪个槽里数字最多,我们就认为这是哪个数字。因为此处举的例子比较粗糙,所以有可能出现平票,但实际上人类也会出现觉得两种可能都有的情况(既像7又像1)。

500

神经网络示意图

为了让这个迷宫输出正确结果,我们需要回头调整迷宫里的挡板和柱子(调整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调呢?

我告诉你,连蒙带猜。我们会用一些迭代的方法,所谓迭代,说白了就是“有条理地蒙”。除此之外就是靠经验了,俗称瞎猜。当然,猜到某种程度形成了经验之谈,我们会把某种设计抽象成设计模式,后人就可以直接在我这个基础上改,俗称“伪科学”。

所以最后拿出一个神经网络,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每个节点有什么实际意义,不好意思,不知道。所以你说我们做个这么简单的神经网络都要猜半天,那人的视觉就相当于一个格子很多很多的输入,数字动物植物人物啥都能认,还能学习,这得是个多复杂的神经网络??

仿真也是一样,理论上我们能把描述自然界的方程列出来,但实际上,我们解不出来。那怎么办,只能做一些近似,比如说网格划分有限元。那近似了就会有问题啊,有时候仿真和实际结果差别特别多。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业界龙头为什么仿真的结果就那么好呢?

人家啊,试出来的。有时候就是某个参数取这个值的时候,仿真结果一下子就特别贴合了。顺便一提,别人当然不会傻到把这个参数告诉你,所以国内的仿真相比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我当时听到这个例子就很感慨,机器学习天天听人自嘲是“调参工程师”,到仿真一看,怎么你们也在调参啊!一回头看见网友因为中医吵得不可开交,心里也犯嘀咕:咋没人批斗我们是伪科学呢?

机器学习,用得也不少了,比如各种推荐,地图推荐路线,内容网站推荐内容,电商网站推荐商品,再比如智慧城市,人脸识别。仿真就更不得了,很多时候仿真是拿来代替真实实验的,你说什么造飞机轮船,高楼大厦,都是参考仿真在做。虽然也有真实实验打底,但人家是实实在在替代了仿真。就好比现在治疗新冠是中西医结合,如果有一天突然说要不90%用中医吧,这不得吵翻天?

那为啥没人过来质疑咱们呢?我寻思半天,还是因为楼没有塌,飞机能正常飞,人脸识别不会把人拒之门外。

当你的成果肉眼可见时,不会有人蠢到去质疑你,除非他们是真正的蠢货。

所以中医想要自证,不用讲什么“科学”,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更多的成果拍到脸上。

中医现在这个吵得不可开交的现状,说明中医的成果不够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成果。如果是完全没有成果,那根本就不会有人信中医。

我从不觉得中医的研究方法有什么问题。知识不统一,那你想办法统一啊,计算机是你“不科学阵线”的同伴,放心大胆用。你说有些时候你的理论失灵了?大哥,你不会调整参数和拓扑结构吗?汉朝明朝都能改进,没有道理现代人就不行啊?

重要的是,你得拿出成果。

只可惜,有些人数钱数得正欢,好像没工夫做这个事。那咱们替他着急,真没必要。

还是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折腾,哪天折腾出个惊天动地的成就,咱就可以自豪地跟别人说:嘿,咱这东西是蒙出来的,你用不用吧!

全部专栏